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異域縱橫記

第二卷《新城舉兵》 第十六回:疾呼千重奪魂魄,雷霆萬鈞斬大公(上) 文 / 文衍

    趙矜披掛起來,威風八面。二十二騎個個精神抖擻,追隨在後。還有一面大纛,由一幫起義軍抬在後面,作為指揮之用。「纛」字念作「道」,雖然這個字難寫難記,就連趙矜自己也不會,卻是非常重要的統帥大旗,意義非同小可。

    事發倉促,而且正處深夜,即使城裡的戰鬥已經十分激烈了,許多酣睡的東斯貴族們還渾然不覺。酒醉的依舊不省人事;睡得沉的也還美夢不醒;睡得稍淺的被吵醒,剛開始還不介意,接下來動靜越來越大、越來越逼近,這才滿腹狐疑出來查看究竟。一看之下,眼睛頓時直了!

    只見不計其數的工匠苦力們,大多赤腳赤膊,有的揮刀挺矛,有的只是舞著扁擔當兵器、抄起籮筐做盾牌,就這麼成群結隊地湧過來!

    深夜中猝然遇到這種情況,即使聰明人也無從施展智能。庫雷法魯的夫人優蒂塔慵懶地穿起衣服,挺著豐滿的胸脯,睡眼朦朧,挪著小步出來一看,嚇得厲聲尖叫:「鄉巴佬!」

    再看清楚一些,原來那不是鄉巴佬鬧事,那是更嚴重的——奴隸暴動!優蒂塔慌忙奔回庫雷法魯身邊,帶著哭腔使勁搖晃。庫雷法魯醉得像一團爛泥,一點兒反應也沒有。忽然間,優蒂塔就覺得自己固然十分聰明,卻有一點想錯了,那就是——會酗酒的男人,其實是萬萬不能嫁他的啊!

    這時全城起義風起雲湧,工匠苦力們匯成洪流,聲勢浩大。他們高呼起義口號,一邊解放自己人,一邊圍追堵截敵人。呼些什麼?原來是:

    「天降主公,救我苦中;跟隨主公,必定成功!」

    「若要起義,跟定紅旗;不傷無辜,只殺頑敵!」

    這就是起義軍四處傳揚的兩句口號,別看粗俗,卻最簡單有效。受苦人聽了第一句,就想要跟著起義;聽了第二句,就知道怎麼跟著起義。這真是:要言不煩,兩句頂用。

    隨著起義軍分路推進,滿城都響起這兩句口號,真個是一呼百應,聲震屋宇。解放出來的受苦人得了口號指引,都來跟隨旗幟殺敵,各支隊伍皆如滾雪球一般壯大。

    負責居中調度與傳報消息的何安平又令人趕製更多旗幟,帶上更多燈籠,給主公與頭領們使用。於是大頭領分遣小頭領,大隊伍分出小隊伍,漸漸就分出十幾二十路人馬,分頭搶佔要地,實現各自的作戰目標。黑夜之中,只見火光四起,口號響亮,起義軍不計其數,自己人振奮不已,敵人喪膽落魄!

    趙矜已經分兵數次,人馬還是有增無減。葛裡申做嚮導,指引趙矜前往城池東北面的兵營——切爾耶夫大公就在那裡屯兵。路過校場,只見前面已經聚集起一支東斯軍,他們倉惶集結,要來鎮壓起義。

    前些天趙矜孤身一人、赤手空拳也敢在這兒劫法場,如今披掛整齊、駿馬大戟,還有這麼多人馬,有何懼哉?趙矜將袍袖一拂,臂上甲衣嘩啦啦一響,方天畫戟寒森森一挺,大喝一聲:「大夥兒跟我上!」

    座下馬兒倒也湊趣,彷彿為了襯映趙大將軍的威風,昂首一嘶,撒腿便奔。二十二騎跟著打馬衝鋒,後面一群壯漢慌忙各執錘斧棍棒,緊緊跟上。

    趙矜當先衝進東斯軍中,一桿畫戟不成章法地四下揮舞起來,倒也威力十足,一下子砍翻了不少敵人。黑夜裡光芒暗淡,看不清楚,再怎麼熟練的戰鬥技巧也難以發揮,唯獨力氣大的、武器沉的就是霸王!

    就連二十二騎也不敢太過靠近趙矜。怕被誤傷是一個原因,更重要的是,主公殺得如此威猛,還是不要拖他後腿為好!於是二十二騎只管跟在後面掩殺。

    追隨趙矜的一夥壯漢們,或布衣、或赤膊、或草鞋、或赤足、或斗笠、或光頭,真是好一群「親兵」!他們都不曉得作戰的道理,只管蜂擁而上,多數人不懂得什麼刀法棍法,一味使出蠻勁兒亂劈亂砸!

    東斯軍倉促應戰,怎禁這怪人當先突擊、驍騎隨後掩殺、莽夫捨命齊上,當即大敗!趙矜回首一招,眾「親兵」哇啦哇啦地趕上,眾敵兵嘩啦嘩啦地逃命。

    打了好一陣,一個偌大校場乾乾淨淨。趙矜打得忘乎所以,沿街追著敵人殘兵殺奔,也不知究竟衝過了幾個路口。後面一群「親兵」跑得氣喘吁吁,仗著身強體壯,猶自跟定不放。八人大纛早已落後,二十二騎緊守作戰秩序,都只在大纛附近廝殺,並不遠離。無奈主公自己不太懂規矩,脫離了隊伍。

    李荼、蕭銎只得留下顏士重、林宓等看護大纛,兩人自後追趕趙矜,要喚回主公。無奈主公的馬已經去得遠了,兩人追得吃力。趙矜一路殺去,只管往敵人多的地方衝突,並沒有仔細殺乾淨。李荼、蕭銎兩桿槍,一路與殘敵廝殺,且戰且前。

    趙矜又殺過一個路口,才聽見「主公!主公!」的呼聲,趕緊勒馬回望。一群「親兵」們跟著都住了腳,好幾個打得脫力,一停下來就累癱在地上。

    經李荼、蕭銎提醒,趙矜這才醒悟,原來早已衝過頭了。當下趙矜留下「親兵」們慢行,自與二將殺回。葛裡申等人見趙矜總算來了,急忙稟告情況,原來就在趙矜衝過頭的時候,切爾耶夫大公率領一支精銳人馬,已從兵營後門逃出去了,起義軍合圍不及。

    「往哪裡逃?」趙矜詢問。起義軍七嘴八舌,都說大公逃向了王宮的方向。

    原來,不管平時怎麼勾心鬥角,危難時免不得還要互相依賴呢,切爾耶夫往那邊逃跑是為了會合庫雷法魯。這位大公原本正在極樂世界之中,起義發生時已因酒色疲憊昏睡過去。等到被親兵使勁喚醒,大公就往毛絨絨的大腿上套起了上衣……啊,錯,應該套褲子。再往脖子上套腰帶……啊,又錯,應該套上衣。好不容易都套好了,豎起耳朵一聽,不對頭?再出外一看,直嚇得魂飛魄散。

    不愧是大公,酒勁頓時都化作冷汗退散,腦子立時清醒,倉促披掛,即開後門逃命。往哪裡去?說不得,儘管庫雷法魯那豬玀實在可氣,但他是新城裡首屈一指的猛將,不靠他還能靠誰?切爾耶夫便帶領人馬向庫雷法魯所在靠攏。

    靠攏到半路上,迎面一支人馬,正打著庫雷法魯的旗號。切爾耶夫大喜,縱馬去看。不料,竟遇到垂涎三尺的優蒂塔夫人!

    優蒂塔由相好的親兵牽著馬,自己騎在馬上,狼狽逃奔。切爾耶夫見了,來不及訴說相思之情,趕緊詢問萬分親愛的庫雷法魯大人在哪裡。優蒂塔正十分懊喪,哪有心情回答,一聲不吭就與切爾耶夫錯馬而過。

    切爾耶夫莫名其妙,正要再問庫雷法魯的部下,就見幾個親兵護著一匹高頭大馬,一員大將被皮★條固定著趴在其上——不是庫雷法魯卻是誰?

    庫雷法魯可沒有切爾耶夫那麼好的酒精抵抗力,直醉得爛泥一般,迄今人事不知,只能由部下牽了逃跑,哪能指望他再發揮一點點猛將力量!

    切爾耶夫希望破滅,說不得,只有靠自己的力量了。由於庫雷法魯不得軍心,肯跟他的人不多,僅有百來名屬於立陶宛大公國的將士保著優蒂塔夫人與庫雷法魯大人向北城門逃竄。其餘人馬各自為戰,一團混亂。

    將官們是軍隊裡的中堅力量,可是這時候,全城的將官們從睡夢中驚醒,面對如同潮水般湧來的「暴民」,一時都懵了。有的因為喝酒過多,只覺得手中的刀劍重於泰山,腳下的步伐卻輕如鴻毛;有的手忙腳亂抵擋了幾下,便被砍倒;還有的還來不及探索自己的武器究竟放在哪兒,腦袋已經被敲開了花。

    起義軍可謂烏合之眾,東斯軍卻也亂七八糟,好不了多少。起義軍好歹還有基本的指揮,東斯軍純屬瞎打瞎撞。起義軍鬥志昂揚,東斯軍士氣渙散。聽著滿城呼聲越來越響亮,聰明一點的東斯兵將就覺得只有逃命可行!於是,沒有組織的東斯軍匯成一小股一小股的隊伍,各自向東西南北方向逃奔。

    在南門附近,一名東斯將軍揮舞馬刀,大聲喊叫:「集結!集結!控制城門!等待援軍!」

    可是聞聲趕來集結的東斯兵並不多,倒是有一群「暴民」直撲過來。東斯將軍只得硬著頭皮,領著手下迎上前去。兩邊人馬廝殺,「暴民」為了翻身過好日子,個個捨命奮戰。戰著戰著,東斯軍一方越來越零落,倒下一個就少了一個,卻遲遲不見有援軍趕到。援軍在哪兒?不用問了,「暴民」越來越多,援軍即使有,恐怕也都在半路上給圍住了。

    眼看大勢已去,東斯將軍再也顧不得什麼控制城門了,連聲呼叫手下打開大門,自己一邊招架一邊踏出戰團,步步後退,就想要自個兒逃命去也!但是……似乎有股不詳預感突然襲來,背後有個碩大的身影逼近?

    還沒等那將軍反應過來,一個大筐子便將他自頂罩下!來的便是力大無比的何磐,新城之中頭號大力士!何磐將大筐往將軍頭上一罩,隨即用力往下按,直把一個大活人壓作一團按在筐裡,這才拾起將軍掉落地上的馬刀,往筐內刷刷地捅了幾下。

    殘存的東斯兵聽見了長官的慘叫,鬥志盡失,城門一打開,便趕緊往外狂奔!丟盔棄甲拋武器,都不管了。何磐意猶未盡,撇了刀,搶過同伴手裡一柄打鐵錘子,即出城趕殺敵兵。

    這時一名何安平派來傳令的小頭領飛馬而來,對眾人高聲叫道:「主公吩咐:奪取城門,牢牢把守!」

    何安平憑著趙矜的授權,總攬全局,四處傳令,調度各部隊,都只說是「主公吩咐」。一聽「主公吩咐」,滿城起義軍無有不遵。

    這一聲令下,好些個聲音便同時應和:「主公吩咐:奪取城門,牢牢把守!」立時就有上百人聚集起來,齊心協力把守城門。

    待到一支有組織的東斯軍打著火把衝過來,試圖奪回城門時,起義軍已有準備,銅牆鐵壁般頂住。兩邊正在酣戰,突然聽聞一聲大吼:「霍哇!」何磐大步流星趕回,手舞鐵錘,即砸得一名敵兵慘呼倒地。何磐叫道:「城外黑咕隆咚,甚不好趕!賊廝鳥卻又來此,正好與某起義!」

    原來何磐超級沒有文化,連起義也不明白是什麼意思,還以為就是殺來殺去嘛。眾人顧不上糾正他,都跟著大打出手。何磐一陣狂砸,所向披靡,東斯軍七零八落,火把掉了一地,嗚哩哇啦地四散奔散。

    這時候,東門、南門都已經攻下,各處起義軍相繼佔領了城中的要害地點,諸如武器庫、勞工營、倉庫、主要的通道路口等。

    趙矜想要擒拿大公撲了個空之後,就覺得只要控制城門,不怕他跑哪裡去。於是趙矜親自領兵往北門來。

    一打起來,趙矜又渾然忘我,一路殺到了北門,又將大纛與二十二騎拋開。只有幾十個體力最好的「親兵」,忠心耿耿跟隨,一個個揮汗如雨,索性都脫得赤條條的,只拿著武器,跟定主公衝殺。

    趙矜親自拿下北門,吩咐十個壯漢控制門樓,十個壯漢守住兩邊登城的台階,還剩十來個壯漢就在城門內一字排開,自己橫戟立馬於前,張望大公是否逃來。這時候,時間已經過了卯時,天色漸明,可以望見較遠距離了。

    大公還沒望到,只見一支人馬打著火把奔來,似乎是東斯軍,為首的竟然是個……女將?!

    趙矜驚訝之餘,心想:「以前我奶奶愛看古典評書,我還很小的時候也跟著看了一點,看見凡是大英雄,好像都抓了不少女將做老婆!現在本草率眾起義,也要做個大英雄,那麼不妨也開始抓一抓?」

    雖興奮,趙矜沒有忘記那天與蕙娘出城時,被個女勇士飛斧一擲的驚險經歷。可見,女將也不可小看!當下趙矜不敢怠慢,抖擻精神,揮舞畫戟,大喝一聲,迎上前去!

    (待續本回下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