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異域縱橫記

第五卷《御東擊西》 第三十八回:蒙古帝國大分裂,日本幕府小團結(上) 文 / 文衍

    趙矜在蒼嶺關大戰中吃了慘敗,驚魂未定。探馬四出打探,終於有了確切消息回報。原來,發生了一件極大的事情——默闊帖木兒汗被都瓦汗、海都汗聯合刺殺!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鐵固魯、呼音昌圖所部已經攻克蒼嶺關,卻要連夜撤退,連屍首、傷兵都顧不得收拾。

    趙矜聞報,既驚且喜,忙令探馬:「再去探來!」

    這個事件,果然影響深遠。不久之後,又傳來進一步的震撼消息——都瓦汗亦被海都汗趁其不備斬殺!

    窩闊台汗國的汗王海都,極有野心,極其桀驁不馴。因為窩闊台是成吉思汗的指定繼承人,窩闊台家族本來應該居於全蒙古的支配地位;但由於金帳汗國的術赤家族支持拖雷家族,導致拖雷家族篡奪了窩闊台家族的統治地位。此後,拖雷家族的蒙哥汗、忽必烈汗先後作為全蒙古大汗,而且忽必烈之弟旭烈兀也通過西征,建立了伊兒利汗國。窩闊台汗國反而只有原屬於西遼的一塊地盤,國小力弱。海都繼位後,想要打破這種龜縮局面,一直隱忍不發,尋找機會。

    另一個汗國察合台汗國,因當年察合台與術赤不和,曾當著成吉思汗之面廝打,兩個家族的後代一直不和。察合台的後代都瓦繼位以後,亦有野心,派人聯合海都,要對抗術赤家族的金帳汗國。海都與都瓦一拍即合,海都教都瓦不要魯莽行事,應該表面上奉承著金帳汗王默闊帖木兒,等候良機。

    於是,終於讓他們等候到了默闊帖木兒失策攻打印度、新城與沙萊城被東斯聯軍反撲的機會。默闊帖木兒軍中士氣低落,將士對於汗王信心動搖,默闊帖木兒自己也失去分寸,頭腦混亂,正是襲擊的良機!海都與都瓦遂趁機刺殺默闊帖木兒,瓜分其部眾!海都又起了更大的貪心,索性將都瓦也殺了,一舉兼併兩大汗國!

    由於海都亦有英武之名,金帳汗國、察合台汗國的許多將士遂歸附海都。但也有忠於默闊帖木兒與都瓦的將軍起兵反抗海都,包括正在打蒼嶺關的鐵固魯。鐵固魯與呼音昌圖回師討伐海都,要為默闊帖木兒報仇。不料呼音昌圖被海都收買,反而幫著海都夾攻鐵固魯。鐵固魯戰敗被殺,手下驍將賽音諾巴兒虎單騎脫逃,投奔伊兒利汗王阿巴孩去了。海都忙於鎮壓反抗軍、統合金帳汗國、察合台汗國與自己原有的窩闊台汗國,這一忙起來可不容易!收拾這麼混亂的局面必須經年累月才行,正好給了炎漢休養生息的時間。

    而且,海都統合三大汗國為「海都汗國」,勢力一下子壯大,目的很明確——為了奪回窩闊台家族在全蒙古的統治地位。這樣一來,屬於拖雷家族的元朝皇帝忽必烈、伊兒利汗王阿巴孩,必無坐視之理!

    伊兒利汗國與元朝一直保持親密往來,現在被海都汗國從中隔斷,失去聯繫。伊兒利汗國從此孤處西亞,面臨阿拉伯、十字軍、拜占庭等眾多對手,又要防海都汗國攻擊,環境險惡。

    元朝已於去年滅亡南宋統一中國,正準備第二次出兵日本。忽必烈十分不滿六年前第一次攻打日本時的失敗,責令沿海行省與屬國高麗準備更多船隻,調集軍馬。忽必烈已經六十六歲,生怕自己來日無多,想要盡快征服更多地域,包括陳朝(北部越南)、占婆國(南部越南)、蒲甘朝(緬甸)、吳哥朝(柬埔寨)、素可泰朝(泰國)等等,甚至遙遠的爪哇國(印度尼西亞)。當時亞洲人的地理認知極限便是爪哇國,忽必烈想要征服包括爪哇國在內的所有地域,使元朝成為四海混同的大帝國!

    忽必烈有著這樣的**,但是元朝重臣意見不一。中書省兩位平章——伯顏、安童,一個支持,一個反對。伯顏生長在伊兒利汗國,驍勇善戰,強力支持忽必烈開疆拓土。安童是成吉思汗手下名將木華黎的玄孫,尊禮漢族士大夫,受到儒家學說的影響甚大,主張致力內政,以安民生。

    中書省相當於內閣,中書省平章相當於國家宰相。但這幾年來,尚書省的勢力越來越大,漸漸有與中書省並駕齊驅之勢。尚書省兩位平章——桑哥、阿合馬,可謂沆瀣一氣,都是搜刮民脂民膏的能手,他們互相勾結,借富國之論蠱惑忽必烈,趁機中飽私囊。忽必烈是戎馬出身,不怎麼懂經濟,尚書省把持著國家經濟政策,權力越來越大。桑哥與阿合馬都巴不得發生更多的戰爭,因為一旦發生戰爭就必須徵收稅賦、籌措軍需,這些都歸尚書省管理,正是肥油油的差事!

    這一天,阿合馬府中,美女羅列兩廂,家妓翩翩起舞,招待眾位大臣。賓主計有:尚書省右平章桑哥、尚書省左平章阿合馬、中書省右參知郝幀、中書省左參知耿仁、樞密副使不魯迷失、制國用副使張惠,真是陣容強大!還有一個剛剛被罷免的官員,就是阿合馬之子、前大都路總管忽辛。

    忽辛先前所擔任的大都路總管,相當於首都工商總局局長,極是肥差!但因為他過度貪贓枉法,終於被中書省左丞崔斌告發。原來,崔斌深受太子真金器重,以端正官吏風氣為己任,先後參奏了不少貪官。真金早已聽聞民間傳言阿合馬一黨跋扈貪殘,對阿合馬深為厭惡,支持崔斌彈劾阿合馬的兒子。

    忽必烈被阿合馬所惑,一直非常信賴阿合馬,以為他為國家增加了許多財政收入,是個好官。殊不知,阿合馬設立一堆苛捐雜稅,殘酷剝削民眾,雖然一時使得財政收入增加,卻令民怨沸騰,動搖元朝統治根基。而且阿合馬搞的這些措施,正是「公私兩便」,主要還是為了給自家積累財富創造條件。

    經過崔斌的強烈彈劾,忽必烈不得不免去了忽辛的官職,但依然寵信阿合馬。阿合馬深感真金太子必是自己的煞星,若不趁忽必烈還在世時除去,那麼一旦忽必烈駕崩、真金繼位,自己一家必是前景黯淡!

    「哈哈……沒事。我必令人妥當地擺弄崔斌一道,讓他見識見識我們的厲害!」席間,不魯迷失對阿合馬拍胸脯保證。他們說的是蒙古話。

    張惠笑道:「阿合馬大人,崔斌畢竟不是您老的對手。他沉不住氣!要是他再多收集一些證據,我們還能從容坐在這兒嗎?」

    耿仁謹慎道:「雖如此,大人不可不小心。從今以後,我們最好還是不要聚集在一起,免得真金太子忌恨,也免得皇上懷疑我們結黨營私。」

    郝幀連連點頭:「耿大人說的很有道理。」

    阿合馬緩緩點頭:「可惜今天這麼樂的聚會,今後難有了。」

    「可不是?」桑哥摸著身邊少女的臉蛋兒:「你府裡這些娘們,長得真是不賴。你比我們這些只想著飛鷹走馬的人風雅啊!」

    阿合馬笑道:「哪裡,人各有喜好嘛。飛鷹走馬我也喜歡,真想多陪桑哥大人出獵幾次,不過,我們同朝做著尚書省平章……」

    「是啊。」桑哥歎息:「皇上現在老了,疑心多了。我們不宜再頻繁往來了。阿合馬大人,今後我保著你的子弟,你保著我的子弟,用漢人的話來說,就是『肝膽相照』吧!」

    阿合馬撫著桑哥的手,連連點頭:「那是當然。難得桑哥大人有這樣的心意,我阿合馬恭聽尊命。」

    眾奸臣且說且飲,桑哥再坐了一坐,即起身告辭。忽辛跪求桑哥為自己報仇,務必令崔斌死無葬身之地。桑哥滿口答應。

    送走桑哥之後,餘下的人便以阿合馬為尊。阿合馬遂問起張惠正在主持的工程:「張惠啊,遼東造船之事究竟怎麼樣了?前前後後,費的時間金錢可不少了,進度卻很慢,朝中已經有幾個大臣不滿了。」

    張惠身為「制國用副使」,又是一個大貪官。「制國用正使」即由阿合馬兼任。叫這兩個人負責督造國家、軍隊所需的各種東西,他們能不搞點手腳麼?

    當下張惠慌忙嚥下嘴裡的酒,正對阿合馬,恭恭敬敬答道:「不瞞恩相,女真人、朝鮮人配合不力,這是一個原因;還有嘛,木料不是很好,有幾隻船下水即崩……」

    聽到這兒,幾個奸人不禁大笑起來:「哈哈哈哈哈……」

    阿合馬的臉上並沒有奇怪之色——這是預料中的事。但他還是明知故問:「為什麼花了那麼多錢,卻還是用那麼爛的木材啊?」

    張惠嘻笑道:「當然是為了,讓恩相您自己的『大船』造得更好啊!」

    阿合馬把身體傾向張惠:「你很大膽子嘛……萬一大軍上了船,開不到日本就沉,你要怎麼交待啊?」

    張惠解釋道:「這次是意外!前一批船還是都能開的。下一批船一定會造得更好,保管能夠開到日本!」

    郝幀湊趣道:「能開到日本,可是還能不能再開回來啊?哈哈哈……」

    眾人便又大樂一陣,阿合馬也跟著樂。

    樂過之後,阿合馬叮囑張惠不要太過於「節省」造船的錢,表面工夫還是要做足,例如要好好油漆外表,要造幾艘特別氣派、質量特別好的大船——說不定皇上要親自驗收,到時候才好應付!

    利用工程貪污,無非就是「開源節流」。「開源」就是謊報造價,將所需的金額誇大;「節流」就是偷工減料,把實際花費的金額減少;那麼,中間的差額,貪官們就可以拿來分了。不必說,這差額自然是越大越好!

    不過,造船打仗是國家大事,貪污得太過分了可不行。因此阿合馬一再叮囑張惠,必須控制好尺度,不可以過貪。張惠連聲領命,宴會之後,便又前往遼東監造戰船。

    就這樣,在尚書省官員的推動下,元朝大舉進攻日本、爪哇之壯舉,進一步醞釀中……

    (待續本回下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