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異域縱橫記

第一卷《時空飛越》 第七回:斯拉夫諸侯圈地,莫斯科公爵當街(上) 文 / 文衍

    話說趙矜與蕙娘甩下了一大群高呼「抓盜馬賊∼∼」的追兵,越過攔阻,再跑一陣,距離東城門已近,便看見一大片混戰景象!

    原來,李荼一彪軍護送著四輛大車突出宮門之時,夏塔尼耶夫、達尼爾二人正在指揮聯軍包圍王宮,看到李荼一彪軍衝殺出去,夏塔尼耶夫遂指使達尼爾負責領兵追趕,自己繼續組織包圍王宮。那時趙矜與蕙娘正好抓住一個空當跑出來。由於找馬等緣故,趙矜與蕙娘一路上費了些時間,本來落在後面一段距離。這時李荼一彪軍在城門附近遇到強力阻礙,達尼爾率部趕上夾攻,趙矜與蕙娘憑著寶馬飛快,也已經趕到這裡。

    「攔住韃靼!不要放走一個!」一名頂盔貫甲的東斯拉夫王公高叫。為什麼東斯人把李荼等人都叫做「韃靼」呢?因為在東斯人的眼裡,根本分不清黃種人的具體民族差別,就都叫做韃靼。

    趙矜與蕙娘不管三七二十一,縱馬便過。趙矜一邊也學著高叫:「攔住韃靼!」渾不知自己在東斯人的種族劃分裡其實也屬於韃靼。更不知道,擦身而過的該王公,原來就是達尼爾?亞歷山大羅維奇公爵——莫斯科公國的開國君主!

    莫斯科公國是俄羅斯帝國的前身,它的創立對後世影響深遠。這說來話長,須先從斯拉夫人說起。斯拉夫人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群體之一,起源於亞洲,發展於歐洲,後來一部分又重返亞洲。這個民族群體可以分為三個支系。

    西斯拉夫支系包括波蘭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盧日支人等民族,在這個時代的主要國家是波蘭大公國。在歷史上,波蘭曾經十分強盛,國力於整個歐洲數一數二。武功方面,擊敗了包括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第一帝國)在內的周邊大國,征服吞併了不少小國,疆域遠比現代波蘭遼闊;文治方面亦建樹頗多,誕生了哥白尼等推動世界文明進程的傑出人物,歐洲最古老的大學——克拉科夫大學即在波蘭創立。

    南斯拉夫支系包括保加利亞人、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斯洛文尼亞人等民族,當前以塞爾維亞大公國、保加利亞王國為最大。南斯拉夫人本來也曾有過崛起的機會,但在蒙古入侵時遭受慘重打擊,後世又被極其強大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壓制,期間只有十四世紀時的塞爾維亞帝國能算得上是歐洲強國之一,但也不過曇花一現。

    再細說東斯拉夫支系。東斯拉夫很落後,長期處於蠻荒狀態,成型較晚,直到九世紀基輔大公國崛起,控制了廣大領域,才奠定了後世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民族的基礎。基輔大公國曾經相當強大,甚至多次進攻拜占庭,迫使拜占庭嫁公主和親。但後來基輔大公國走向分裂,又因蒙古入侵而遭到毀滅性打擊。其後的東斯拉夫遂處於一盤散沙狀態,大大小小的國家不下百個,內中以弗拉基米爾大公國為最大,其餘較大的國家還有諾夫哥羅德公國、梁贊公國、金奧爾第斯科公國、斯摩稜斯克公國、羅斯托夫公國等。

    弗拉基米爾大公國的由來,是因為特維爾公爵雅羅斯拉夫三世向金帳汗國屈膝獻媚,獲得了金帳汗王冊封的「弗拉基米爾大公」地位,就凌駕於別的國家,作為金帳汗國奴役東斯拉夫各邦的爪牙,真可謂「一國之下,百國之上」。

    在八年前,也就是1271年,雅羅斯拉夫三世病死,長子斯維亞托斯拉夫繼任大公。因為斯維亞托斯拉夫年紀尚幼,暫由其叔父夏塔尼耶夫攝政。

    如今斯維亞托斯拉夫已經成年,但是夏塔尼耶夫貪戀權位,依舊把持朝政。這時正好達尼爾謀劃反叛金帳汗國,就向夏塔尼耶夫提出,不如將弗拉基米爾大公國的國號改為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基輔大公國」,尊奉斯維亞托斯拉夫為「基輔大公」以取悅他;您呢,就謀取特維爾公爵的頭銜,如何?

    夏塔尼耶夫深表贊同。就這樣,弗拉基米爾大公國用上了「基輔大公國」這個深具光榮傳統的舊名,無知小子斯維亞托斯拉夫相應得到了「基輔大公」的頭銜,開心得很,還真以為自己就是復興古國的大人物呢!其實這都是有名無實的,國家並沒有因此變得更強大,反而分封出特維爾和莫斯科兩塊地盤。

    夏塔尼耶夫得到了特維爾公爵的頭銜,擁有重要城市特維爾作為私人領地,而且繼續掌控著基輔大公國的朝政。達尼爾則得到了新興城市莫斯科及其周圍地區,建立起莫斯科公國。

    這個時代的東斯拉夫,公國多如牛毛。為了拉攏它們加入反韃靼聯盟,夏塔尼耶夫採納達尼爾的建議,給各國國君普加「大公」之尊號。各國深深苦於金帳汗國之害,早就想要擺脫,現在高帽一戴,更無不依之理。

    但是這樣子,無知小子斯維亞托斯拉夫就很鬱悶——他不想要那麼多人跟自己平起平坐,都叫「大公」!達尼爾只得給他解釋:「您並不吃虧!因為只有基輔大公才是高貴的正統。別國君主都升級成大公了,您實際上也就成為大公們的領袖了,更加榮耀啊!」聽這樣解釋,斯維亞托斯拉夫這才高興了。

    事實上,夏塔尼耶夫和達尼爾之所以要給各國君主加上尊號,就是要讓他們死心塌地造反,不得反悔。大公原本必須金帳汗國授權才能叫的,現在他們不經授權就都叫大公了,可不明擺著造反麼?

    於是,眾多大公同上賊船,有進無退。

    斯維亞托斯拉夫成了大公們的領袖,很感謝達尼爾,與之格外親近。這無知小子很忌憚老是管束自己的夏塔尼耶夫,卻沒看出達尼爾的陰險,私下還親切地對達尼爾說:「不如你也稱莫斯科大公好了!」

    達尼爾卻很謙遜地表示:「您分封我為莫斯科公爵,我已經感激不盡,怎麼還敢稱大公呢?我永遠是您忠心的僕人!」

    其後,達尼爾更進一步運用他的高超政治手腕,使得不屬於東斯拉夫民族但是地緣相近的強大國家——立陶宛大公國也慨然答應加入聯盟,共抗「黃★禍」!

    「黃★禍」,令西方聞風喪膽的「黃★禍」!繼匈奴、突厥以來,這是第三次。從前遠遷西方的匈奴、突厥,不過是給漢朝、唐朝打得奄奄一息的破敗殘餘,卻依然給西方造成了巨大衝擊。與匈奴、突厥不同,蒙古有幸不必面對一個統一而強大的東方帝朝。在唐朝留下的版圖內,金、宋(南宋)、夏(西夏)、遼(西遼)、理,五國分立,互相廝殺,沒有哪個能阻止蒙古的壯大。因此蒙古可不是破敗殘餘,蒙古對於西方的攻擊是從容準備而且後盾雄厚的強襲,這個威力勢不可擋!

    關於蒙古軍的西征,西方的史書有這樣的記載:「4月9日,聯軍被消滅,亨利國王在萊格尼察附近的瓦爾斯塔特被殺。在這次勝利後,蒙古人進入摩拉維亞,將該地夷為廢墟……在拔都統率下的第二路軍從加利奇而來,攻克了烏日哥羅德和穆卡切沃之間的喀爾巴阡山峽谷,並於1241年3月12日擊敗了負責防守該地的伯爵。在合丹率領下的第三路軍從摩爾達維亞向奧拉迪亞和瓊納德進軍,當時兩城都被摧毀,居民以各種殘酷的方式被屠殺……蒙古人強攻並焚燒了佩斯城,而匈牙利國王貝拉逃到亞德裡亞避難。居民們遭受了難言的暴行之後,接著常常是被集體屠殺……蒙古人鼓勵逃亡的居民重返家園,答應完全赦免他們,在使他們消除疑慮之後,背信棄義地把他們全部殺死。在另外一些場合中,他們把俘虜趕到他們的前面,去強攻設防的城市……在強迫農民為他們收割莊稼之後把他們殺死,正像在他們繼續前往別處掠奪之前,在撤走時殺死被他們污辱過的當地婦女一樣。」

    也有阿拉伯人的傳記這樣描述他們對蒙古人的恐懼:「有一個韃靼人,手無兵器,而欲殺所虜之人,便命其臥地後去尋找刀,歸來殺此人,此人竟不敢逃。又有人告訴我:『我曾與十七人同行。見一韃靼騎兵至。他命令我們互相反綁兩手於背後。同伴們皆服從之。我對他們說,他僅一人,應殺之而逃。同伴們答道,我們十分害怕。我又鼓動他們說,他將會殺死你們,讓我們先把他殺死,可能安拉會拯救我們。但是,竟無一人敢殺他。於是我用小刀把他殺死,我們才安全逃脫。』」

    如此「黃★禍」,恐懼人心幾十年。為了徹底擺脫暗無天日的苦難歲月,唯有奮起勇氣,決死一擊!

    不但要有勇氣,而且要有組織。各國君主深知這次聯合造反關係重大,要是搞不好,他們就會落入蒙古人之手,落得被馬拖死或者被車軋死的可怖結局。因此在戰前,作為聯軍總指揮的夏塔尼耶夫便與各國君主約明:專心戰鬥!戰後再來瓜分會走路的財富跟不會走路的財富!

    各國君主以前都給默闊帖木兒搜刮慘了,都知道新城裡財富盈積,絕對可以大撈一筆回來。為了保證作戰勝利而且財富不被破壞,他們三令五申約束部隊,深刻告誡士兵們:蒙古人十分厲害,你們是知道的,打仗一定不能分心!如果不能幹掉金帳汗國,將來默闊帖木兒反撲過來,你們的故鄉、你們的親人、你們自己都要遭殃!

    多虧戰前嚴加教育,戰鬥中紀律尚可。但也得歸功於城內那麼多防止會走路的財富逃竄與不會走路的財富被盜的營壘庫壁。

    入城之後,君主們剛開始時基本上都能做到用心作戰,不過……無知小子斯維亞托斯拉夫在這個時候帶了很壞的頭。他心想自己是基輔大公,這座新城不歸自己還能歸誰呢?這裡面可都是自己的東西啊!於是這位年輕大公帶著人馬,根本不顧打仗,只顧著四處封鎖營庫和保護戰利品,他本人也親自勞神費力到處貼封條呢!

    大公們的領袖都這樣干了,大公們也就不甘落後,都開始無心戀戰,轉而忙著劃定地盤,保護屬於自己的戰利品。

    就像狗兒撒尿確認勢力範圍一樣,大公們也有劃地盤的一套方法。比如,我在這個營房大門上貼個封條,哈,這裡就是我的了!又比如,你看這裡躺著一具我的士兵奮戰而亡的屍體,不用說了,這就是我軍揮汗流血的地方,哈,必該劃為我的佔領區無疑!

    即使剛開始還想全力打仗的人,一看別人圈地,也就受了啟發,跟著圈。有人本來不想圈,但是一看許多人都圈,心裡未免不痛快起來,覺得既然你們能圈,我為什麼不能圈?於是聯軍各國君主、貴族、將軍們各麾所部,紛紛投入到偉大的圈地運動中去!

    (待續本回下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