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官路商海

第二卷 商海泛舟 第三十四章 偶像股神 文 / 同舟共濟

    第三十四章偶像股神

    隨著國家政策一個個推出,華州房地產開發商的打折也沒有多少效果,老百姓都在觀望,市場上沒有個七折,就不會有人對房子感興趣,更不要說下單買房。

    房地產老闆們眼看著手裡一幢幢房子結頂,任他怎麼促銷,哪怕開到沒有利潤這樣的價格,老百姓也不怎麼買賬,原來蜂擁而上,一出手就是買下七八套的溫州投資客,也開始觀望起來,連溫州客都開始觀望,其他的投資客自然都跟著觀望。

    房子賣不出去,對於資金雄厚的開發商來說,日子還算好過,有渠道從銀行貸款搞開發的,也還能維持,畢竟銀行的開發款還款期限比較長,利息也不是特別高。

    而那些通過民間用高息集資,集資來大筆資金進行開發的開發商們,一個個如熱鍋上的螞蟻,這樣的人,一般情況下是原本並沒有很好的實業或者資金支持的,銀行中的關係也不怎麼好,所以才走高息集資這條路,月息兩分三分也是正常的。

    這些開發商們最怕的就是集資戶的擠兌,這樣不但會引起恐慌,還會將本來還可以勉強支撐的公司擠兌乾淨,更重要的是,這種事情只要發生,就會引起惡性事件,擺在老闆們面前的路,要麼是逃亡,要麼是『自殺』,要麼就是接受法律的審判,後半生在監獄裡過了,至於家人那也肯定再也別想抬起頭來。

    象華州西豐區有個叫泰豐的房地產開發公司,就是因為集資戶們擠兌,將一個好好的公司給弄破產了,要不是西豐原區委書記黃坤出手,指示西豐區城市建設公司接手泰豐的幾個樓盤,只怕要鬧出人命案來。有了政府接盤,公司總算沒有倒閉,集資戶的本金也總算是拿到了,但是他們原來應該得到的高額利息卻無法兌現了。

    當然,因為有人遮掩,又沒有發生惡劣事故,上面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做沒有發生,這泰豐的老闆依然還是過著快活的日子。可並不是所有的集資公司都有這麼好的命,人家命好,那是因為他和領導的關係好,如果沒有關係,關係差一點的,就算有什麼惡性事件發生,政府也不會出手相救,就算想救也不是什麼公司都能救的了。

    除了這些用集資手段籌集資金的公司,華州幾百家開發商裡,十多家國有房產公司的日子,還是比較好過的,不管什麼情況,反正有背後的政府支撐,即使沒賺錢,從銀行裡貸款也還是方便一些,就算還不上,那也無所謂,反正都是國家的,所以國有房產公司對這些調控,反應不大,也影響不大。

    像現代城這樣合資,又有一定政府資源的開發商,日子也還不錯,雖然現代城的房子賣的並不好,可現代城的銷售人員們,自從上次發生了集體挖財富中心的牆角後,在各方要求下,陳菲嵐將現代城公司員工的薪水提高了到了一個檔次,和財富中心銷售人員的差不多。

    不過余嵐秋卻聽說香港黃基集團的老闆黃建業老大似乎對華州黃基公司的洪山很不滿意,他認為現代城項目佔用了香港黃基公司過多的資金,現在都已開盤兩年多了,雖然是分期開盤,可兩年多了,一半都沒有銷售出去,黃基公司投入十多億人民幣都沒有收回,他目前正考慮把洪山這個華州黃基公司的老總換了,甚至還考慮出售華州現代城項目部中黃基公司的股份,要知道黃基公司可佔了現代城項目30%的股份,雖然只有20%的投票權,可卻有35%的收益權。

    「東亭,香港黃基如果真的是在給現代城找賣家的話,你去接洽接洽,可以談談,也探探他們的底。」余嵐秋瞭解到這消息,是和敏雲、夏鶴敏等一起吃飯,敏雲講給余嵐秋聽,余嵐秋馬上朝對飯桌上對面的侯東亭說。

    「我看夠嗆。」侯東亭停下筷子說,「黃基公司就算願意賣給我們,只怕薛明道也不肯,要是讓黃基公司將現代城這30%的股份賣給了我們,他薛大公子估計肯定要買塊豆腐撞死了。」

    不過話雖然是這樣說,侯東亭事後還真的派人和香港黃基公司接觸過,經過接觸,這之間有個讓余嵐秋很感興趣的事情,那就是現代城的三個股東,除了南天和香港黃基,還有一個美國什麼恆生基金,恆生基金佔了20%的股份,而余嵐秋事後派人去查這個恆生基金,發現這其中居然又有中國人的影子。

    經過花了高價錢找人打聽,居然發現這個基金實際上就是薛平在華州經濟共同體設立的基金,這倒是一個好主意,當然也是一個好把柄,余嵐秋記在心裡。

    在華州眾多開發商都在四處找錢的時候,日子最好過的莫過於華地房地產公司了,財富中心吸進20多個億的資金。去除土地和開發成本,財富中心至少賺了15億。加上東新花苑一期二期和東新大廈賣出的一半,回款也將近6個億,雖然這6個億大部分是錢國強的,但錢國強已經答應余嵐秋,一半歸他無息實用一年。

    財富中心15億的利潤,到余嵐秋手上差不多有個12億,加上東新花苑那3億元,扣除拍得江南酒家和楊家煲擴張花去的錢,余嵐秋手上差不多還有10個億左右的閒置資金。

    而讓侯東亭等人自豪的是,只要華地房地產公司想要貸款,現在根本不用錢國強的關係,各大銀行都會主動找上門來貸款給他們。因為華地地產房子買的快,錢賺的多,還款信用好已經是華州各大銀行公認的,是銀行的優質客戶。

    更讓余嵐秋欣慰的是,由於楊家煲50來個連鎖店都生意興隆,每個月3個億的營業款,可以任由他余嵐秋支派。看著每日不停上升的報表數據,余嵐秋腦中盤旋著如何建立自己更大的商業帝國。

    當然,看著由李旦負責,和安德烈大叔合作的華海公司每月穩定的利潤提交上來,想起自己現在還算龐大的事業來自於安德烈大叔那一千萬美金,余嵐秋沒有忘記藍秋萍這個自己說不清楚的紅顏知己,只是現在有些頭疼,不知道怎麼給她個交代。

    在余嵐秋頭疼的時候,黃奕提醒余嵐秋,這麼多現金,每個月這麼多固定的營業款,應該好好的利用起來,特別是在現在金融政策偏緊的情況下,更應將這些錢運用起來,實現用錢生錢。

    黃奕的提議,正是余嵐秋所想的,現在正好借她的提議,專門在華商控股設立一個投資部,暫時先由黃奕兼任部長,但是招聘人選,挑選下一任部長的責任,也就交給了她。

    想到和安德烈大叔的合作,余嵐秋決定邀請安德烈大叔來中國投資,特別是來華州投資。因為上次安德烈大叔和余嵐秋講到,俄羅斯現在雖然經濟復甦,可並不像中國這樣開放,更多的是依靠強勢的石油等這些資源在支撐,而且他也擔心有一天會受到類似於中國民營企業原罪的清洗,想將資金轉移到國外來。

    特別是自從他和余嵐秋合作開發幾個高端水產品後,他將原來積累下來的大量資金,全部投入到這幾個產品的宣傳和鋪貨中去,經過這兩年的努力,斯達這個品牌,已經成為俄羅斯高端水產品的代言詞,安德烈公司也一舉從第六一躍成了第二大公司,而利潤卻要比其他幾個公司都多。

    這大筆的利潤和銀行裡存款的數字一日一日的變大,讓安德烈大叔有些莫名其妙的不安起來,槍打出頭鳥,在任何地方都是適用的,雖然安德烈大叔有一定的關係,可那個最能說的上話的關係,就在這兩年中病逝。

    也正是因為這個靠山的病逝,安德烈大叔一個兄弟,一個比他事業做的還大的兄弟,就被某些人進行了清算,還好這位老兄聰明,採取了花錢消災的辦法,總算把事情糊弄過去了。

    現在借用投資的機會,讓安德烈大叔將一定的資金轉移過來,那倒是恰到好處,這樣一來也可以讓安德烈大叔多賺一些錢,而來也可以讓安德烈大叔的資金幫葉凌一些忙。

    聽了余嵐秋的提議,安德烈大叔倒也覺得可行,從俄羅斯將資金轉移到中國,比從俄羅斯轉移到別的國家要方便一些,畢竟兩國還是戰略合作夥伴。

    安德烈大叔和安德烈耶芙娃來中國遊玩半個月,再次感歎中國這個小弟弟,已經走到了俄羅斯這個大哥的前頭之,無論是金融上還是實業上。經過再三思考,安德烈大叔也決定利用水產生意這個平台,用半年的時間,從國內抽出5億美金,到中國來投資,不過由於他對中國情況不熟悉,所以更希望委託藍秋萍和余嵐秋代替他進行打理。

    考慮到相互信任的問題,余嵐秋採取兩人到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一個海外離岸公司,專門設立一個名叫北極熊的基金,用於在中國甚至全世界進行投資,余嵐秋和藍秋萍也投入一部分資金,加上安德烈大叔現在投入的1億美金,兩人湊滿5000萬美金,暫時也只有1.5億美金的資金。

    不過兩人卻達成協議,通過一來一去的水產品生意,將接下來兩人在水產品上的利潤逐漸投入到這個基金中去,而且在半年中,安德烈大叔還會將另外4億美金逐漸轉移出來,投入到基金中去。

    雖然成立了基金,可讓誰來管理,那還是一個問題。這種事情,還是交給藍秋萍去處理比較好,她在首都和這樣的人接觸的較多。藍秋萍也沒有讓余嵐秋失望,只用了一個月時間,就將艾黎的美國同學的妹妹湘陽,美國摩大根本投行的大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總經理挖了過來。

    湘陽雖然覺得這1.5億美金少了點,可由於余嵐秋給的待遇和權力實在是優越,她忍不住誘惑答應了。實際上,余嵐秋設立這個北極熊基金,就是學薛明道現代城的那個恆生基金,有了這樣一個外援,自己將來很多事情就更好操作了。

    為了讓北極熊基金更加隱秘,余嵐秋和湘陽等人在對這個基金註冊運作的時候,不但採用了設立英屬維爾京群島(bvi)註冊一個海外離岸公司,而且還在瑞士銀行設立賬戶,並通過湘陽的關係,將這個基金與美國摩大根本投行以及瑞士銀行扯上關係,讓這個實際由余嵐秋控制的基金,蓋上了俄羅斯、瑞士、美國的外衣,如果沒有特殊的能量,一般情況下是查不到這個基金的實際老闆的。

    在處理好這個基金事情後,余嵐秋整理了一下手上的資金。北極熊基金余嵐秋投了4億人民幣,現在手上存款還只有5個億,但余嵐秋更看中的確實楊家煲和江南酒家每個月3個億的營業款項,雖然這些錢名義上是要付給南山綠色公司,要付給楊家煲1000多位員工的工資,是要交房租,要變成利潤分給加盟夥伴的。

    但這每月3億資金,卻可以由自己不要任何融資成本的任意實用,而且按照目前的情況,基本上能無償使用三個月,三個月的積累也差不多在10億元左右。

    如何適用好這10個億,是余嵐秋最要考慮的事情,為此他還讓黃奕和新來的投資部經理潘華鑫,以及湘陽推薦一些相關的書籍給自己和藍秋萍幾人學習。

    湘陽最推崇的是股神巴菲特。

    巴菲特用他所控制的保險公司裡的「零成本」保險資金為核心,通過各種投資而精心打造的產融價值鏈。股神用保險業務的浮存金為股票投資提供了零成本資金,而股票投資的收益又轉化為實業投資的資本金,實業投資的利潤成為保險業務擴張的流動性後盾。

    這才讓巴菲特變成股神,打造成了一個龐大的伯克希爾帝國,讓世界超級大公司可口可樂、吉列,乃至到中國的中石油都成了他手中的棋子和賺錢的工具。

    看完湘陽提供的資金,余嵐秋眼中有一種渴望,希望自己也能成為老巴這樣的人。

    「余大哥,你現在每個月3個億的營業款,就好比如是巴菲特的保險業務的浮存資金,如何利用好這些資金,應該是你要深入研究的課題。」湘陽陰陽怪氣的說,「如果做的好,那中國股神或者中國首富遲早是你的。」

    「我現在才明白,為什麼最近這兩年,流通連鎖企業為什麼這樣受到資本的青睞。」余嵐秋有所思的說,「你看中國這兩年的首富,除了房地產行業的,就是流通企業的。」

    「是啊,現在明白了電器賣場巨頭國美為什麼要吞併中大電器、永樂把。」湘陽順著余嵐秋的話說,「你看國美收購永樂的時候,永樂有180餘家門店,每年銷售額可以達到151億,電器賣場賣了電器可以馬上拿到錢,但是他們給供應商付錢,至少有三個月的延遲期,賣場租金和員工的工資,也可以略微拖延一到兩月再發,這中間是不是有一個資金的時間差?」

    「是啊,正於你說的那樣,基本上就是零成本的資金,如果使用的好,有優秀的操盤手,哪怕就是在股市上投資,只要有5%左右的投資收益,每年的就有10個億的收益,真是沒想到。」余嵐秋飛快的算了一下,「我這一年30多億的資金,也只要有5-10%的收益率,也能賺好幾個億,如果能在合適的地方,合適的時間投資到房地產這樣的暴利行業,番一番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你倒是想的美,番一番!?」湘陽誇張的說,「要是每年有這樣的收益率,用不了幾年,你就能成為中國的首富,超過巴菲特同學,成為全世界首富。」

    「好,先別做這樣的的美夢,這個工作還要你多教,從今天開始,我就拜你這個投資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為師,學習如何投資,等賺了錢,我在付學費。」湘陽解釋的這些情況,還真的讓余嵐秋砰然心動。

    在華州大部分開發商忙著四處找錢,憂心資金問題的時候,余嵐秋和藍秋萍卻認真學習投資之道,為手上這麼多資金沒好好用出去而憂心忡忡,這真叫飽漢不知餓漢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