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異域縱橫記

第二卷《新城舉兵》 第十五回:深夜赴戰人無寐,凌晨舉事鬼不知(下) 文 / 文衍

    夜幕森森,趙矜與頭領們聚在一座土壇上,摩拳擦掌,只等時辰來臨。

    沒有將台,就臨時堆了個小土壇。英雄做事何必拘於形式,揭竿為旗幟,削木為兵器,亦足以舉兵,正所謂「是真英雄自風流」。

    何安平、烏達等人遵照趙矜的指示,這些天除了聯絡人馬之外,還盡可能收集一些武器。這時在趙矜面前,擺放著他們收集來的十三把刀劍。

    十三把刀劍,實在不多,趙矜望著面前擺開的這一點武器,心裡卻高興得很,於是開始分給眾人。眾人恭恭敬敬地從主公手中接過刀劍來,無不豪氣沖天。

    分完,趙矜自己留了一把中式寶劍,對著劍鋒,在月光下欣賞片刻,笑道:「我們今日舉兵,甚是吉利。就是兵器數目,也是大吉!十三,十三可是個好數字啊!我們東方人最喜歡,是個最吉祥的數字。西方人卻最忌諱它,長毛鬼子遇到十三,那是必衰不可!我們舉事必成!」

    眾人聽了,都興高采烈,信心百倍。古人迷信心理濃厚,行事十分在乎吉不吉利。因此找個理由用大吉來鼓舞士氣,是高明的做法。實在沒有什麼大吉的事情值得誇耀,那就捏!

    比如在日本的戰國時代,一個小國諸侯織田信長兵微將寡,要以幾千人對敵三萬。一開始連失數城,軍心動搖。織田信長令親信抓來幾隻水鳥,在軍營後放飛,就說征途中看到這種水鳥是預告著大吉!於是軍心振奮,織田信長遂引領膽壯氣盛的部隊趁大雨突襲敵軍,斬殺敵酋,大獲全勝。

    在中國商朝末年,周武王率眾造反,率領多國部隊與商朝大軍大戰。大戰之前,周武王根據當時的習俗,親自來占卜吉不吉利。結果出來——大凶!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在旁邊看了,十分憂慮。周武王卻不管三七二十一,再佔一次。結果出來——又是大凶!周武王怒,再佔!結果還是——大凶!周武王遂一腳踩了占卜用具,大步踏出營帳,即向多國將士宣佈:「大吉!大吉!本王占卜的結果,大吉!」於是,大打一仗,果然大吉。

    硬宣佈的大吉也能大吉,這就叫做真命天子!趙矜活學活用這一招,取了幾個土疙瘩在土罈子上排起卦來。

    眾人屏息凝望,都不知道主公用的是什麼仙家秘技,但見他鄭重其事,算了又算,終於欣喜地站起來宣佈:「大吉!大吉!上上大吉!」

    這下子,眾人更加信心百倍,滿腔熱血沸騰!

    時間已經來到丑時,激勵也已經充分,本來這樣就好了的,但趙矜意猶未盡,又來了個畫蛇添足:「列位兄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眾人頓時面面相覷。原來,除了何安平、鹿祥等少數幾個人明白這話是什麼意思,別的人都沒什麼文化,都聽不明白!

    當下一片肅靜……趙矜有點尷尬,這才發覺對著古人講古話也不是人人能夠聽懂的。為了不冷場,趙矜只好臨時捏出了幾句口號,高舉拳頭,慨然再道:「長毛趕盡,苦力翻身!不做奴隸,重新做人!」

    眾人這才大喜。這些話才聽得明白。一名平時沉默寡言的大漢,這時終於遏制不住激動的心情,舉起拳頭跟著高叫起來:「長毛趕盡!苦力翻——」

    旁邊眾人慌忙制止。大漢的聲音實在太高了,這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鹿祥告訴他:「蠻子,休得高聲!仔細長毛知覺。」

    那大漢瞠目道:「知覺便知覺,怕他怎的?知覺老子,便擂他撮鳥!」說罷一揚粗大拳頭。

    趙矜哈哈一笑,覺得這人粗得有趣,想要問這是誰,只聽何安平訓誡道:「蠻子,快快收拳,主公面前不得無禮!」

    那大漢倒也聽話,便將拳頭收了。

    趙矜和顏悅色問道:「這位壯士,你叫做什麼名字?」

    大漢湊近前來,一擊胸膛:「老子名叫姚蠻子,氐人。」

    鹿裔趕緊告誡:「蠻子!主公面前,不可自稱『老子』!」

    趙矜哈哈笑道:「不妨,不妨!有個性,有個性!」

    原來姚蠻子自小孤貧,只知姓姚,沒有名字,不懂規矩。因為強壯且粗魯,別人都叫他「蠻子」,姚蠻子便以此為名。氐人尚武,以蠻為榮,姚蠻子尤其直爽,有話就說,開口閉口「老子」,一時還真不容易扭轉過來。他被頭領們一再教誨,心裡其實也很尊敬主公,但是並不知道如何表示尊敬,只得閉了嘴不再說話。

    趙矜見姚蠻子不再言語,只怕讓他不爽快,忙道:「不必拘束,儘管說話。雖然你們都以我為主公,但咱們其實都是兄弟嘛。」

    何安平卻正色諫道:「主公宜有威嚴,兄弟之言,不宜再講。某等雖知主公寬厚仁愛,然而家有家法,軍有軍規,上下自應有上下體統。主公不見:歷朝義軍不濟事者,皆由號令不明、紀律不嚴、規矩不立、綱要不整!自古君臣和衷共濟,得天下者有;稱兄道弟得天下者,曠古未有也!」

    這番話甚是鏗鏘。趙矜一想,哈哈一笑:「所言極是!那麼,我們就按照計劃,開始干了!」

    眾人拱手領命。趙矜令鹿氏兄弟與姚蠻子跟隨自己打頭陣,烏達在後接應,何安平留下來負責各處人馬調度。

    ……

    滿城靜悄悄地,只有少數值夜的巡邏兵一邊踱步一邊打呵欠。他們看見,城裡有些地方燈火通明,顯然是一些喜愛尋歡作樂的貴族們,包括切爾耶夫大公在內,都在通宵達旦享用美酒和女人,偏偏他們當值的官兵還要勞神費力巡哨,真是沒勁!

    聰明的巡邏兵,或者回到營帳裡睡大覺,或者三三兩兩聚起來烤火烤肉吹牛皮……

    不聰明的呢?比如這邊街上就有兩個,手執兵器,頂著深夜的冷風履行職守……突然,牆邊一個陰影冷不防躥出!兩名巡邏兵還沒意識到這位便是大公叫他們嚴加提防的怪人,就被趙矜一人一拳,正捅在小腹上。兩個傢伙一時痛得吭不出聲,就被鹿裔、鹿祥、姚蠻子自後撲上,摀住嘴拖到一旁,飽以老拳,一直打到暈死為止。然後趙矜又領著三位壯漢繼續向下一處目標摸去。

    後面接應的人看到前面得手了,奔上前來撿起地上的兵器,把暈倒的巡邏兵綁好扔在路邊。

    就這樣一路摸去,漸漸把遠近路口的巡哨敵兵都收拾光了。鹿裔、鹿祥、姚蠻子跟著趙矜繼續向前摸進,烏達等人跟在後面,打開一個又一個勞工營。附近各營都已安排有聯絡人做內應,協助外面開了門,即先解決看守的東斯兵。烏達拿把木槌,衝著睡夢中的東斯兵,一敲太陽穴就搞定,非震暈一天不可。因為主公有吩咐,不必殺的不要多殺。眾人想想也有道理,將來不妨以牙還牙,讓他們給咱們做苦力。

    解決了看守,各營聯絡人便喚醒工匠苦力們,告知起義信息,號召跟從主公起義。膽大的人當即跟著干。落後的人看到跟著干的人越來越多,也覺得何不豁出性命干一回,反正做苦力實在不是個活路!於是烏達的隊伍就像滾雪球一樣的壯大。

    那些新加入的人,只被臨時教了幾句簡單規矩,難免各行其是。有人到處尋敵人,有人到處找武器,有人暴打已經昏迷又被綁好的路邊俘虜出氣……一時間,城中騷動漸起。

    聲音越鬧越大,即使是鬆懈的敵軍,也免不得會被吸引過來。趙矜正向武器庫摸去,就看到前面走來一個大個子軍官,疑神疑鬼地跑來看究竟。趙矜遂疾速躍出,一拳打去!……卻不料,像是打在棉被上一樣。原來那傢伙極胖,肚子上都是脂肪,就算趙矜運足了力氣也不管用。

    趙矜一急,又一拳打去,依然像是打在泥裡。這時胖軍官總算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拔刀大呼,聲動遠近。

    趙矜焦躁,急起一腳,踢在胖軍官的胯下。那傢伙總算痛得嚎了一聲,但很快就不再嚎了,肥大的身體癱倒下去。原來鹿裔從後面奪了他的刀,就勢往背上一斬,再狠狠向前胸一捅,胖軍官口吐鮮血,撲地斃命。

    趙矜抹一下汗,抽出寶劍,叫道:「反正我們暴露得差不多了,鹿裔,蠻子,你們可以動手大殺了!」又吩咐:「鹿祥,你回報何安平,從現在開始,大張旗幟衝鋒,大刀闊斧殺敵!」

    三人應喏。鹿裔從胖軍官屍體上拔出刀來,姚蠻子即取一扇大門當兵器,跟著趙矜大踏步向前,衝向武器庫。

    武器庫有數十名敵兵看守,這時都還迷迷糊糊,鹿裔、姚蠻子衝進他們的營帳便大砍大砸起來!趙矜帶著後面趕來的烏達等人,猛砸武器庫大門,砸開之後,眾人一擁而上,即搶自己合用的兵器。

    鹿祥回報何安平,何安平即派人舉起先已準備好的一面大纛、四面大旗,追上趙矜。這不但是給主公壯行,更是指揮人馬所必須。旗子上皆懸燈籠,暗夜裡看得明明白白。大纛則以竹竿豎著撐起來,由四人擎起,前後再以四人各挑燈籠照亮,更顯威武!各營聯絡人就告知事先不知情的眾多工匠苦力們:要跟主公殺敵,只管看準大纛跟著走!如果看不見大纛,那麼跟著任何一面大旗走也行!

    這樣,就有了基本的戰鬥指揮。各勞工營裡湧出來的起義者,紛紛追隨大纛來到武器庫,趙矜留人維持秩序、分發武器,自己挑了一把沉甸甸的方天畫戟,舞了一下,笑道:「畢竟還是要沉重的武器,才適合膂力過人的本大將軍!」卻不說自己根本不會用兵器,必須沉重的才佔便宜。

    大纛飄揚,火光照耀,很遠也能望到。東城門邊守候的自己人,立即放下繩索,接應二十二騎(缺二騎,不過稱呼不變)。這時城門已經修復,李荼派辦事精細的林宓領幾個人爬上城去,殺死門樓守衛,打開城門,然後二十二騎一同乘馬,直奔大纛所在,來隨主公殺敵。

    趙矜拖著方天畫戟,領著鹿裔、姚蠻子等一幫壯漢,聽著滿城呼聲,看著大纛在耀眼火光中高高飄揚。這氣勢,洶湧澎湃,這豪情,今夜盡情闡發,將來終身難忘!

    大纛與旗幟乃是取紅布做成。紅色,既是中華傳統的喜慶吉祥之色,又是激情昂揚的奮鬥之色。趙矜想起從前讀《漢書》,就讀到『壁皆漢赤幟』;念唐詩,就念到『風掣紅旗凍不翻』;那時心中欣然嚮往,真想回歸古代做一名堂堂漢將,在赤幟下率領漢軍一往無前。如今自己果真在紅色旗幟下,率領浩浩蕩蕩的人馬,轟轟烈烈大幹!

    隨著隊伍的壯大,起義軍開始分兵,一面又一面的旗幟先後從大纛邊脫離,自成一支人馬。很快,李圭、劉商、戴得功、高敬和各引一支人馬,分別殺奔四城門而去。

    趙矜所率的主力軍殺到城中心附近,再攻下了一座武器庫。這是城中最大的一座武器庫。眾人合力打破大門,一擁而入,見到裡面有囤積如山的兵器、盔甲。兵器已經得到了,盔甲是不是也可以披一披呢?可惜許多人都不知道怎麼披掛,弄來弄去弄不好,索性丟下,還是赤膊赤腳就可以了!

    趙矜卻得二十二騎趕上,不但給主公牽來了馳騁寶馬,而且幫主公選了一副上等盔甲,披掛妥當。俗話說「佛靠金裝,人靠衣裝」,趙矜披掛上馬,感覺果然不一樣!真個是威風凜凜!當下膽更壯、心更強,簡直是天不怕地不怕!

    (待續第十六回:疾呼千重奪魂魄,雷霆萬鈞斬大公)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