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興

浴血京師 第四十七章 京城你好,京城再見 文 / 不覺曉

    「萬歲,兩千多建奴俘虜就在城外,若萬歲想接受獻俘,叫周大人和滿大人把戰俘押到大明門外即可。」方正化沒想到崇禎帝會這麼激動,他親身經歷這次香河之戰,除了一開始有些緊張之外,沒覺得有多大難度。

    崇禎帝連聲叫道,「來人,快把王承恩叫來,快。」

    王承恩在內閣等消息,孫承宗、申用懋、畢自嚴和剛上任的工部尚書南居益在開會。往常臨時指揮部開會,內閣最少來一個次輔和輔臣,這次一個都沒來。在這些輔臣心裡,臨時指揮部已經是過去式,只要建奴來到京城之下,這些搶班奪權的弄臣就會人頭落地,為京師受辱負責。

    小太監王之心很快找到王承恩,小聲把剛剛聽到的一些內容告知這個干爺爺,王承恩大喜,一路小跑來到御書房。「萬歲大喜,萬歲大喜啊!」

    「是啊,朕甚喜,大伴,你去找周愛卿傳朕手諭,讓他帶著有功將士把建奴俘虜押到大明門,朕親自去迎接凱旋將士。另外通知內閣和各部尚書,叫他們去大明門前等著。」等待王承恩過來這段時間,崇禎帝想到一個好主意。他要親自去迎接周世雄,把最高規格的榮譽送給得勝而歸的明軍將士。讓那些一天到晚說閒話扯後腿的人看看,朕看重的人是有真材實料的!

    紫禁城為了迎接獻俘儀式開始忙碌起來,周世雄站在右安門前看著城頭上的張慶臻,心裡非常的不舒服。方正化上去交涉的時候,只是一個城門官在這裡值守,方正化去了半個時辰城門沒打開,城上卻出現了張慶臻的身影。雖然距離遠聽不清張慶臻在說什麼,但看他對著城下指手畫腳,還有夾雜其中的笑聲,周世雄相信這貨絕對沒好話。

    方正化這麼久沒回來,城門也吃吃不開,再加上周世雄心情很差,促使周世雄做了一個決定,「於家傲,傳我將令,去良鄉。」說完,周世雄一拉韁繩策馬而去,不讓進老子走還不行嗎!

    城上張慶臻看見周世雄灰溜溜的走了,冷笑說道,「區區一個假國戚也想在京城招搖,不自量力!」

    周世雄離開右安門不到十里地,滿桂和黑雲龍、孫祖壽押著戰俘迎面而來。周世雄黑著臉就當沒看見他們,領著親衛隊一陣風般的飛馳而過,令滿桂等人非常尷尬。大同兵和昌平義勇不知道高層的事,見到周世雄經過高聲歡呼,周大人威武!周大人萬勝!

    周世雄本想不理會,但虛榮心讓他忍不住拔出腰刀高高舉起,大聲回應了一句,「大明萬勝!」其實,他想說同志們辛苦了,可惜場景不對。

    周世雄這麼給面子,士兵們鬧的更凶,此起彼伏的歡呼聲一直到雙方完全錯開才漸漸平息。滿桂和黑雲龍的臉色很不好看,他們從手下對周世雄的崇敬想到一個問題,假如周世雄真要奪他們的兵權,貌似沒什麼難度啊!

    孫祖壽覺得自己很委屈,他從黑雲龍這裡知道周世雄為什麼會不辭而別,一直想找個機會跟周世雄說一聲,『我孫祖壽全力支持周大人的計劃,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可周世雄沒給他這個機會。看著逐漸遠去的周世雄,孫祖壽把侄子孫協志叫到身邊,「小志,你去見周大人,問問周大人去什麼地方,問清楚了回來告訴我。」

    孫祖壽想好了,無論如何都要跟著周世雄,能想出切斷建奴退路堵死敵人這樣的計劃,周世雄絕對值得跟隨。

    滿桂等人來到右安門城下,塗文輔已經在城頭上發飆。「張伯爺,你說阜城伯走了?周大人無緣無故怎麼會走?還請張伯爺為咱家解惑!」塗文輔拿著崇禎帝親筆手諭來到右安門,只見到一團戰馬揚起來的灰塵。詢問張慶臻得知周世雄走了,這下塗文輔傻眼了。

    一開始塗文輔覺得周世雄太過跋扈,只是等一會的耐性都沒有嗎?可是看到擺在城頭的欽差旗牌和尚方寶劍,塗文輔覺得不對勁。欽差大臣丟了欽差旗牌和尚方寶劍,比丟了官印還要嚴重,藐視皇權尊嚴是大不敬之罪起碼誅三族。周世雄不可能扔下這些東西不管。

    接著,塗文輔聽到張慶臻在一旁跟手下調侃周世雄,言辭間極近嘲諷之能事,把周世雄靠著皇后的一點恩寵爬上阜城伯的高位,又花言巧語討皇上的歡心云云,說的活靈活現如有目睹。塗文輔馬上把周世雄離開跟張慶臻劃上等號,毫不客氣的抓著張慶臻讓他說清楚。

    樓上正鬧著,滿桂和黑雲龍、孫祖壽到了。塗文輔下令開城門,張慶臻堅決不准。塗文輔把崇禎親筆寫的開城手諭拿出來,張慶臻以手諭沒有寫明人名和人數拒絕執行。

    張慶臻一點都不怕跟太監鬥,張家這個惠安伯的爵位不是靠軍功封爵,乃是外戚封爵,原本在眾多伯爵中算不得什麼,但是惠安伯傳到張慶臻已經第八代,張慶臻不但身居京營總督還深受文官的尊敬,是因為第一代惠安伯張升乃成化五年的狀元,張家前六代惠安伯最差也是進士出身,真真正正的書香世代。在京師的文人圈子裡地位崇高。魏忠賢當權的時候都不敢動張慶臻,更何況現在。

    塗文輔被張慶臻氣的火冒三丈高,卻奈何不得這位惠安伯,心裡盤算著怎麼向萬歲告一狀,小太監王之心跑來,「塗公公,萬歲讓奴婢來問問周大人和滿大人何時能到大明門?」

    塗文輔不知道為什麼要去大明門,連忙追問,「萬歲手諭只是說開城放人進城,沒說什麼大明門啊?」

    「塗公公有所不知,方公公向萬歲稟報,周大人和滿大人等,在香河擊敗一支建奴,擒獲建奴數千人戰馬數千匹。萬歲要在大明門親自獻俘,派奴婢來通知一聲。」王之心一說完來龍去脈,塗文輔和張慶臻齊齊撲到城牆邊向下觀看。滿桂和黑雲龍率領的大同軍站在一處,孫祖壽的昌平義勇押解著俘虜站在一處,兩人從上面看下來很容易分辨。

    塗文輔臉上的怒氣消散的無影無蹤,笑的像朵菊花一樣看著張慶臻,「張伯爺,咱家剛剛失禮了,這份手諭的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咱家還是拿回去請萬歲重新寫一份的好。」

    張慶臻滿臉的驕傲消失一空,聽見塗文輔的話連忙攔著,「塗公公此言差矣,何人敢質疑萬歲手諭,這可是欺君之罪,塗公公怕是聽錯了。」嘴裡說的還很有氣勢,表情卻像死了親爹似的,哀怨的幾乎要流出眼淚了。見塗文輔沒有甩手就走,張慶臻連忙低聲說道,「塗公公,張某剛剛建了個戲園子,想請塗公公去觀賞一番,看看合不合心意。」

    塗文輔瞇著眼盯了張慶臻一會,才淡淡的回道,「張伯爺的戲園子幹嘛要看咱家合不合意?」

    「塗公公合意張某才好送給塗公公啊,如果不合意怎麼好意思送您呢。」塗文輔逼著張慶臻把話說白,就是要敲定這份賄賂,能從惠安伯手裡搶食,對任何一個太監來說都是件值得記載的喜事。

    塗文輔藉機敲了張慶臻一處園子,明白見好就收的道理,痛快的放張慶臻一馬。隨著轟隆轟隆的絞盤轉動聲,右安門高大的城門慢慢開啟,張慶臻和塗文輔一起走出來,迎接少了主角的凱旋將士。

    崇禎帝站在大明門城樓上,接受滿桂、黑雲龍和孫祖壽的獻俘儀式,臉上的笑容有點假。在滿桂等人到來之前,王之心捧著周世雄的欽差旗牌和尚方寶劍回來,告訴崇禎帝周世雄不再城下。具體原因不明。王之心悄悄告訴方正化,他趕到右安門傳旨的時候,塗公公正在跟惠安伯張大人吵架。方正化馬上把張慶臻劃為惹怒周世雄的嫌疑犯,等塗文輔回來一問,更加坐實了張慶臻的罪名。

    為了讓獻俘儀式好頭好尾,方正化沒多說什麼,只是勸崇禎帝稍後再議。崇禎帝也快二十歲了,懂得什麼叫大局為重,戴著一張笑臉支撐到獻俘儀式結束。然後召見三總兵入御書房,詢問香河城之戰的細節。

    「周愛卿怎麼不在?」在等待獻俘部隊入城的時候,方正化已經把香河之戰前後講了三遍,崇禎帝沒有不知道的細節。他把三總兵叫進來,除了彰顯厚待有功之臣的意思,主要是問這句話!

    滿桂和黑雲龍表情尷尬的互相看了看,一起跪在地上,「回萬歲,臣等有罪。」他們本來可以假裝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問題是周世雄竟然激烈到以拒絕進京來跟他們劃清界限,這是他們無法想像的。所以,兩人已經商量好了,除非沒人問,不然一定要實話實說。

    崇禎帝奇道,「此話怎講?」方正化對滿桂和黑雲龍的表現雖然不滿,但猜測的事不方便說,所以沒告訴崇禎帝。

    滿桂把周世雄打算抄建奴後路,把建奴堵死在京畿的計劃說了一遍,「臣等貪生怕死不敢隨周大人執行此計,周大人性情剛烈不願與臣等入京,故此憤而離去。」滿桂猜中了八成,剩下的兩成歸功於周世雄的小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