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東周郎

第四卷 赤壁之戰 第四百七十八章 文遠之功 文 / 草牛

    第四百七十八章文遠之功

    漢建安四年五月,赤壁水寨。

    周瑜巡視完畢,登上高高的箭樓,遙望江對面的曹軍水寨,臉色不由得漸漸沉重起來。

    「興霸,這一月來,曹軍水軍從未出動?」周瑜沉聲問身旁的甘寧道。

    甘寧朗聲回道:「大哥,自從上個月初戰斬了蘇飛,全殲其前鋒部五千餘人後,蔡瑁那廝便紮下水寨,整日裡訓練個不停,只有巡邏的戰船在江面上游弋,尚未主動出戰。」

    周瑜以手指江北岸的水寨,道:「興霸你看,曹軍的水寨搭建得頗有章法,易守難攻,又增加了不少瞭望的箭樓,不同與以往,單從這方面來看,絕不是蔡瑁、張允之流所能做到的。定然有高人指點。」

    甘寧仔細看了看,回道:「大哥說得是,這幾日我也覺得對面水軍的面貌已不似昔日的荊州水軍了,變得井然有序、章法有度,隱隱地有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

    周瑜輕輕歎道:「曹操手下高人層出不窮啊,到底是中原之地,人傑地靈。興霸,荊州水軍既強,你有信心擊敗他們麼?」

    甘寧英挺硬朗的臉上浮現出幾絲笑容,道:「再有高人相助,打仗時還不是靠的原來那些荊州的將領和士卒?再說兩軍的訓練和裝備上的差距也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縮短的,大哥儘管把心放肚子裡吧。」

    周瑜喜道:「二弟既是信心滿懷,我自然放心。只是戰場上的形態千變萬化,還會有一些偶然的因素,千萬莫要輕敵。錦帆軍未來還要下東洋、南洋、西洋呢。」

    二人正說話間,突見全柔急匆匆趕來,交給周瑜一封急信,周瑜打開一看,苦笑道:「果然是曹操,奸計百出,招降了落草為寇的袁術就將陳蘭、雷簿二人,讓他們率部潛入我廬江境內,繼續佔山為王,大肆招兵買馬,為害四鄉,如今聲勢已然不弱了。」

    甘寧頗為吃驚地道:「曹操果然厲害,如今我軍精銳大部集結在赤壁,廬江除了郡縣守軍外,只有董襲將軍的一萬人駐防在潛縣,若賊勢浩大,兵力肯定不足。」

    周瑜哈哈一笑,道:「幸虧我早有防備,雖然算不到曹操會派陳蘭、雷簿前去襲擾,但廬江防衛力量的空虛一直是我想要解決的問題,我已派文遠將軍、公明將軍領并州營抵達柴桑了,由張虎將軍所部水軍載其渡江北上了,過不了幾日就會抵達廬江。以文遠和公明之戰力,區區陳蘭、雷簿何在話下!」

    甘寧喜道:「大哥考慮果然周到,前幾日我得到張虎的消息,還沒來得及問大哥緣由,原來如此。不過~~文遠和公明離開了,赤壁這裡的步騎兵人數就少了,一旦大戰開始,如何應對?」

    周瑜輕搖鵝毛扇,道:「此番作戰,最關鍵的在於水軍,步騎兵尚在其次。為彌補并州營的離開,我已調子龍將軍的颶風營自武陵、漢升將軍的忠義營自長沙增援赤壁。我的計劃是,待你的水軍大破曹軍後,逆江而上,攻佔江陵、夷陵,步騎兵則渡江北上,佔據襄陽、南陽。再另派一支精銳部隊,自壽春沿穎水進攻,目標直指許都,迫使曹操放棄荊州。」

    甘寧這是第一次聽到周瑜的作戰計劃,熱血沸騰,大喜道:「大哥,若真是如此,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就將全部在我軍的掌控中,大哥隨時可以出擊徐州、豫州、兗州,中原逐鹿的日子不遠了!」

    周瑜微微一笑,低聲道:「此乃最高軍事機密,三弟都尚不知道,二弟的嘴巴可要嚴些哦。」

    甘寧神色一凜,忙雙手抱拳道:「二弟明白~~明白~~」

    建安四年五月,曹操派降將陳蘭、雷簿所部三千人潛入廬江境內,於天柱山一帶發展,適逢豫州大旱,無數的豫州百姓背井離鄉,進入廬江。二人趁勢招兵買馬,大肆擴充所部到了一萬餘人,又四下出擊,襲擾周邊各縣,聲勢一時大盛。

    同月,蕩寇將軍張遼、橫野將軍徐晃率并州營五千人自柴桑渡江北上,急行軍到了潛縣後,與董襲所部會合。隨後,張遼、徐晃率部進剿陳蘭、雷簿。

    屢次敗在江東軍手下的陳蘭、雷簿二人哪裡是張遼、徐晃的對手,初時他們欺負并州營人少,想要憑借兵力優勢取勝,卻在兩軍對戰時被并州營逆襲,大敗,手下大多數為臨時招募的流民,尚未訓練成軍,自是潰散而逃。

    陳蘭、雷簿只得帶著兩千餘舊部逃入天柱山中,依托險峻的山勢防守。張遼率部攻入,其部下見山形陡峭,易守難攻,便勸阻道:「將軍,兵少道險,難以深入,請暫且休兵。」張遼看了看高聳入雲的天柱峰,豪氣干雲地道:「狹路相逢勇者勝,此正是破敵的時機啊!」說罷,張遼下令強攻,身先士卒,打開了全軍上攻的通道。

    不出一日,張遼所部攻到了陳蘭、雷簿的老巢,二人負隅頑抗,被當場斬殺。曹操得知陳蘭、雷簿兵敗被殺的消息後,歎息道:「惜張文遠不在我帳中啊。」

    剿滅陳蘭、雷簿一戰,使得并州營聲名鵲起,周瑜得知後,對左右道:「登天山,履峻險,斬殺陳蘭、雷簿,此皆文遠之功也。」於是周瑜下令嘉獎張遼、徐晃,並曉諭全軍,令并州營移駐舒縣,將俘虜的降兵三千餘人併入部隊,在當地再募兵兩千,使得并州營總兵力達到一萬人,分為左右二營,左營五千人,由張遼統領,右營五千人由徐晃統領。

    同月,九江太守陳宮、九江郡丞潘睿均向周瑜舉薦了一人,此人名叫蔣濟,年方十二,乃是九江郡平阿縣人。二人在舉薦信中道:「蔣濟雖年幼,已露崢嶸,此人才兼文武,服勤盡節,名聞鄉里,實乃日後之幹才。」

    周瑜知道蔣濟在歷史上是個傑出的人才,他在漢末出任九江郡吏、揚州別駕。後被曹操聘為丹楊太守,不久升任丞相府主薄,西曹屬,成為曹操的心腹謀士。魏文帝繼位之後出任右中郎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