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官路商海

第二卷 商海泛舟 第三十三章 調控兇猛 文 / 同舟共濟

    第三十三章調控兇猛

    國家對房地產的調控猛烈的讓余嵐秋都有些吃驚,雖然已經從幾個方面瞭解到要這些消息,可一旦這一系列的組合拳打出來之後,余嵐秋還是嚇了一跳。

    5月初,也就是余嵐秋和葉凌那次促膝而談之後2個月,國家以政務院辦公廳的形式,專門下發《關於要求切實穩定住房價格的通知》,這個通知,後來被房地產業界稱為「舊國控」,這個《通知》共有十二條意見,要求各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綜合採取土地、財稅、金融等相關政策及利用輿論法律手段控制不合理的需求,抑制房價過快上漲,對於控制措施不力,造成市場大起大落,影響經濟穩定運行和社會發展的地區,要追究有關負責人的責任。這個《通知》下發之後,大家還沒覺得怎麼樣,畢竟這些內容都比較空,沒有具體的操作指導作用。

    由於老早就有內幕消息,葉凌在「舊國控」這個通知下達後,就親自牽頭,在華州組織了大範圍的宣傳,並邀請好幾家中央媒體,到華州來進行採訪,當然是報到華州市委市政府如何貫徹落實中央「舊國控」的內容。

    或許也是得到了相關的招呼,或許是葉凌和薛平進行了深入的交換意見,也或許是葉凌背後的勢力,薛平雖然很不喜歡葉凌搞這麼些勞什子的房地產調控,但是還是採取了和當年對喬老闆完全不一樣的策略,那就是默許葉凌組織華州房地產界學習中央的「舊國控」,邀請中央媒體宣傳華州市委市政府貫徹「舊國控」的情況。

    「舊國控」下來之後,余嵐秋就更感覺暴風雨要來了。既然葉凌搞這麼個陣勢,余嵐秋自然要配合他,於是就和房管局、華州電視台合作,搞了一個什麼「華地回報社會」的活動,只要通過這次活動拿到相關的贈券,就可以在東新花苑享受折扣。

    其實,在「舊國控」下來的當天下午,余嵐秋就讓侯東亭加緊東新花苑尾盤推銷工作,如果效果不行,哪怕降價也要盡快將剩下的房子賣出去,盡快回款。

    葉凌也很高興,余嵐秋第一個出來響應他推行的活動,也更加來勁,經過商量,在余嵐秋幫他遊說了幾個和自己關係不錯的房地產開發商,像錢國強的通達沒交給華地打理的兩個項目,夏盧昌的兩個項目,加上華山房地產公司這些國有房地產公司加入打折活動後,葉凌在余嵐秋的建議下,專門搞了一個叫「科學發展,安居購房」的活動,因為推出的房源有將近2000多套,並再次邀請各級媒體進行宣傳。

    這十來個項目裡,折扣最大的是華地房地產公司的東新花苑二期的300來套房子,其次就是錢國強通達公司在城西的一個叫通達風景的樓盤,也有300多套房子。

    活動開展之初,葉凌還專門親臨現場,親切的和房地產開發商以及購房者交流,中央媒體自然是將這些情況都寫進了報道。

    侯東亭接了余嵐秋的命令後,他馬上對東新花苑進行了清理,這東新花苑分成三期開發,一期已經全部銷售一空,二期也在年前開盤,由於定價適中,性價比高,也銷了80%,目前還只有最後兩幢沒開盤和其他幾幢剩下幾套房子。

    至於東新大廈,余嵐秋決定不再對外銷售了,他準備將這裡作為將來華商控股旗下公司的辦公樓。因為財富中心價錢好,余嵐秋在財富中心給自己一個店面也沒有留。

    侯東亭和余嵐秋匯報之後,對東新花苑最後剩下兩幢沒開盤的樓盤,以比周邊樓盤底300-500元每平米的價格迅速開盤,對於其他幾幢剩下的幾套房子,也給予9折的折扣。

    不到300套房子,經過一個月的推介也銷售一空,又回款資金1個億。錢國強通達風景的300套房子也銷售了80%,那邊的地理位置畢竟要比東新花苑差一些。

    夏老大推出的200多套房子,和幾個國有房地產公司推出的1000多套房子,也在活動中受到老百姓的熱捧,通過一個月的活動推薦,2100套房子,銷出去2005套,回款10億。

    在全國各地方政府對「老國控」無動於衷,甚至房價繼續暴漲的情況下,以及不少地方政府領導在某些公開場合發表和中央「老國控」相左言論的時候。

    華州由於市長親自牽頭搞的這個活動,自然受到了廣大媒體的追捧,特別是中央電視台和國家新聞社,都做了專題系列報道,中央電視台甚至在寶貴的新聞聯播裡,用了一分半鐘的時間進行了報道。

    當然,這個活動,特別是華州市政府得到了相關領導和部委的表揚,批示也一個接一個的通過內部文件系統傳到了葉凌的辦公室,雖然這些東西沒太多的用,特別是在緩解葉凌在華州困境沒多少用,但至少讓葉凌在某些領導面前掛了個好號,讓他們家裡的老頭子也高興了不少。

    不知道是賭氣,還是想暗中和葉凌作對,現代城在陳菲嵐明面上的經營,薛明道的暗中撮合下,卻聯合幾個開發商,將現代城、華州尊邸、華湖風景等八個樓盤推出「我們只做加法」的提價銷售活動,最高的像現代城公寓還在原來的房價上提高了1500元每平米,最低的是華湖風景,也提價500元每平米。

    當然,這逆勢提價的情況,也受到了華州以及各級城市的關注,陳菲嵐和薛明道通過各種方式,邀請媒體進行了報道,雖然在社會上充滿了質疑,可只有少數幾個媒體對這樣的政策提出了反面的報道,大部分媒體在陳菲嵐的公關以及開發商巨額的廣告款作用下,基本上每天發佈的都是這個聯盟發佈的通稿。

    在搞定媒體的同時,陳菲嵐和薛明道也想了不少辦法來提高人氣,比如僱傭民工排隊,營造熱銷的現象,讓員工自己做手腳訂購,讓華州房產網的數據很是好看,現代城提價當天,就預定了80多套,一連一個星期,預定了600多套。其他七個樓盤也一樣,他們充分發揮聰明才智,想盡各種辦法營造提價後熱銷的情況,當然也採用了作假的形式,預定了不少。

    葉凌對現代城以及另外七個樓盤這種搗蛋的行為,很是憤怒,可也沒有多少辦法限制他們,畢竟現在怎麼說也是市場經濟,政府不可能進行指導價格,只是這幾家房地產公司,從此都被葉凌記錄在了黑名單裡面。

    余嵐秋卻對陳菲嵐和薛明道的伎倆不屑一顧,反而讓葉凌多寬心,不要搭理他們,暫時也不要採取什麼措施,葉凌想想也是,這背後只怕是經過了薛平的默許。

    葉凌也剛薛平在某些方面達成共識,不玩內部鬥爭,按相關的原則,分配華州政治、經濟和社會各方面的資源,兩人各顯神通,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開我的直升機。

    薛平倒沒想到葉凌會有這樣的指導思想,而且根本不繞什麼彎子,直接來和自己談判,考慮再三之後,他覺得這還是真的所謂的共贏,不然憑他們兩現在的能耐,要鬥起來,最後只怕真是誰也討不了好,只可能是兩敗俱傷的結果。

    葉凌這人倒也果敢,在和薛平達成協議後,在「老國控」政策下達之前,已經將華州城東沿著華河以及海邊一大片土地規劃進了他的華州新城藍圖中。薛平也繼續深化他的中山路藍海戰略,也圈定了中山路藍海戰略的二期發展範圍。

    從葉凌給予的信息來看,薛平中山藍海戰略二期的規劃,實際上就是兩年前,余嵐秋跟著喬老闆去薛平家裡吃飯,在薛明道書桌上看到的那個規劃圖,只是余嵐秋奇怪,薛平怎麼現在才拿出來,難道這期間還有什麼利益糾葛不成,既然想不通,余嵐秋也懶得去想,只是回去對著地圖,回憶這兩年前自己看到的內容和葉凌說的那些信息,然後在自己特製的華州地圖上圈定幾個地方,分別表上藍1、藍2,一直到藍10。

    當然,對於葉凌腦中的華州新城,實際上大部分主體還是余嵐秋的主意。在葉凌考慮的差不多後,余嵐秋也在地圖上圈定了新1,新2,一直到新12這樣12個地塊,至於這些圈定和標注代表什麼意思,也只有他自己才清楚。

    本來葉凌和薛平都要馬上將規劃對外公佈,並進行推地,但這「老國控」的出現,打亂了他們兩人的步伐。不過,不知道是英雄所見略同,還是殊途同歸,兩人居然都將原來的計劃更改了,而是轉而將這做成規劃,動用各種關係,獲得上級有關部門的批准。

    從年初政府工作報告,以及最近獲得的相關信息,余嵐秋預計國家加緊房地產調控後,就會在金融上推行緊鎖政策。這個判斷的一句,是相關部位多次在工種場合上提到,這兩年國家經濟有些發熱,特別是在今年年初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理在報告中多次提到要穩定經濟,防止經濟過熱。

    余嵐秋雖然不是學經濟的,可他也知道要防止經濟過熱,肯定離不開在金融政策上出牌,緊縮的政策肯定會出台,央行應該會提高準備金利率,會加息,會縮緊貸款。

    在這個時候,在金融政策緊縮的時候,如果誰手上有現金,那自然是最大的贏家,不但能自己活得好,還能在別人困難的時候,用少量的成本獲取大量的利益。

    只是有一點,讓余嵐秋還看不清楚,那就是這房地產市場將來到底如何發展,現在有兩種觀念在余嵐秋腦中盤旋,一種是更加世界經驗,城市化進程中的房地產,房價是一個長期上漲的過程,中國現在正處在城市化高速發展的時期,應該說房價會是一個長期上漲的趨勢,加上自己能看到的每年這麼多大學生畢業進城,那麼多做生意的人進城,這都需要天文數字的房子來支撐,因為只有安居才能樂業嘛。

    然後,現今的房價,以及房地產業的暴利,又讓余嵐秋有些有些迷惑。現在的房價,已經不是大部分老百姓能承擔的房價,而這相當驚人的暴利,似乎也預示著這個行業應該會受到整頓。

    就在余嵐秋和侯東亭探討這個問題的時候,剛過了一月,在6月初,余嵐秋剛和馬安過了六一兒童節,就得到消息,政務院又出台《關於加強房地產市場引導和調控的具體措施》,這是後來房地產業界所稱的「新國控」,新國控」通知的文件名上就有具體措施這樣的字樣,實際內容也是措施大大細化,直指土地、稅收、金融等樓市關鍵環節,彰顯政府遏制惡性炒作土地,並充分運用稅收槓桿來調節樓市的決心。

    當大家還在研究這個「新國控」通知內容的時候,6月中旬,政務院辦公廳又轉發了建築住房部等十二部委《關於認真做好穩定住房價格的意見》。《意見》裡面的內容,比「新國控」的內容都要詳細具體很多,你們的條款都有很強的操作性,明確了「期房限轉」、新購商品房「兩年內轉手全額徵稅」等打擊投機炒作行為的規定,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把解決房地產投資規模過大、價格上漲幅度過快等問題,作為當前加強宏觀調控的一項重要任務,並且監察部和紀委都參與到這個文件的發文之中,這樣可以看出上面對房地產調控的決心。

    兩個月不到的時間,上面就通過政務院連續發佈了三道金牌令箭,這在國家歷史上也是罕見的,特別是最後一道金牌,居然連紀委和監察部這樣的部門都涉入其中,這可以看出上面的決心有多大,應該說是使出了雷霆手段。

    當「新老國控」頒布之後,華州的房地產商這才有些反應,畢竟這種態勢是從來沒有過的,聰明的人就開始學華地房地產公司的降價拋盤了,但是由於觀望氣氛嚴重,加上開發商降價的幅度不大,所以並沒有帶來熱銷。

    反應遲鈍的自然還在研究那些條款,那些會有什麼作用,哪些是可以利用一番的,或者哪些會對以後有深遠的影響。當然也有一些死多頭,就像現代城這些開發商,依然在玩逆勢漲價的把戲,雖然房子預定的數量慢慢增加,可實際成交量卻並沒有上去,就連一些配合薛明道一起玩漲價遊戲的員工,都開始心裡咕嘟咕嘟起來。

    隨著這些政策的出台,余嵐秋原來預測的緊縮政策逐漸開始顯現,原來只要有地有關係就能貸到款的日子,似乎慢慢的有所變化了,上面要求,開發商必須有30%的只有款項,而且開發商還必須將這個項目30%的款子,打到在貸款銀行那裡設立的賬戶中,更讓大家有些受不了的是,這30%的資金,還必須在銀行的監督下才能實用。

    當然,金融機構出台的這些條條款款,並不是對所有的開發商一視同仁的,像錢國強貸來的那些錢,就要方便多了,只要有合法的手續,他也能貸到錢。

    幾個月下來,華州幾百家開發商,至少有一半已經感覺到資金鏈緊張,有些小的開發商,也開始逐漸放下身段降價銷售了。比如距離現代城約莫五百米處的一個8萬平米的小胖,就打7折進行銷售,原本就比現代城定價低,現在又打7折,客戶自然都到他那邊去了,唯一讓陳菲嵐和薛明道有點安慰的那就是這個叫中山府第的樓盤是一個小盤子,和將近80萬平米的現代城來比,不是一個檔次的,也沒有比較的可能性。

    可現代城的銷售,卻受到了這個7折府第的影響,薛明道逆勢漲價這段日子,還真有一批人追漲,下了訂單,可中山府第打7折之後,這些客戶都來找陳菲嵐要折扣,剛漲價怎麼能給他們折扣呢,陳菲嵐斷然拒絕了。

    沒想到這批投資客,馬上就退了預定,轉而殺入中山府第之中,讓中山府第一個星期就銷了一半。陳菲嵐大歎當初玩預定的時候,沒讓這些人交定金是大大的失策,現代城的銷售也因為這次逆勢漲價的遊戲,以及中山府第的7折促銷,進入了休眠時期,一連好幾個月,連一套都沒有賣出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