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東周郎

第四卷 赤壁之戰 第四百七十七章 衣帶血詔 文 / 草牛

    第四百七十七章衣帶血詔

    漢建安四年三月,曹操挾新得荊州之眾,起兗州、豫州、關中、西涼等地兵馬,共計四十萬人,浩浩蕩蕩,沿江而下,直撲夏口。四月,曹軍在赤壁附近遭到甘寧所部錦帆水軍的阻擊,水軍前鋒被殲滅,又見鐵索橫江,無法繼續前行,遂在江北烏林紮下陸寨、水寨,連營十餘里,聲勢浩大。

    在長江南岸,周瑜則率領五萬精銳步騎兵、五萬錦帆水軍,依托赤壁山,紮下營寨,與曹軍隔江相峙。

    赤壁大戰就此展開。

    此刻,在許都城內,已經年滿十九歲的劉協正微帶愁容地獨坐在小軒窗前,窗外是桃紅柳綠的春色,卻勾不起劉協前去一踏的興趣。年歲漸長,大權旁落,儘管劉協時時刻刻地在提醒自己,要隱忍要妥協,但每每一人獨處的時候,他仍然忍不住地會去想同一個問題,自己這個傀儡皇帝能當到什麼時候?

    隨著地位的逐漸穩固,曹操已經很少前來覲見了,大部分以天子名義發出的詔書都沒有經過劉協的手,由尚書檯直接就發出去了。尚書檯執行的自然是曹操的命令,現在的曹操不是天子,勝似天子。而自己呢,雖是天子,卻只是得到了個名頭,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而已。

    房門吱呀一聲輕響,身材嬌小的董貴人輕移蓮步,走了進來。「皇上,恭喜皇上~~」董貴人喜悅的聲音吸引了劉協,他回頭問道:「貴人,何喜之有?」

    董貴人的眉梢都帶著喜色,道:「適才我陪著皇后,她覺著身體不適,喚太醫來看,原來竟是有喜了!」

    「哦~~哈哈~~太好了~走,我們去看看。」這是劉協第一次要做父親,突如而來的喜訊讓他暫時忘卻了心裡的煩憂,在榻上一躍而起,拉著董貴人的就要出門。

    董貴人嬉笑道:「皇上還真是心急,我這可是偷偷跟你說的,姐姐說了,這等喜訊她要親口告訴你。你要是去了,我可就成了告密者了。」

    劉協一拍腦袋,自嘲道:「你看朕急的,呵呵,朕也是太高興了。」

    董貴人眼睛一轉,附在劉協耳旁低聲道:「皇上有後,乃漢室之幸,抑或是漢室之不幸呢?」

    劉協聽得心中巨震,忙用手摀住董貴人的嘴,連聲道:「你膽子太大了~~太大了~~要殺頭的~~」

    董貴人用力掙脫劉協的手,一雙美麗的眼睛裡隱隱含著淚光,哀怨地道:「妾身是皇上的,一切都是皇上的,除了皇上,誰還敢殺我?」

    劉協重重地歎氣道:「貴人莫要明知故問了……」過了片刻,劉協突然一跺腳道,「罷了~~罷了~~漢室天下不能亡在朕的手中,否則朕以何顏去見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貴人,煩你通知國丈大人,今晚入宮,朕有要事相商。」

    是夜,星光黯淡,當朝國丈、車騎將軍董承輕車簡從,悄悄地自後門入宮。劉協將書房的門窗緊閉,自懷裡掏出一份絹制的黃色詔書,含淚對董承道:「國丈大人,曹操乃當世之奸賊,總攬大權,志在篡漢,如今朝中百官也大都是他的心腹,處處都有他的耳目,政令皆直接出自他手,朕這個天子就是個傀儡。然朕不願見漢室亡滅,欲聯絡忠於漢室之人,誅殺曹賊。卿以為如何?」

    董承聽罷,腦中只覺得一陣排山倒海的感覺襲來,他早已不滿曹操多日,但還沒有勇氣獨自反抗,今晚聽得天子的話,就像是有了主心骨一般,熱血逐漸沸騰。董承雙手接過詔書,見上面的字跡鮮紅,分明是劉協用血寫就,心下再無疑慮,跪倒在地,泣道:「曹賊跋扈,早該誅殺。臣雖肝腦塗地,亦要完成皇上之托!」

    劉協親手將董承扶起,和藹地道:「卿之忠心,日月可鑒。然卿雖就任車騎大將軍,手中卻無兵權,難以和曹賊抗衡。朕的意思,卿將這份血詔帶出宮,暗中聯絡朝中大臣,結為同盟,擇機除掉曹賊。事成之後,每人都會封為王侯,高官厚祿,更是不在話下。」

    董承沉聲道:「高官厚祿,過眼雲煙耳。臣等誅殺曹賊,只為匡扶漢室,重振朝綱,為天子效死。」

    劉協的眼中不知不覺又蓄滿了眼淚,忠臣啊!若是朝中大臣都能像董承一樣,何愁漢室不興?

    「此事必須慎之又慎!若有一點洩漏,便會有滅九族之禍!愛卿看來,何人可以聯絡?」劉協問道。

    董承想了想,回道:「徐州牧劉玄德,論輩分是皇上的叔父,此人乃漢室宗親,為人忠厚,體恤百姓,很有聲望。如今他坐擁徐州之地,又有關羽、張飛這樣的猛將相助,若得他之助,則大業有望矣。」

    劉協喜道:「劉玄德乃朕之皇叔,常派人朝貢,一向忠心耿耿,卿可秘密聯絡於他。除他之外,還有人乎?」

    董承皺眉又想了片刻,回道:「偏將軍、越騎校尉王子服、長水校尉種輯、議郎吳碩皆與我相熟,為人忠義,對曹賊之言行常有不忿,吾當可說服之。」

    劉協緊接著問道:「此事極度機密,愛卿當慎之。此三人可靠乎?」

    董承眼中殺氣流露,回道:「吾當小心從事,若其不從,欲告密者,唯有殺之。」

    劉協又問道:「揚州牧、督揚州、交州事周公瑾對朕忠心有加,朝貢數他最勤,物品最多,若能得他相助,大事定可成,愛卿以為如何?」

    董承忙回道:「皇上不可。周公瑾者,獨霸一方之諸侯也。今其擁有揚州、交州、荊州廣闊地域,帶甲數十萬,明明就是心有異志,雖其對皇上恭謹有加,時常朝貢,但若皇上引為臂膀,則不免是董卓、曹操第二耳。」

    見董承強烈反對,劉協方作罷,在他的印象裡,周瑜是個對漢室忠誠有加的肱骨之臣,就算是他大權在握,恐怕也不會像曹操那麼奸詐無恥吧。

    為避過曹操的耳目,董承將天子的血詔縫在自己的衣帶中,趁著夜色悄悄出宮,尋找同盟去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