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宦海沉浮

第二部縣 第一八九章(下) 文 / 舍人

    第一**章(下)

    有顧憲章事先的精心安排,楊陸順在過渡口時並沒太多的延誤,還在西平渡口見到了親自前來疏導輪渡的胡市長。

    老胡之所以對楊陸順熱情過度,實則是他在西平日子越來越難受,想平調其他縣又捨不得縣級市那高出的半格級別待遇,進南風市行局雖是最佳途徑,可真正實惠的行局要當一把手何其之難,而且年紀也不等人,眼看著五十二歲了,再不積極進取就會到站下台,聽說市委王書記欽點南平常務副縣長楊陸順出任開縣縣長,這分明是王書記開始培植親信了,以前他西平縣長、市長並沒怎麼刻意交結年輕的王市長,也從沒聽到任何風聲王市長會接任市委書記,何況孫書記春秋鼎盛,再搞一任市委書記也不成問題,誰曉得天意弄人,並不為南風各界人士看好的王智泓就成了市委書記,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難免有病急亂投醫的惶恐心理,所以老胡不顧自己比楊陸順大了快二十歲,親自來渡口替楊陸順疏通,也是想在請楊陸順在王書記前美言美言,書記親信的話總還是有點份量的。

    遠遠看見南平政府牌照的破舊桑塔納駛進渡口,老胡也暗讚楊陸順會當官,替南平財政大翻身了,是南平的頭號功臣居然還坐著老顧淘汰的舊車,這份胸襟境界一般人是沒有的,想起當年在渡口遇到前去省委黨校學習的楊陸順,那會還僅僅是個不入流的縣委辦副主任,真是士別三日啊!想到這裡,老胡擺出最開心的笑容沖南平小車招手。

    楊陸順一時還沒看注意,在看渡口兩邊的情況,小周放慢車速疑惑地問:「六哥,前面招手的是不是西平市胡市長?」楊陸順定睛一看,果然是胡市長,急忙說:「小周停車,我下去走幾步。」等車停穩當馬上下車,疾步迎上去道:「胡市長您好,沒想到會在這裡遇上您!到市裡去,還是下鄉視察工作呀?」握手後又趕緊敬煙。

    老胡心裡再次感慨楊陸順會做人,並沒少年得意囂張到把車停在他身邊才下來,莫看這小小舉動,老胡很是滿意,笑得也更誠摯了:「楊縣長,我是專程到渡口幫你疏通的,接了老顧的電話,我本想給渡口打個電話,可想到下面人都有點陽奉陰違,要是耽誤了你楊老弟去市裡,老哥我怎麼安心呢?想了想還是親自跑一路安心。這不輪渡已經靠在岸邊好久了,我們這就上渡,你坐我的車,我送你一程。」說著也不等楊陸順謙遜,拉著楊陸順就要上自己的藍鳥車,楊陸順見渡口不少人在注視,也不想拉拉扯扯,就跟著上了車,小周見楊陸順上了胡市長的車,也就緩緩跟在藍鳥後面。

    在車上,老胡笑咪咪地說:「楊老弟,先恭喜你升任開縣縣長啊。祝楊老弟前途無量啊!」那司機也笑著恭喜道:「楊縣長,祝您官運亨通、步步高陞啊!」

    楊陸順就不好刻意謙虛,笑著從包裡拿出盒精品玉沙丟去儀表盤上說:「謝謝你的吉言,沒帶好煙,將就一下。」那司機拿著煙晃了晃說:「謝謝楊縣長的喜煙,等上任開縣的時候,我再討包金春江!」

    老胡假意責備道:「小林莫得了好處還不知足,楊縣長是很清廉的領導,你沒看到他現在還坐著舊車呀?平時我們開會見面也就是裝精品玉沙,你已經享受了跟我一樣的待遇嘍!」那司機轉頭嘿嘿一笑,就再不說話,專心把車開上了渡船,在渡船工作人員指揮下停穩定了,笑著說:「楊縣長,您跟胡市長先聊著,我去找小周說話去。」

    平素楊陸順過渡都喜歡站在船上遠眺江面風光,呼吸江面上的清新空氣,這是礙於老胡在,撅起屁股把前面車窗搖下來,省得車裡煙霧嗆人。他這小動作同樣讓老胡感覺到了尊重老同志,這活本就是司機、手下人做的,而楊陸順做得很自然,說明這個年輕人是一貫地尊重老同志,而不是什麼表面功夫。

    老胡感慨地說:「楊老弟,還記得那年老顧送你去省委黨校學習不?我們也在渡口見面了的,那會你只是縣委辦副主任,三年多時間,你就出任縣長了,在我們南風歷史上是最年輕的縣長,就是放眼春江,不提什麼中央部辦委起步高下來掛職的年輕人,只說這一步一步從最基層當上縣長的,你楊陸順的年紀也排得上前幾位嘍。長江後浪推前浪,我比你大了十幾歲,看著年輕人朝氣蓬勃的進步,有一方面感慨自己確實老嘍,一方面也很欣慰呀,就像新陳代謝一樣,年輕人遲早要取代我們老了的,更是欽佩市委大膽啟用年輕幹部的果斷與決心,我這幫子五十開外的縣級幹部,學識、眼光、觀念都不及你們這些年輕大學生,改革開放事業,終究還是需要思想開放、進步的知識分子去開拓去完善。看著你出任南平縣長助理、常務副縣長,短短兩年就徹底扭轉了南平財政這個老大難問題,我除了欽佩市委領導用人之準確,也佩服楊老弟你的能力水平喲。」

    楊陸順耐心地聽著老胡的讚揚,謙虛地說:「胡市長,您也太謬讚我了,南平確實取得了些成績,這跟我們縣委一幫人共同努力是分不開的,縣委顧書記朱縣長能放手讓我在分管的線上搞,這也說明我們南平縣委是團結奮進的,所以這些成績我不敢自居首功,首功要記在顧書記朱縣長他們身上。再說西平,雖地理環境等方面確實比南平稍佔優勢,可這麼些年,在您和西平莫書記的帶領,變化是日新月異的,能在全國那麼多縣裡順利升格為縣級市,就足已說明您和莫書記在摸索中走出了條新型適合西平的改革之路,一直是我們南風的老大哥,我們南平都是把西平當榜樣在努力學習呢。」

    老胡呵呵笑著,也轉頭看了看江邊兩岸,似乎也在緬懷當年在西平的奮鬥歷程,搔了搔頭說:「楊老弟,你很不錯,不僅我這麼評價你,其他縣區的一把手二把手都認為你不錯,至少在你們那屆地區梯隊幹部當中,是相當優秀的了,同時你也最快得到提撥,他們如成副區長、紀委的周常委、市委組織部的徐副處長,他們起步比你高,卻沒你進步得快,這是擺在眼前的事實嘛。我聽說那次你之所以破格從基層縣進了地區梯隊幹部序列,還是當時的王市長力薦的,說明王市長的眼光獨到,看人真叫個准啊。」老胡這麼胡咧咧其實只是想盡量給王書記說奉承話,誰都知道哪個領導提撥下級不是事先就有了好看法好感的呢?楊陸順既然是王智泓出任市委書記後第一個提撥到縣級主官的幹部,實際上就是王書記的人,總不會說當年自己不是被王書記推薦進地區梯隊幹部序列的蠢話,而且還要加倍讚美提撥重用自己的領導,才叫擁護維護領導。

    果然楊陸順也沒反駁,只是說:「這次我只是去市裡匯報工作,我將要提撥的消息,也聽到了許多版本,只是八字都還沒一撇,我真不知道如何接話了。當然王書記真要啟用我,我會努力做好本職工作,不辜負組織對我的培養,不給當地人民群眾帶去麻煩,要做到胡市長一樣,讓縣裡群眾百姓說起來都翹大拇指!」

    老胡就認為自己這趟沒白跑,眼見輪渡靠岸了,他建議道:「楊老弟,今天出發得晚,現在都差不多快一點了,肚子肯定餓了,我也沒吃飯,上了岸我們一起隨便吃點,保證不耽誤你去市裡匯報,可惜情況不允許啊,早就曉得你楊陸順是南平一酒仙,不然我還真不服氣,我年輕的時候一斤半的打穀酒不在話下呢,雖然年歲來了,七、八兩還能自己摸回家。」

    楊陸順一想也覺得應該請胡市長吃飯,畢竟人家是老同志,這點禮節不能疏忽,在胡市長的帶領下去了家裝飾普通卻是吃特色菜的餐館,胡市長的司機儼然是熟客,帶進包廂後就徑直去點菜了,什麼紅燒甲魚、清蒸鰬魚、野兔、山雞一頓海點,都是比較昂貴的菜餚,份量足夠一桌人吃的了,楊陸順有點無奈地看著琳琅滿目的大小盤碟,心裡算算差不多要一千多塊錢才能結賬了。

    倆位司機不能喝酒,楊陸順要見領導同樣適看而止,老胡則很盡性,一瓶很流行的孔府家酒基本就他喝完了,最後送楊陸順上車時,大著舌頭道:「楊、楊老弟,這頓你沒喝酒我不怪你,因為你要去見王書記,王書記雖然比我還小了六、七歲,可我很敬重王書記,以前是市長的時候,我就緊緊團結在王市長周圍,我是政府口的嘛,老弟,你見了王書記,一定要轉告他老人家,我很想念他,很希望王書記多到我們西平走走看看,也請老弟你轉告他老人家,我保證把西平政府工作搞得更上一個台階,給他老人家送上份新上任的大紅喜報!」

    楊陸順就有點哭笑不得,明明說比王書記還大七歲,卻一口一個他老人家的恭稱,也不知道是真醉還是假醉,至少是酒醉人清醒,不然怎麼還知道叫我楊老弟,不去叫王書記王老弟呢,好容易上了車,揮手告別後,才長出了口氣,小周尖銳地說:「六哥,胡市長怕是想借你的跳板登上王書記的船呢!」楊陸順隨口說:「胡市長在南風也算德高望重了,沒那麼齷齪吧。」

    小周說:「我以前給顧書記開車時,就不止一次聽胡市長、那會他還是縣長說王市長是配像傀儡,說孫書記才是英明領導,這會王書記上來了,就沒口子在你面前說王書記好話,還不是想借你的口在王書記面前引起注意。以前我們往返西平還少?有時候都是去市裡開會,我們直接回縣,怎麼沒見胡市長給渡口打招呼?今天知道你是王書記欽點的新縣長,就開始攀感情了,這樣的人最假,最不可靠。」楊陸順哈哈一笑說:「小周的評語尖銳了點,但也沒誇張。不過今天吃了老胡上千元的酒席還要批評他,未免不厚道啊。現在不急了,兩點半到市政府綽綽有餘。」

    小周說:「那我慢點開,你就瞇會,我去拿毯子。」楊陸順哪裡睡得著,可又不想太露痕跡,勉強擁著毯子在後排瞇覺,心裡卻總想著王書記談話的內容。

    下午兩點二十分,楊陸順的車停靠在市政府辦公室樓下,機關裡早就有提前上班的幹部了,楊陸順進了市政府辦公室,提前到辦公室的小幹部就算對楊陸順這人不熟悉,可提起名字就如雷灌耳了,一上午時間,各個角落都知道王書記親自提名楊陸順去開縣當縣長,機關油子們稍加琢磨就明白王書記做法的基本含義,無非是開始調整聽話的縣級班子、樹立在南風的個人權威,至於楊陸順不用說就是王書記最親信的人了,「革命軍中馬前卒」嘛,不信任怎麼能做當頭炮用呢?!

    接待楊陸順的是辦公室普通幹部姓劉,專門兒就是負責接待前來辦公室的各路人馬,很是精明的傢伙,以前對比他大不了幾歲就是副處級的楊陸順就刻意交好,何況楊陸順又得了市委王書記的青睞,那就更熱情了,不僅把自己的好茶葉拿出來接待,還一改接下面來同志煙的習慣,主動從辦公桌裡拿出金春江敬給楊陸順,楊陸順的來意上午楊副秘書長就通知了的,見著楊秘書長還沒來,連忙把平底爐放在楊陸順腳邊,添上幾塊白碳,自己陪坐一邊:「楊縣長,我提前恭喜你了啊。上午開縣的尤奮鬥就已經來了,可王書記沒見他,忙著開會沒時間,在辦公室等了一個多小時,似乎有點情緒,也是,都認為老尤該是接老曲的腳,沒想楊縣長橫空出世頂了他的位置,楊縣長,我早說了的吧,您是天生富貴命,這不顯靈了吧,當縣長了。」

    看著小劉虔誠地恭維自己,楊陸順也覺得好笑,這個小劉從前是說過這麼些話,他剛提常務副縣長第一次到市裡見分管領導,也是在辦公室等候,小劉就賣弄從相命書上看來的把戲,說什麼天庭飽滿、地格方圓、兩耳圓潤肉厚,又說什麼後頸高隆,大富大貴,肩寬背厚,主亂世之梟雄可擁兵百萬;太平盛世也是手握資金過億。楊陸順從沒把這話當真過,要是看相能決定一個人終身福趾,那還要勤奮拚搏做什麼呢?坐在家等著不就大富大貴了?今天再聽這麼些東西,多少有些自信心膨脹,不過也就悄悄悶在心裡邊得意,臉上卻是很隨和:「小劉,就算你看相還有幾把刷子,那你說說自己的相,好不好呢?」

    小劉就湊近點神秘兮兮地說:「楊縣長,我們關係好我也不瞞你,我主三十歲遇貴人,此後就一帆風順,我今年二十九歲,也就是說明年我命裡的貴人就會出現。我琢磨了很久,怕是驗應在你楊縣長身上了,目前正是組織要考察提撥你,正式成為開縣縣長得明年春節過後,這不正好我農曆年三十歲嘛?你就是我命裡的貴人啊。我在市政府辦公室四年了,放到開縣給你當辦公室副主任管接待後勤,保證不給您丟臉。」

    楊陸順哈哈大笑道:「小劉,你就不怕看錯人了?」

    小劉拍著胸脯說:「我不信自己,可我信您楊縣長啊,就算我命不好,跟著您大富大貴的福氣人,也能轉運。這點我是沒看錯的了。」

    兩人說著話,很快辦公室人越來越多,見到楊陸順都是先恭喜,這也給楊陸順增添了十足的信心,一會兒楊宜和尤奮鬥並肩進來,楊宜說:「楊縣長,先去我辦公室小坐,喝茶烤火,還不知道王書記什麼時候有空呢。」

    進了楊宜的辦公室,裡面還帶個小小的接待室,大致也就坐得了五、六人,小劉很勤快地把火爐搬進小接待室裡,紅通通的白碳火讓小房間很快暖和起來。

    楊陸順發覺尤奮鬥並沒帶什麼情緒,兩人都是政府口的,早就熟識,只是楊陸順是副職,跟正職交往要少點,楊宜並沒對楊陸順有特殊的舉動,引進接待室後遞上盒精品玉沙,隨便閒聊了幾句,外間電話鈴一響就告罪出去,關上門就沒見再進來了。

    接待室裡只剩下互相調換崗位的兩位縣長,尤奮鬥粗眉大眼的嗓門也大:「陸順,我這次去你們南平當縣長,便宜可佔得不小啊,開縣搞了不少基礎建設,財政上好大個窟窿,你們南平卻是富得流油,我去摘桃子,小老弟可別有意見啊!」

    楊陸順說:「尤縣長哪裡話,說實在的,不管到哪裡工作,都是組織安排的,我是無條件服從,而且還要盡量做得好。不存在我對尤縣長有意見的。再說南平財政暫時緩解了困難,也只是我粘了國家政策的光,也許棉花等農副產品價格回落了,就難得出這麼好的成績了,我不敢居功的。」

    尤奮鬥仔細看著楊陸順說話時的神情,只想尋找出哪怕一絲不滿他也好在市委王書記面前再爭取爭取,可惜年輕的楊陸順臉上只有很讓人親近的微笑,似乎這年輕人有股子什麼吸引力,搞得他有火也發不出,不過中午楊秘書長陪吃飯時已經把情況分析得很清楚了,估計要想市委改變決定很難,這次談話只不過是走個形式,市委組織部已經飛快地組織材料準備上報省裡,不過他作為有近五年正處級幹部資本的人,怎麼著也得在新市委書記面前討要點什麼好處,才肯去上任。至於對楊陸順,他從開始的憤怒已經逐步平靜下來,倒起了跟楊陸順交換好處的心思,見楊宜也不在,就挪到楊陸順身邊坐下,刻意壓低聲音說:「陸順,你去開縣當縣長,是組織決定沒錯,不過呢,我在開縣當縣長五年了,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還請楊縣長對我在開縣的那段歷史負責,當然工作中肯定要存在某些問題,但主流還是好的,我在開縣大興土木、大搞縣城的基礎建設,百年縣慶時,不僅市委孫書記給予了高度評價,而且出席典禮的省裡各屆領導、人士,也紛紛肯定了我們開縣的改革成就。錢是花出去了,可開縣飲食娛樂一條街、縣城北角的大型綜合集貿市場,都將給縣裡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和地方稅收,總的來看收回投資是遲早的事情,我本想帶領全縣吃財政飯的同志艱苦奮鬥三年,可惜沒來得及實施就要離開開縣,這個重任就只要委屈楊縣長你了。」

    楊陸順點點頭說:「尤縣長請你放心,沒困難最好,有困難我也會迎著困難去搞的,我會尊重開縣的歷史,尊重尤縣長的業績。」說著話他心裡其實虛虛的,誰個領導當面說了會調你楊陸順去開縣呢?想到這裡他不禁微笑起來。

    尤奮鬥見楊陸順笑得很自然,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笑容則是心靈的寫照,看來楊陸順到底是年輕人,不知道沒錢的苦,既然有了他親口說的話,想必以後也只得硬著頭皮去對付了,就說:「陸順,我記得你參加工作一直就在南平沒挪過地方,第一次離開家鄉故土工作,多少有點不適應的,我以前第一次到下面當鄉長,晚上想婆娘孩子都睡不著覺。我把我是經驗告訴你吧,到陌生地方上任,一定要帶個信得過的手下,至少孤單了有個說話的人吧?第二盡量把家也遷過去,大男人沒個女人照顧,問題就多了,衣服沒人洗啊、吃飯沒個定時啊,而且你回南平不是一個小時就能到家的,兩個渡口就夠耽誤時間了。我這次去南平,肯定把家也搬去。」

    楊陸順確實沒有孤身離開家鄉故土上任的經歷,去做官與當年去讀大學、去黨校學習是不同的,工作中有太多麻煩事煩擾心情了,看來尤縣長的經驗值得參考,正要道謝,忽然門一開,楊宜笑著說:「楊陸順同志,市委王書記請你去辦公室。」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