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東周郎

第四卷 赤壁之戰 第五百七十五章 煙消雲散 文 / 草牛

    可惜,袁尚在幽州的安穩日子也沒能過長久,天祐七年九月,正是秋高馬肥之際,周瑜遣趙雲領颶風營兩萬餘騎兵、青州營一萬精銳步兵,得柳城烏桓峭王派出的嚮導之助,進兵幽州。

    幽州,地廣人稀,轄郡、國十一,縣九十,因公孫度勢力崛起,割據了遼東、右北平等郡,實際在袁熙統治之下的,不過遼西、漁陽、廣陽、代郡、上谷、涿郡等地,且不斷受到來自北方的胡族騷擾,幽州百姓貧敝不堪,倒有不少人往東遷到了公孫度的地盤上,而鎮守幽州的兵力有一半葬送在了官渡戰場,故袁熙的可用之兵不超過三萬,精銳更少,大多數是可以勉強守城的郡國兵,要他們面對兵精糧足的江東軍,實在不堪一戰。

    本來在是否快速進兵幽州一事上,周瑜身邊的諸位謀士尚有分歧。主張暫緩進兵的人理由是冀州初平,當先穩定冀州局勢,再徐圖幽州及烏桓、鮮卑各部。而賈詡等數人堅持宜速進兵幽州,理由是袁氏在烏桓、鮮卑各部影響力甚大,袁尚、袁熙非常可能得到烏桓、鮮卑各部的襄助,不斷騷擾冀州,這樣的情況下,冀州,甚至青州都始終難以安定,唯有迅速掃蕩掉袁氏的殘餘勢力,河北方可稱安定。

    周瑜採納了賈詡的意見,下令高順派出颶風營精銳騎兵迅速北上幽州,憑藉著趙雲的統兵能力以及颶風營遠超胡族的優良裝備。周瑜非常有信心能獲得勝利。

    得了冀州之後。江東軍繳獲了大量的馬匹,故此次趙雲出兵,無論是騎兵還是步兵皆可騎馬趕路,江東軍的步兵平日裡也都要練習騎馬行軍,故其倒也沒耽擱了路程。

    趙雲大軍晝夜兼程,急速行軍,很快便攻下了無極城,幽州震動。袁熙和袁尚忙派出使者尋到烏桓各部首領,以重金相誘,以蹋頓為首的烏桓各部紛紛出兵。甚至連原先站在江東軍這一邊的柳城烏桓峭王也突然反悔,得了袁熙的好處後,亦派出騎兵試圖合攻趙雲。與此同時,袁熙集結了他所能控制的全部兵力。與烏桓各部準備合圍無極。

    敵軍的動作,早有密佈在各地的精武衛及時地將情報傳回。面對多處受敵的局面,趙雲當機立斷,留管亥之青州營守無極城,自率颶風營將士,繞道上徐無山,攀崎嶇小道,出盧龍寨,跋涉五百多里,越白檀、平崗、鮮卑庭。向東直指柳城!

    離柳城二百里時,烏桓軍乃發覺,急忙派出快馬通知各路人馬。蹋頓、袁尚、袁熙慌忙與遼西單于樓班、右北平單于能臣抵之等,集合烏桓騎兵前來迎戰。兩軍相遇於白狼山下。

    白狼山,乃幽州要塞之一,在山的主峰以西分水嶺上,有一巨大的白石砬子,遠看像一只綿羊,也似白狼和白鹿,所以得名。

    白狼山一山突兀。白狼水斜斜流過,四周皆是平原,非常適合騎兵的突殺。趙雲登上白狼山頂,縱目四望,黑壓壓的烏桓騎兵如潮水一般從四面八方湧來。數量確實不少,但裝備實在太差。僅有少數騎兵身披盔甲,武器完備,很多騎兵只穿著獸皮袍,手持粗糙的木叉,連一支弓箭都沒有!

    趙雲的嘴角浮現幾絲冷笑,手指山下亂糟糟的敵陣,對左右高聲道:「敵軍數量雖多,裝備甚差,行軍佈陣更是沒有章法,今日大勝必屬於吾等!」

    說罷,趙雲下令以薛蘭為前鋒,領三千精騎,自山上俯衝殺下,自己率領中軍緊隨其後,目標便是烏桓各部中實力最強的蹋頓所在之處!

    果不出趙雲所料,在薛蘭部精騎的強力衝擊之下,烏桓兵的陣式頓時大亂!呼嘯而下的颶風營精騎們拋射出無數的手斧和投槍,借助著飛快的速度,無情地奪走了數千烏桓人的性命!

    悠忽之間,在烏桓人的慌亂之中,趙雲親領一萬餘颶風鐵騎如狂風驟雨般隨後殺入!鋒利的騎槍挑開了阻在前方烏桓騎士的胸膛,鮮血在天空中激射,雪亮的斬馬刀旋風般掃過,烏桓騎士的頭顱頃刻間便滾落塵埃!

    趙雲依舊是一身的白色戎裝,亮銀盔、亮銀甲、白色戰袍、涯角槍、胯下神駿的白龍駒,就像是一團白色的旋風!一番衝殺下來,他的戰袍上已沾滿了斑斑血跡,當然,那都是敵人的。

    沖透敵陣之後,趙雲一催胯下白龍駒,加速向著蹋頓所在的黃色大旗方位衝去!在他的身後,是數百名颶風營精銳。在隆隆的馬聲中,蹋頓的臉色微微變了變,隨即振作精神,呼喝自己的隨從上前阻截。

    騎兵的衝鋒之勢既成,除非面前時銅牆鐵壁,否則,誰也阻擋不了。

    「嗖嗖嗖」,一陣密集的羽箭射出,竟然是烏桓人一向視為不善馬戰的江東軍騎士,在奔騰的馬上射出了一支支精準的羽箭。

    猝然打擊之下,數百蹋頓親隨嘯叫著上前阻截的勢頭就是一滯,而趙雲已然單槍匹馬殺到了蹋頓的面前!

    蹋頓的武力在烏桓各部算是很厲害的,但在趙雲面前,卻走不了二十個回合,便被趙雲一槍挑落於馬下!

    兩個時辰之後,白狼山下已經歸於平靜,只有白狼水裡流淌著的一股股血水在告訴世人,方纔這裡發生的大戰是多麼地慘烈。是役,趙雲以兩萬颶風營精騎大破烏桓各部聯軍,烏桓部首領連同蹋頓在內共死了三人,其下的各級小王死傷三十餘,戰死的烏桓戰士逾三萬餘!

    趙雲乘勝攻下了烏桓重鎮柳城。戰後,趙雲共收得烏桓各部降者二十餘萬,至此,烏桓人已徹底臣服於大漢軍威之下。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之內的烏桓人,只要聽到趙子龍之名,莫不戰慄。

    失去了烏桓人的支持,幽州已不可守,袁熙、袁尚二人趕緊攜帶家眷和金銀細軟,領著心腹投奔遼東太守公孫康。周瑜採納賈詡之計,並沒有令趙雲繼續追擊,大軍在幽州以穩固局勢,同時聲稱等待公孫康將袁熙、袁尚的首級送來。

    果然,不久之後,公孫康設下埋伏,殺了袁尚、袁熙及遼東單于速濮丸,並將首級送給趙雲,表示歸附之意。而并州高幹,也終於下定決心,向周瑜投誠,冀青幽並四州,終於重新納入朝廷版圖之內。

    名望達至海內的袁氏家族,在漢末群雄並起的年代,自袁術、袁紹始,至袁譚、袁熙、袁尚終,終於煙消雲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