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異域縱橫記

第四卷《收取北地》 第二十八回:大將軍決心花花,小寡婦信誓旦旦(上) 文 / 文衍

    趙矜聽過一個笑話:

    一個養雞場,為了維持下蛋母雞們的活力,養了一隻公雞。後來養雞場擴大,一隻公雞照顧不了那麼多母雞了。主人就給公雞吃壯陽藥,想讓它多幹活。因為圖省錢,喂的還是山寨貨。

    沒想到,山寨產品竟有奇效!公雞剛吃下去,立馬生龍活虎,撲騰騰地飛奔出去!主人慌忙追去看,只見幹勁百倍的公雞,一下子把全場的幾百隻母雞都照顧了一遍!

    主人甚喜,但怕公雞弄虛了身子。只見,公雞的幹勁依然不減,它又連飛帶走,闖入了隔鄰的養鴨場!不多時候,公雞又把幾百隻母鴨都照顧了一遍!

    主人大驚,生怕公雞垮掉,慌忙要抓公雞回窩。然而公雞依舊奮勇!它又疾風一般,闖進鄰近的養鵝場,再把幾百隻母鵝都照顧了一遍!

    等到公雞出來時,那身軀一搖一晃,已經極度憔悴。終於,它撲騰了幾下,直挺挺倒在地上,圓睜著眼,紋絲不動了。

    主人上前,見公雞死不瞑目,不禁悲傷道:「可憐啊!你盡忠職守,都是我的不好,讓你精力衰竭而死……」

    正這時,公雞的眼珠一轉,低聲道:「什麼精力衰竭而死?不知道的不要胡說。快走快走,別妨礙我!沒看見嗎,天上有幾隻小母鷹!我在裝死,引她們下來!」

    ……

    如今的趙大將軍,簡直也要向此公雞看齊。

    下定決心之後,趙矜已經不怕花花,於是一花不可收拾!今天上這座閣樓照顧宮女;明天又上那座閣樓照顧宮女;後天,當蕙娘勸主公不要照顧得太繁忙、應該保養自己身體時,趙矜瞪著眼睛道:「你莫攔我!伊斯蘭教聖人蘇賴曼,娶了一百個女人,向真主發誓一個晚上就要把她們照顧個遍,生一百個兒子,為主道戰鬥!我乃是全世界繁衍得最多的民族——漢人之一,豈能不如他?」

    蕙娘聽了發愣。趙矜便「哇哈哈哈」大笑起來。其實趙矜怎能與公雞相比,之所以一天進一座閣樓,聲稱自己把一整樓的女子照顧個遍,故意令人外傳出去,就是為了——弘揚自己花花的名聲!令外面的將士民眾,統統佩服,統統安心。

    自古以來,人們就把一個男人花花的業績,當作衡量他是否具有「雄風」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趙矜思來想去,終於悟透,就開始大力宣揚自己很能花花,特能花花,一晚上一整樓,第二天照樣精神奕奕。至於實際業績有沒有那麼多……那只有天知道了。

    花花不是不可以,只是要有本事。什麼樣的人才有本事?必須是個大英雄。平常人花花,那叫做耽於玩樂;大英雄花花,那叫做英雄蓋世!

    君不見,曹操每到一個地方就花花,每晚沒有女人陪就睡不安穩,結果光是兒子就生了二十多個,稱雄天下,何其壯哉!光是正妻所生的曹丕、曹植、曹彰,就足以光大家門了。曹彰任大將,征烏丸,退匈奴;曹丕、曹植與其父合稱「三曹」,乃是中國文學史上承前啟後的傑出人物!可以說,曹操是最後一位四言詩大家,上承楚辭漢賦;曹丕、曹植則是最初兩位五言詩大家,下啟六朝文章、盛唐詩篇!這一家子何等傑出,相比劉備如何?劉備固然也是個大英雄,但非要苦苦扮演一個「好才不好色」的樣子,直到老大年紀了,才生下阿斗一子,虧了趙雲等許多將士拚死拚活保全。這個遲遲才得到、好不容易才養活的獨子卻不成器,白白帶累了諸葛亮、蔣琬、姜維等許多忠臣義士,扶也扶不起!劉備晚年時才又生了一些兒子,內中也有剛強勇烈的,但已經無濟於事了。可見劉備就是一個不敢好色或者沒有條件好色,反而成就不了事業的例子。

    君又不見,西漢開國皇帝劉邦,活脫脫是個大流氓,跑到哪兒好色到哪兒。女兒不算,光是兒子,就分別由八位夫人給他生了八個!於是一眾豪傑、賢人,見他這麼「能幹」,都死心塌地跟隨他打天下。再看劉邦的對頭項羽,到哪兒也抱定一個虞姬,毫無心思多搞女人多生孩子,癡情是夠癡情的了,但結局就是雙雙自刎。你要做大英雄,你應該學哪個?你的手下願意跟哪個?

    再數下去: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十三子。唐朝開國的唐高祖李淵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十四子。這些都是只算兒子不算女兒的。宋太祖趙匡胤以不好色聞名,傳位給弟弟,這個國家很快就弱了,太祖的英氣無人繼承,從第二個皇帝開始就不斷打敗仗、不斷賠款求和。元太祖鐵木真的孩子沒有詳細記載,只知道鐵木真有名分的妻子就有四皇后、數十妃,其中大皇后就生有四子五女(當然,其中長子術赤是野種)。明太祖朱元璋二十六子。清太祖努爾哈赤十六子。

    看看!以上就是自從有史書記載以來,中國各大朝代的開國君主們生育情況。簡直都沒有生得少的嘛!開國皇帝生得最少的宋朝,偏偏就是國風最弱的。這是巧合麼?

    哪裡是巧合。身為起家君主,你不花又怎麼能夠大生特生呢?不大生特生又怎麼證明你很有雄風呢?不顯示出你的雄風,人材願意跟你麼,百姓願意服你麼?就算這些都解決了,你都萬幸統一天下了——但是,就連你這個全國第一的大頭目都雄風不足,整個國家的雄風又能強到哪裡去?

    不花必然少子。宋太祖趙匡胤便只生過四個兒子,其中還兩個夭折。另兩個到太祖駕崩的時候還不成熟,皇位轉由弟弟繼位。但這兩個兒子後來又都莫名其妙死了,太祖絕後。這是一個千古疑案,有史學家分析,趙匡胤很可能是被弟弟趙光義趁病昏之時謀殺的,趙光義偽造遺書自己繼了位,就把趙匡胤剩下的兩個兒子先後除掉。

    不管這分析是否正確吧,總之趙匡胤如果早生多生兒子,就輪不到弟弟掌握大權繼承皇位,整個宋朝的歷史就有可能是另一種樣子。事實上,正是由於趙匡胤的接班人趙光義無能,對遼國作戰打了關鍵性敗仗,斷送了名將楊業——即《楊家將》中的楊令公,原是北漢國名將,畢生以弱小的北漢軍對抗強大的遼軍,遼國元帥謂之「與我國爭勝三十餘年」,容易嗎?這樣一位名將,佩服趙匡胤才歸順了宋朝,但就死在趙光義瞎指揮之手!不但喪失名將,趙光義還喪失了奪回燕雲十六州的希望。燕雲十六州是自古漢人最主要的產馬地區,若有這十六州在手,宋軍有了豐富的戰馬來源,整個宋朝時期的作戰未必會那麼被動。偏偏另一個產馬地區——河西,也因宋軍戰敗而丟給了西夏,其後宋軍更加乏馬,注定了軍事上的不利局面。

    這麼說來,宋朝之所以弱,原因固然多方面,但仔細究其根源,趙匡胤不花也有責任啊!不早生、不多生,儘管堪稱古代的計劃生育典範,問題是,對於開國皇帝來說……

    不僅開國皇帝,就連一般帝王,不早生、不多生都是很麻煩的事。萬一無子,那可就有很大的動亂危險,甚至導致亡國!就像西漢後期,連續三個皇帝無子,國家遂大亂而亡;東漢到了末年,竟又是同樣原因而亡。同是皇帝,如果給你選,你要做開國皇帝,還是要做末代皇帝?你說不願意做末代吧?你要做開國的大英雄吧?對了,那麼不可不花,最好大花。何安平所說:「多取幼婦,早生貴子」,真不是開玩笑,真是未雨綢繆、深謀遠慮!

    花花麼,當然也有前提,就是必須搞好正事。只要搞得好正事,越花越英雄!英雄到了中華遠祖——黃帝那個樣子,傳說中能夠「日御數十女而不倦」,可不就搞出了中華民族這個全世界第一大族群了麼?

    如果搞不好正事,只愛花花,那樣子喪身、敗家、亡國的反面例子,可也多得沒法數。「要做一個大英雄的話,正確的道理是——奮鬥為主,花花為輔。兩者缺一不可。」趙矜經過長時間的深入思考,終於得到這樣的結論。說不得,只好身體力行投入實踐了……

    「各位放心。」趙矜終於可以神采飛揚地對眾將宣告:「本大將軍樂於採納忠言,從今以後,不但不會耽擱國事,而且會……咳咳……」說到這裡趙矜向眾將瞄瞄,暗自得意:「一晚一樓,你們都聽說了吧?嘿嘿嘿,這下子,看看誰還嘮叨!」

    眾將果然都沒話說了。趙矜再提出:「對了,宮裡的宮女麼,似乎還是多了一些。《聖訓經》裡的蘇賴曼聖人不過一百個妻室,如今我的宮女卻多達兩千餘名。不如留下一百個就好了,其餘遣出宮外,讓她們自由婚配,可好?」

    林宓道:「不可!那蘇賴曼聖人,雖有一百妻室,卻只生得一個女兒。主公怎可學他?」

    齊勁道:「唐太宗英名垂世,主公該當學他才是。」於是就講了唐太宗時期「怨女三千出後宮」的有名佳話,諫道:「如若國家安定,主公子嗣也多,那時放出宮女無妨,如今卻不是時候。」

    蕭銎也道:「是極!主公切不可為了博取仁德虛名,耽誤大事!」

    趙矜聽了心想:「我是實在不好意思霸佔那麼多美女,才要放她們。你們腦筋真舊,竟說這是圖虛名誤大事……算了,政治就是政治,看來我真要好好學習政治手段。毋庸置疑,唐太宗是傑出的政治家,必須佩服,必須學習。現在我更有領悟了。原來,在平時多收宮女,合適的時候再放出來,就成了收買人心的大善之舉!否則,像我現在宮女還不夠多,想放也實在放不出三千來呢!而且好像我的宮女們過得蠻開心,並不怨啊?這個不提,就算怨吧,就算我拼盡全力來個『怨女二千出後宮』吧,那名聲也不如唐太宗響亮!呵呵……政治原來是這樣的啊!」想到這裡,趙矜不禁突發奇想:「對了,是不是我應該拚命搜羅美女,將來一口氣來個『怨女六萬出後宮』?噫嘻,壯哉!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矣!」

    趙矜不禁哈哈大笑,眾將莫名其妙。好吧,就暫時維持原狀,等政權進一步穩定了,眾將的頭腦也進一步改造了,再來推行新政。

    (待續本回下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