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異域縱橫記

第六卷《放眼世界》 第五十回:蘇妃婭見色心喜,甘巴速棄職夜奔(下) 文 / 文衍

    話分兩頭。當日趙矜去後,遠來投奔的甘巴速悶悶不樂。

    烏達在場,親手給甘巴速捧來裨將軍的印綬。烏達跟隨趙矜收取鐵門關,同去同歸,馬上又要動身到贊州駐守,是個忙碌的人。只因愛才,見了甘巴速這樣的壯士,想要結交一番,故特意為之逗留。

    甘巴速不知烏達身為炎漢當今四大將之一,地位很高,只將印綬看了又看,上面的字兒一個也不認識,遂指著第一個字,問道:「敢問大哥,此乃何字?」

    烏達笑道:「裨字。此乃裨將軍之印也。」

    甘巴速仍不解:「皮將軍?皮將軍是甚麼官職?」

    烏達一時被問住了。烏達當然知道裨將軍是什麼官職,問題是怎麼解釋給甘巴速聽,他才清楚?

    甘巴速又問道:「大哥是甚麼官職?」

    烏達原原本本道:「我是右將軍,官拜鎮南都督。」

    甘巴速便問:「俺這皮將軍,與大哥相比,如何?」

    烏達見他問得直接,一時哭笑不得。這時來京述職的斡州鎮撫使林宓代為回答道:「壯士怎能與烏達將軍相比?烏達將軍乃是左右前後四大將軍之一,功勳卓著,故有這等官位。壯士只是一介新來投奔之人,未有寸功,大王令你做裨將軍,實乃破格提拔也。」

    甘巴速根本沒耐心聽完林宓的話,只問道:「這個漢子,你是甚麼官職?」

    林宓道:「我是偏將軍,乃是五品武官。壯士的裨將軍是六品武官。」

    甘巴速道:「這樣說來,俺高你一品?」

    林宓不得不擺手:「非也。六品比五品小,我高壯士一品。」

    甘巴速一聽,更加不高興了:「俺從天山之下,行大漠,過草原,方得到此,投奔大王。大王嫌俺殘了一臂,只令俺做個皮將軍,尚且不如你。俺心裡怎能歡喜?」

    烏達與林宓相視而笑,都覺得眼前這位粗莽壯士真是爽快人,心裡有什麼就說什麼!

    甘巴速見兩人笑,以為也是笑自己殘廢人還來從軍,更加不高興了,衝著林宓道:「俺看烏大人生得雄壯,必是豪傑。居於俺之上,俺尚且心服。你怎麼也在俺之上!」

    烏達與林宓禁不住又笑。林宓拱手道:「末將不才,武藝低微,功勳淺薄,本不該在壯士之上。怎奈大王恩重如山,已授我為偏將軍矣。壯士多多努力,來日必當在我之上。」

    這本來是謙虛話,其實林宓不但是趙矜起家二十二騎之一,而且文武雙全,軍政皆能,趙矜令他兼領礦產資源最豐富、轄縣最多的斡州鎮撫使。斡州轄縣多達十二個,治理難度甚高,然而林宓到任以來,將斡州治理得井井有條。人民幹勁十足從事大生產,家家戶戶在州縣鼓勵之下養馬養羊發展副業,主要河流沿岸在州縣組織之下發展捕撈業,礦山大量產出精鐵,林場大量產出優良木材……極大豐富了斡州的各種產品產出。林宓又在幾個縣因地制宜發展兵器鍛造業,培養起了一批北地技術工人。現在斡州已經是僅次於安漢府的全國第二大兵器生產基地,使得炎漢全國兵器充足,而且能夠出口。林宓不僅管好自己分內之事,還大力支持鄰州政務,比如葉州建北地馬場,林宓為國家大計著想,親自精選本州的優良種馬、牝馬、馬駒,送往葉州。

    趙矜頒令嘉獎道:「《漢書》中有太守黃霸,政績卓著,名垂青史;如今鎮撫使林宓,善理州政,我朝未來史書,必當濃重一筆!」趙矜又以林宓為榜樣,對來京述職的鎮撫使們說道:「我朝以軍事為先,然而民政亦不可輕忽。漢朝最鼎盛時期是在漢宣帝時代,賢明的漢宣帝有句名言:『與朕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乎!』二千石就是州郡地方官。現在我的『良二千石』,莫過於林宓。你們大家應該學習他,妥善治理地方!希望各位都做個『良二千石』,我無憂矣!」

    除了政績,林宓治軍也頗了得,招兵練兵皆完成得很好。除了正規軍編制以外,林宓深刻領會大王「發展民兵作為高質量預備役」的思想,在州里練起了兩千多名民兵,又令各個縣或三百名、或五百名,都建起了民兵營。這樣一來,給國家積蓄了可觀的軍事力量。

    這些軍政功績,就算跟甘巴速講上一天,他也聽不明白。甘巴速聽了林宓文縐縐的謙虛話,還以為他是誇耀大王對他的恩寵,心裡更加不服了,對那大王實在是失望之至。

    烏達見甘巴速隨身所帶的一把武器十分獨特,乃是一柄人形銅撾,看樣子十分沉重。於是烏達走過去細看,見那人形原是一個佛教護法金剛的模樣,面目猙獰,身軀扭長到足有六尺,頂端又有一支兩尺長的鋒利手爪,可伸可屈。這種武器,前所未見。烏達問道:「兄弟,這是你的傢伙?」

    甘巴速道:「正是!俺的銅人大撾,便是獅子來了,也一撾打折它的脊樑!」

    烏達點點頭,信手將銅撾一提。這一提之下,頗覺吃力,烏達暗暗運足勁道,這才以單手將其舉起。這把銅撾,份量不下百斤!何磐的雙錘加起來,尚不如也。

    甘巴速見烏達提撾面不改色,讚道:「烏大人果是豪傑!」

    烏達輕描淡寫道:「我之力,並不如壯士。我的狼牙棒重八十斤,卻是長兵器。你的大撾,介於長短兵器之間,卻重達百餘斤,舞將起來,甚難!可見壯士膂力非凡,當真天下無匹!」

    烏達這一誇獎,大合甘巴速心意。甘巴速自小沒有父母,僅有一個小小的銅人金剛像隨身,是祖母留下。甘巴速依稀記得祖母臨終時對他說:金剛雖凶暴,其心如菩薩。於是他漂泊流浪,行俠仗義,憑著一身力氣混跡綠林,十幾歲時就能手刀劈死響馬、活活扯殺惡霸,名震江湖。有一年似乎是在一個叫做天水的地方,甘巴速要招待一夥綠林朋友,沒柴燒火。於是他自恃勇力,未帶武器就去採樵,不料撞見老虎!甘巴速空手將虎殺死,但是左臂被抓傷發炎,皮肉潰爛,不數日,奇癢難忍。甘巴速就在好漢們眾目睽睽之下,借把刀,一下子把自己的左臂齊肩斬斷!好漢們盡皆失色,甘巴速如同沒事一般。在好漢們建議下,甘巴速覺得自己也該找件合適的兵器,於是打造了一把鐵撾,用得還算如意。數年之後,甘巴速攢了錢,再請幾個回回匠人朋友,依照小佛像的樣式,給自己鑄了這把銅人大撾。後來,甘巴速殺了一幫下鄉劫掠的元朝官兵,被官府緝拿,遂西出玉門關,逃到西域安身。他鋤強扶弱,劫富濟貧。天山南北,誰不聞獨臂大俠甘巴速之名?

    烏達仔細鑒賞過甘巴速的大撾,再問道:「兄弟想必擅長騎馬?」

    甘巴速道:「若不騎馬,怎能舞此大撾?大哥可隨俺來。」

    於是甘巴速帶著烏達和林宓,去看自己的馬匹。他帶著四匹馬,看起來卻都不怎麼高大。

    烏達和林宓都是相馬的行家,知道不可以「以貌取馬」。林宓走過去,仔細看了一看,說道:「這些都是蒙古馬啊!阿爾泰山麓養大的。」又指著其中一匹道:「此馬最良,想必是壯士的第一坐騎。」

    甘巴速臉現驚奇之色,對林宓的眼神這才變得尊重了些。

    蒙古馬以西方人「以貌取馬」的眼光來看,只能算是劣等馬——既不高大,腿也不長,衝刺時跑不快。但在這麼劣的外表之下,卻有著三大優勢:第一,耐力好,能夠長時間奔跑;第二,氣候環境適應能力好,惡劣天氣裡也靠得住;第三,食性很雜,而且耐餓,具有很強的吃苦能力、堅韌的生命力。蒙古馬這三個特點都是「優等」的、傲嬌的歐洲馬所望塵莫及,不能不說是蒙古軍縱橫歐洲無敵手的一個重要原因。

    烏達與林宓陪同甘巴速聊了一陣。烏達必須前往鎮南都督駐地贊州,林宓必須回斡州,不能多陪,拱手道別。

    兩人去後,甘巴速覺得好生委屈。他已經年過三十,開始厭倦遊俠生涯,想要從軍,干番事業。聽說炎漢這個國家很好,民族平等,羌人也能當家作主,不禁充滿希望,遠道而來投奔。不料現在有一種大失所望的感覺!因為甘巴速一直是個獨行俠,不知國家軍隊的規矩,再說他歷來受多了尊敬,見過他的人無不崇拜,他覺得自己絕對是天下第一勇士,應該做大大的將軍才是!

    想了又想,甘巴速委屈得不想再呆下去了,哪怕一刻也不願意!他不去軍營報道,逕自上馬提撾,出城而去,望來路回歸。

    裨將軍?六品?甚麼鳥官兒!俺大大的好漢,不受這等鳥大王的微末職位!這便打道回天山,繼續做那萬民景仰的大俠去也!

    (待續第五十一回:米海爾許配愛女,趙校草笑納佳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