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

正文 899富國富民 文 / 大鍋菜

    秦國有了北方之後。秦國的餐桌上就沒有缺少過肉食,秦人已經習慣了牛羊肉肉食帶來的實惠。人們把吃肉看成喝水一樣的平常事情。

    但是這種習慣成為自然之後。突然有點小改動的話,那麼秦國人就會覺得有些受不了。要知道他們已經習慣了。雖然他們之前有的一年都沒有吃過肉。但這依然沒有改變秦國的吃肉習慣。

    在秦國期貨市場上。還專門有一個特殊的品種,那就是北方牛羊肉期貨價格。這個期貨就是專門管控秦國肉食價格的。受到北方奴隸**的因素影響。秦國的肉食價格竟然上漲了一個半兩。多出來的這一半兩讓家庭主婦們感覺受不了。於是,秦國的報紙媒體開始關注此事。

    北方的奴隸**需要快速的平息,才能解決秦國人的菜籃子問題。秦王對這個問題感到覺得好笑。秦人什麼時候變得如此挑剔了。

    是啊,秦人什麼時候變得如此挑剔了。要知道,秦人之前是沒有多少機會,條件進行挑剔的。職業的選擇在沒有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安排了。要麼在後方努力生產,要麼成為戰士上戰場打仗。

    可是如今。尚文的出現,讓這個國家變得越來富足,但秦國原定的那種統一夢想卻漸漸的有些疏遠了秦國好像佔領了不該佔領的地方。秦王有的時候也在想這些問題。尚文的想

    法對不對。或者是那些地方出現了偏差。

    六國對秦國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以前,六國人怒罵秦國是虎狼之國。可是如今,越來越多的六國人跑到秦國新開闢的州去移民。而有趣的是,秦國人竟然和六國人做起來生意。六國人罵秦國人的少了。

    秦人也不再出關打戰了。相反,秦國人,趙國人,燕國人,楚國人,韓國人這些人都漸漸的跑到秦國參加僱傭兵去打匈奴人,西域人等等。這些都讓秦王感到無比的困惑。

    面對這些新問題。韓國人也感到了困惑。他們和秦國相鄰最近,但卻又無力阻擋秦國向東擴張。但是秦國卻遲遲沒有向東進軍。相反,他們和韓國建立了友好同盟關係。韓國成為秦國最好的盟友,韓國淪為了秦國的一個小弟。秦國在韓國設立了自己的租界區。並且設有秦國駐韓國大使。同樣韓國也派出了大使到秦國。雙方建立了密切的聯繫。各種電報線,高速公路。公路,鐵路,以及航空專線都有。秦國人可以自由出入韓國。兩國簽訂了一個極不平等的協議。秦國人可以自由出入韓國。而韓國人卻無法自由進入秦國。雙方人員的進出關權力是那麼的不平等。

    但就是這樣,無法讓韓國和秦國有任何的隔閡。相反,韓國人正在努力的學習,學習秦國的一切,韓國民眾認

    為秦國的一切都是先進的。特別是那些大學裡的平民大學生,他們認為,韓國就應該學習秦國。學習秦國之後。就可以變成秦國那樣強大的國家,只有這樣,秦國到時候才會平等的看待韓國。

    同樣,韓國現在也是這樣做的。韓國女王已經派兵佔領了陳地。韓國已經獲得重大勝利。民眾為此舉行了重大的夜間遊行。他們圍繞韓王宮舉起火把,以這種特殊的方式來慶賀他們自己的勝利。

    但韓國民眾還是關心這個強大的鄰國。這個鄰國的一舉一動都需要有人來做出解釋,於是大學成為韓國民眾關注,討論秦國一舉一動的重要地方。

    「敢問副丞相大人。」一名韓國大學生問道。這名大學生是一名平民大學生。韓國效仿秦國廢除了奴隸制度,也就是秦國國內所有秦國人沒有奴隸之分。地位都是平等的。而韓國也是如此。

    韓國新軍建立當初就是靠奴隸加入進來打下整個韓國的。韓淑登上王位之後。認為利用貴族不如啟用那些奴隸。於是,但奴隸身份卑賤難以服眾。同時,奴隸問題存在還影響本國的工業化道路。於是韓國女王大膽的廢除了本國的奴隸制度。韓國自此以後就再也沒有奴隸和平民之分。韓國上下全都是平民。這樣一來。韓國得到了大解放。

    也正因為如此。韓國平民更加愛自己

    的祖國。因為身份得到了提升。這些平民大學生就是韓國平民的代表。他們不僅獲得了平民身份。社會地位平等。同時,國家還提供了教育給他們學習晉陞的一個機會。這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難以相信的事情。同時,這些韓國大學生也非常的努力學習,接受他們從未接受過的知識。

    「請說。」張良站在台上伸手說道。

    「秦國的國策是否和之前的耕戰國策不同了?」大學生問道。

    「哦。何以問這樣的問題?」張良反問道。

    「秦國如今已經有三年未出東方。雖然也派兵參加關東的戰爭,但是只是勉強涉獵其中。而不像之前那樣派大軍出關作戰。而只是派出小鼓規模的軍隊參戰。其人數僅僅在千人以下。」韓國大學生把他所觀察到的信息說給張良聽。

    報紙的出現,讓大眾都可以知道每天天下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特別是電報出現之後。信息的傳播速度大大加快。人們可以在早上知道昨天秦國發生了什麼事情。秦國人一天都幹了什麼。同樣。秦國人也可以知道韓國人幹了什麼。趙國人幹了什麼。就連邯鄲發生了什麼樣的桃色新聞都知道。比如那個大臣的妾跑了被奴隸拐帶走等等諸如此類的新聞。而大學生就是通過這樣的信息分析,瞭解各國的動態。

    「不僅如此。秦國和之前

    變化實在是太大。商君變法之後。秦國帶甲百萬。已經華夏第一強國,富國。但如今秦國卻大大不同。天下的財富差不多都流到了秦國那裡。秦國不僅富國。而且還富民。」大學生繼續說道。

    「秦人不像以前的秦人那樣下地耕作,上戰場打仗。而是進入城市當中成為產業工人,他們的軍隊卻大規模的縮水,裁軍。軍隊人數僅僅保持不到二十五萬人。這,實在是太匪夷所思了。」大學生這樣說道。

    聽到這些,所有的大學生點點頭表示認同。秦國的一舉一動都在韓國人眼中看著。秦國本來可以一舉滅掉韓國。但是秦國卻並沒有這麼做。歷史上。韓國這個時候早早的就被秦國給滅了。但是尚文的出現,讓韓國繼續存在了下去。不僅韓國沒有滅掉。原本該滅的趙國也沒有滅掉。這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韓國人對這個強大的鄰居表示警惕。但卻有不明白秦國人到底在幹什麼。所以,他們想聽聽韓國的副丞相的解答。韓國的正丞相是韓非。但是韓非的口吃嚴重。難以在公眾場合出現。所以,一般都是張良出現。而韓非只是在報紙上進行一些書面的陳述。

    「說實話,這些我也研究過。但卻無法得知秦國到底意欲何為。」張良非常的坦白。他也研究秦國。但是秦國的國策導讀如何,他也是一知半

    解。因為尚文的國策本來就不明確。

    「嘩啦啦啦。」台下的大學生們紛紛交頭接耳,他們難以相信,這樣的話題竟然難道了這位韓國的副丞相。

    「同學們靜靜。」張良伸手說道。

    「雖然秦國的國策不明,也未必能夠研究透。但在下不才,也是可以說明一二,和大家交流一下。」張良謙卑的說道。戰國時代學風甚佳。人人都有發表各自意見的機會。秦國的大學繼承了這種戰國百家爭鳴的傳統。同樣,各國大學也有這樣的傳統。

    「秦國的國策,依在下看來。就是富國富民。」張良有力的講到。

    「說的對啊。我也覺得,秦國現在也是這樣做啊。丞相說的有道理。」一個大學生在台下說道。

    「也不對啊。」另外一個大學生反駁道。

    「秦國已經是富國了。為何還要富國。再說了。秦人積累了百年家業。按理說,已經是富民了為何還說富民啊。」台下的那個大學生這樣說道。

    「說的也對啊。秦國為何還要富國富民。」一些人開始認同這名大學生的話。

    「哈哈哈。」張良聽到這裡。忽然笑了笑。他認為,大學生能這樣想,很對。同時,他也要進一步的闡述自己的看法才行。

    「秦國之所以是富國富民。那是因為,在下根據商君書,秦國商君變法所

    得和秦國如今之舉進行比較而來。」張良說道。

    「商君書,大家都看過吧。」張良問道。

    「看過。看過。」大學生回答道。

    「我還看過論法的精神。」一名大學生說道。

    「我也看過。」論法的精神一書。原本是尚文贈送給韓非的。但韓非回國之後迅速的把這本書印刷出來成為韓國大學法學必學之書。

    同時這本書在韓國民間傳播也非常的廣泛。相反,這本書在秦國本土卻不是太廣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