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東周郎

第四卷 赤壁之戰 第五百七十四章 袁譚身死 文 / 草牛

    袁譚與袁尚兄弟相殘之舉,早已令其部下心寒,龍湊駐軍看似兵多且戰力不弱,實則軍心渙散,無人肯替袁譚賣命。高順一攻便得手,破了龍湊城,袁譚快速退往平原。高順絲毫也不放鬆,領軍繼續攻打平原,袁譚不敵,再度逃往南皮。

    南皮城下,旌旗招展,鐵戈成林,數萬精銳的江東軍已經南皮城圍得鐵通也似。高順大營之中,一名身穿青衫的中年文士面色平靜地掀開高順大帳的簾門,昂首而入。高順正俯身在看地圖,見了那人喜道:「子經,你回來了?此行定不易,快些坐!快些坐!」

    那人名叫牽招,字子經,安平關津人,十餘歲時從同縣人樂隱求學,樂隱投車騎將軍何苗為長史,牽招同往為其部下。董卓之亂中,何苗、樂隱被亂兵所害,牽招與樂隱門生史路等人,冒著危險收斂樂隱屍體,載其還鄉。道遇山賊,史路等皆四散逃走,牽招垂淚懇求,山賊覺得他是個有義之人,放他離去,由此牽招聲名鵲起。

    後牽招被冀州牧袁紹闢為從事,兼領烏丸突騎,時有袁紹近臣犯法,牽招先斬後奏,袁紹雖未怪罪,然此後不加重用。袁紹死後,牽招受袁尚之命奔走上黨,為其籌措軍糧,為并州牧高幹所欣賞。後袁尚敗走中山,牽招勸高幹依山河之險,兵精糧足,收留袁尚,合力抵抗江東軍,然高幹忌憚袁尚,恐其來并州之後奪自己之權。便不聽從,反欲加害牽招,牽招得訊偷偷潛去,後投入高順帳下。被倚為左右手。

    牽招坐定後,向高順拱拱手,淡定地回道:「此去柳城,幸不辱命。烏桓峭王正欲集結五千突騎救援南皮,被吾所勸,已不會再派兵來了。」

    高順大喜,起身衝著牽招深深一禮,道:「柳城烏桓。素來為袁氏所用,是我軍向北進軍的一大憂患,今日不援袁譚,想來已是決心脫離袁氏。他日必可成我軍一大助力,子經先生之功,實在不小!」

    牽招亦起身回禮道:「吾之職責,何言大功?實不相瞞,吾見烏桓峭王之時。遼東太守公孫康亦派使者韓忠繼印綬於峭王,峭王設宴款待我等,席間韓忠狂妄自大,言道。我主傭兵百萬,又有扶餘、濊貊為我所用。當今形勢,強者為王。周瑜算得了什麼呢!」

    高順笑道:「子經必當反擊!」

    牽招點頭道:「吾心頭氣憤,起身呵斥韓忠道,周公明哲,輔佐天子,伐叛柔服,天下安寧,你君臣愚妄奸詐,今恃險遠,違背王命,今當正法,何敢輕慢詆毀大人!說罷,吾衝上前去,將韓忠按倒在地,拔刀欲砍,峭王一眾驚恐,勸吾息怒,左右皆失色。吾乃還坐席,為峭王等分析形勢。眾皆下席拜跪。」

    高順眼中滿是激賞之色,誇讚道:「子經一身都是膽也!」

    這時,趙雲大步走入帳內,衝著高順、牽招抱拳道:「將軍、子經先生,城內守軍似有突圍之跡象!」

    高順聞言,領著趙雲、牽招大步邁出營帳,登上望樓,果見城內守兵有異動,隱隱還有打鬥聲傳出,高順對趙雲點頭道:「想來袁譚發覺了其部將欲投我軍之舉,正在內槓,此乃破敵之良機!傳我軍令,各部立刻開始攻城!子龍將軍」

    趙雲抱拳回道:「末將在!」

    高順臉色沉靜,低聲道:「你領重甲騎兵埋伏於南門外,袁譚若是突圍,必走此處!」

    牽招有些不解,問道:「將軍,袁譚若要逃命,往北去方是正途,他怎會反而出南門?」

    高順呵呵笑道:「袁譚陣仗經驗豐富,他早已料到我軍會判斷他出北門,故會反其道而行之,子龍,你去南門外,必會等到他!」

    一個時辰之後,南皮城的南門突然大開,袁譚領著其心腹縱馬殺出,穿透了江東軍的圍追堵截,策馬狂奔。

    攸忽之間,一支黑黝黝的鐵甲重騎出現在袁譚的視線之中,阻住了他們的去路,陽光從他們的鐵甲上反射回來,都是冰冷的殺氣。

    袁譚心中大驚,然而,此刻他們便是想要回頭也來不及了,飛快的馬速已經將他們帶到了距鐵甲重騎不足三百步之處!

    趙雲嘴角噙著幾絲冷笑,在他們看來,袁譚這幾百輕甲騎士,就是砧板上的肉、鍋裡的魚一般,拿下他們還不是易如反掌?

    輕輕落下鐵製的面罩,只露出一雙凌厲的眼睛,趙雲將手中巨大的騎槍低低前壓,沉聲道:「給我殺!」

    一個時辰之後,袁譚的人頭已呈在高順的眼前,高順微微閉目,低聲道:「也算是名門之後,竟落得如此下場!傳我命令,將其好生安葬。」

    南皮一役,袁譚最後的勢力被消滅殆盡,他本人則死於颶風重騎的踐踏之下。自此,沃野千里的冀州不再屬於袁氏。

    袁譚被安葬的時候,在幽州治所薊縣,袁熙正在安撫前來投靠的袁尚。

    「二哥,兄弟我丟了祖業,實在是無顏來見啊」袁尚的眼中淚光盈然,但他強忍著沒有讓眼淚掉下來。

    袁熙臉色有些淒然,早就退出繼承人競爭的他,早已沒了雄心壯志,能安穩地守住幽州便是他最大的寄望。在袁譚與袁尚爭奪冀州地盤時,他堅定地站在了袁尚的一邊,血濃於水,他與袁尚畢竟是同母所生,相較之,袁譚就要差了一些。

    但是袁熙沒有料到,袁譚居然忘了父親的仇恨,卑顏屈膝地討得了江東軍的援助,得了援助之後鹹魚翻身,與袁尚殺了個難解難分,將一個好端端的冀州弄得人心離散,百業凋零,最後被江東軍大將高順偷襲得手,不僅是袁尚丟了鄴城,只得來投自己,便是袁譚試圖與江東軍翻臉,卻也落了個兵敗身死的下場!

    袁家,何至於落到此等地步!

    「三弟儘管放寬心,江東軍的勢力還不敢伸到我幽州來!我已安排了一處寬敞的宅院,你們好生休息!反攻冀州之事暫且不議,幽州近期亂事頻繁,先安定好局勢再說罷……」袁熙的話中,透著些許的無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