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東周郎

第三卷 席捲江東 第一百二十九章 渡江計劃 文 / 草牛

    第一百二十九章渡江計劃

    周瑜喃喃自語道:「黃祖……黃祖……此人當盡快除之……」此刻,他突然想起歷史上江東猛虎孫堅就是死於黃祖之手,由此可見此人並非等閒之輩,有此猛獸伺服在廬江旁邊,一個不小心就會吃大虧。

    陳宮不知周瑜為何對黃祖如此重視,便點頭回道:「如有機會,能除掉他最好。我們一旦出兵江東,當留一員大將防守西面,不過……我們還要注意北面的九江郡,周昴此人一向陰險狡詐,要當心他的詭計。」

    周瑜緩聲道:「這個我也考慮了很久,周昴的家族在會稽是大族,與我家族並無淵源,廬江如今政通人和、百業待興,說他不眼紅是假的。不過,他也應該自知他沒有與我爭鬥的實力,而且南陽袁術一直想奪取淮南之地,依我看,我們可以派人與周昂商談,定下互不侵犯的協議,否則,我就改變計劃,先佔了九江郡再說。」

    陳宮搖頭道:「先佔九江郡並非上策,當前南陽袁術實力強大,有九江郡在中間還可以緩衝一下,讓我們有條件、有時間南下江東。最好還是想想辦法與他們商談吧。」

    周瑜聞言點了點頭,表示贊同,旋即說道:「從精武衛傳來的消息看,董卓正變本加厲地盤剝長安一帶的百姓,且越來越不把皇帝放在眼裡了,朝中百官各自人心惶惶,生怕哪天自己惹惱了他,人頭落地。徐榮與馬騰、韓遂的戰鬥互有勝負,馬騰、韓遂已經退到了武威一線固守,涼州局勢初步算是安定了。并州一帶,白波軍與李傕之間也各自佔據了一塊地盤,算是暫時和解了。」

    陳宮提議道:「我們現在非常缺乏人才,既然朝中百官都有去意,何不安排精武衛暗中加以聯絡,選一些年輕精幹的官員,偷偷地帶到廬江來,如何?」

    周瑜擊節道:「這個提議很好!除了拉攏朝中的官員,精武衛還要負責對各地方的郡守、縣令、武將、文人賢士加強聯絡,在民間挖掘有特長的人,朝廷的官員能挖來一個便算一個!哈哈。」

    陳宮頷首道:「這些事是肯定要做的,不過這需要時間,急~~是急不來的。眼下的大事,便是我們如何將去年商定的計劃加以細化、落實的問題了。」

    周瑜與陳宮二人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抬頭望向牆上的那一幅巨大的絹制地圖。地圖上繪的是整個揚州域內的山川、河流、城池、隘口、港口情況,線條清晰、比例準確,一看便能將整個揚州的概括一覽無餘。

    這幅地圖是按照周瑜的要求,在精武衛從洛陽宮內搞到的地圖基礎上,再派出得力人員,分為十餘路,悄然走遍揚州,加以細化、準確化的。具體的地圖繪製由女兵營負責,小魚兒、楊慈、陸倩等人花了約半年的時間方才繪成,凝聚了她們濃濃的心血,為此周瑜還特地予以嘉獎,每人獲得了十匹絹布的獎勵,各自歡天喜地地做了幾身漂亮的衣裳。

    在地圖上,按由北到南的順序,揚州下轄的九江郡、廬江郡、丹陽郡、吳郡、豫章郡、會稽郡依次排列,在地圖的最下方則是孤懸海外的夷洲。

    周瑜手持一根細木棒,指著地圖上的兩處地方說道:「這裡是當利口,這裡是橫江津,是江南防守的要塞。大軍欲從長江北岸移動到南岸,非得從這兩個地方渡江不可。劉繇自到任揚州刺史以來,將州治改到了曲阿,近來我軍的調動也讓劉繇起了疑心,他命手下將領張英率兵五千屯於當利口,樊能、於糜統兵六千駐守橫江津,以防我軍順江而下。」

    陳宮撫鬚思忖片刻,說道:「當利口和橫江津是渡江的最佳地點,如果劉繇在那裡屯有重兵的話,將會對我們的行動造成很大的困難,如果一味強攻,恐怕損失不會小。」

    周瑜微微一笑,說道:「我有一策,陳叔看看可用否……」說罷,周瑜將手中的細木棍重重地點向地圖上的一處,陳宮睜大眼睛細細一看,見上面寫著虎林兩字。

    虎林港,是位於當利口和橫江津上游的一個港口,相對於當利口和橫江津,距離周瑜水軍大營皖口港要遠上很多。在虎林港附近是涇縣、陵陽、黟縣、歙縣等縣城,屬於丹陽郡的西部地區。

    陳宮是何等聰明之人,立刻變明白了周瑜的意思,咧嘴一笑道:「用兵之道,奇正相輔。如果我們以疑兵裝作要進攻當利口和橫江津的樣子,暗地裡以一支精銳部隊長途奔襲虎林港,一舉渡江後,江東必然震動,那時我們再集中優勢兵力攻佔當利口和橫江津,兩路大軍左右呼應,縱橫江東,事半而功倍矣。」

    周瑜撫掌笑道:「陳叔端的是厲害,我只開了個頭,你就說出了戰術的具體應用。我想……後續的戰前準備工作就拜託給陳叔你了,我會讓闞澤、袁渙來幫你,務必要做得隱蔽。兩個月後,我們的行動就要開始了……這段時間,我還有幾件大事要辦……」

    「得得~得得~」一陣急驟的馬蹄聲在官道上傳來,官道上的行人紛紛避讓,轉眼間,百餘匹駿馬載著馬上全身披掛的騎兵自他們的身邊疾馳而過,馬蹄沉重地敲擊著黃色的土地,捲起陣陣的塵煙升騰而起,漸漸地遮住了行人的視線,片刻間,那些騎兵已然遠去。

    周瑜和臧霸二人被簇擁在騎兵隊伍的中間,為了掩人耳目,他們全部換上了徐州部隊的盔甲,偽裝為廣陵郡太守張超的部下,拿著精武衛提供的廣陵軍令牌,一路上倒也平安無事。

    當下邳城那雄偉的城牆展露在眾人的視野中時,周瑜命眾人減緩馬速,在官道的分岔處,轉而東行,目標是東城縣。

    在途中席地休憩的時候,周瑜笑問臧霸道:「三弟,你可知這下邳國的來歷?」

    臧霸悶聲道:「好像知道些,不過現在我全都忘了。」

    周瑜哈哈一笑,說道:「那我就來提醒提醒你吧。下邳國屬於徐州刺史治下,下邳的名稱還得從古代夏商時的下邳國去溯證。相傳夏代薛人的祖光奚仲,曾任車正,為車的創造者,他被封在邳。奚仲居住在薛地,他的後人從薛遷到了邳。古時以北為上,南為下。薛城在北,稱上邳,邳在南,稱下邳。」

    「哦……」臧霸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

    「下邳為商周時的都邑,春秋時宋襄公修造了城邑,秦時稱下邳縣,到了漢代,下邳曾為楚都,韓信為楚王時,就駐這裡。東漢時置下邳國,管轄十七城,區域範圍相當大。」

    「下邳作為漢朝東部重鎮,其經濟和文化是相當發達的。這跟下邳城優越的地理環境是分不開的,這南瀕泗水,沂水和武水北來繞城和泗水相匯,它既占水運之利,又有灌溉漁獵之便,土壤肥沃,物產豐富。」

    周瑜今日的心情很好,耐心地將他所記得的關於下邳的資料說給臧霸等人聽。

    臧霸聽了也沒多大反應,在他的心目中,自己的大哥知道這些就夠了,自己所關心的,在於行軍打仗、佈陣衝鋒,自然不是這些貌似枯燥的東西了。

    臧霸低聲問了周瑜一句:「大哥,下邳你說得再好我覺得也沒咱廬江好。這次我們陪你跑這麼遠的路,該不會就是來遊山玩水的吧。」

    周瑜哈哈一笑,說道:「三弟,初春將至,欣賞欣賞大自然的景色也是不錯的啊。」

    二人正說話間,突見有一隻白鴿自天空盤旋而降,周瑜自白鴿腿上的竹管間倒出一卷細細的紙卷,展開一讀,喜道:「妥了,走!咱們繼續趕路!」

    夜色將至,天邊的晚霞燦爛如金的時候,周瑜一行人來到了東城縣外的一座莊園外。

    臧霸問周瑜道:「大哥,這座莊園依山伴水,佈局精妙,且隱隱有些殺氣,這就是你在路上所說的魯村?」

    周瑜點了點頭,遊目望去只見魯村北依一座小山包,東面卻是一片浩瀚的水田,此時正是春耕時分,水田里蓄滿了水,田埂極為狹窄,泥濘難行。

    周瑜招手將事先侯在魯村路口的精武衛人員喊來,見此人身材健壯,雙目炯炯有神,便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那人抱拳行禮道:「秉主公,小的名叫龔榮,負責下邳國的精武衛據點。」

    周瑜親切地說道:「龔榮,你辛苦了。你可知這魯肅的為人?他平常最喜歡做些什麼?」

    龔榮回道:「據我們調查得知,這個魯肅是魯村的少莊主,他身高八尺,相貌甚為英偉,平日裡他喜歡擊劍騎射,為人也頗為豪爽。魯家在東城一帶頗有些產業,家境殷富,魯肅又命人置辦器械甲冑,叫莊園裡的莊丁佃戶穿戴整齊,於農閒時在田邊地頭列陣訓練,進退有據,頗有正軌軍的樣子。到了秋天他還會呼朋引伴上南山打獵,下雨時他會召集相熟好友於莊上講習兵法,遠近百里的少年郎都喜歡與他交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