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教父三國

正文 第二百一十章 攻壽春城 文 / 北方三哥

    討伐袁術的六萬大軍,以曹昂掌帥印,冀州和袞州方面盡皆派遣人馬,當時高飛與曹操二人在許都之外,宴飲軍士,曹操更是親自把帥印頒給曹昂,曹昂當即領命道,「曹昂定然不負左右丞相之托付,不負陛下洪恩,定然凱旋而回!」。

    當即高飛笑道,「孟德兄有子如此,倒是令高飛羨慕啊!」。

    天子立於鑾駕之內,亦恭賀曹操長公子掌帥印,當時徐晃立在高飛所部之中,見得高飛與曹操二人做空獻帝,眼神略有異色,隱而未發,當時獻帝之旁有朝臣楊奉,這楊奉與徐晃兩人倒是並未做什麼交流,不過眼神之外,似乎不是平常關係!

    高飛觀察到徐晃的異樣,不過卻並未計較於心,想當年這徐晃乃是楊奉的老大,而今各為其主,難免不會有尷尬!

    曹昂接下帥印,引領左右四將,共八匹駿馬,威風凜凜,一字排開,呼嘯而飛,曹昂引軍在前,八員大將互分左右,統領一面「漢」字大旗,迎風烈烈,全軍開赴淮南!

    當時曹操見得此景,乃呼道,「吾年輕之時,尚無如此威風!」。

    高飛笑道,「孟德年輕之時,亦無一如此人臣之爹爹!」。

    高飛與曹操二人盡皆大笑,而獻帝在兩人身後,亦陪臉道,「二位丞相乃是漢室之肱骨也!」。

    軍馬既發,高飛與曹操二人亦稟告獻帝,必誅袁術,肅清寰宇!

    曹昂領軍,著糧草車馬於軍後,一面遣人匯合江東孫策,另一面聯信於徐州呂布,當時軍馬路過徐州之地的時候,呂布親自引軍來見,以為乃是高飛或者曹操領兵,不想一入軍帳之中,竟然見得一黃毛小子!

    曹昂問道,「徐州呂布耶?」。

    呂布略有遲疑,方才答道,「正是徐州呂布!不過呂布見識淺薄,未識得元帥!」。

    曹昂笑道,「溫侯莫念曹昂年少,征戰沙場以有十年矣!少小便追隨父親左右,久聞溫侯呂布大名,今日得見,更勝人言!」。

    當時陳宮在呂布身邊說道,「此乃曹操長子也!」,呂布反應過來,亦止不住笑意,「稱笑!稱笑!」。

    曹昂好言相待,呂布亦稱善,正待商量合力對付袁術之事情,這個時候將軍曹洪倒是闖進了軍帳之內,手執一口長刀,怒目而視,見到呂布其人,便舉著長刀來攻,曹昂見狀,急喝住曰,「曹洪將軍何故如此?」。

    曹洪厲聲道,「這呂布實乃宵小,當年在鄆城之內,右丞相犯險,便是這呂布設計,而典韋將軍亦是死在此人手中,曹洪安能不恨,今日便要殺了這三姓家奴,為我典韋兄弟報仇!」。

    呂布與曹操有隙,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而曹昂與典韋之交情亦匪淺,當年在陳留縣內的時候,便是典韋親自教授曹昂的百般武藝,曹昂視典韋為師傅,所以曹昂與呂布實在是深仇大恨,不過曹操已經在臨行前把所有的事情都交代了,曹昂亦知道深淺,兼有程昱在身邊提點,所以曹昂對呂布倒還算是禮遇有加,不過只是為了拉攏呂布之徐州軍馬而已!

    曹洪被曹昂攔住了,按照輩分來說,這曹洪乃是曹操的族中兄弟,而曹昂亦應該稱呼曹洪為叔父,不過這曹洪又是曹操的家臣,按這個來論的話,曹洪乃是曹昂的手下,關係雖亂,不過主次易分,曹昂命人架住了曹洪,引領而下,繼而向呂布賠罪道,「父親大人曾經提起舊事,各為其主,難免有誤會,當年之事不宜再提,不知呂布將軍肯以誠相待乎?」。

    曹昂如此之言,倒是把呂布搞的頗為不好意思,當即說道,「典韋將軍之事,實在是張濟其人之計也!呂布悔殺英雄也!」。

    此事不提,單說與呂布相見之後,曹昂命呂布引領徐州兵馬為前部,而呂布亦無怨言,當時陳宮亦讚譽曹昂其人,乃云「大將之風範,曹操若能如此,吾安肯棄之!」。

    呂布聞陳宮其言,心大不悅!

    待到呂布走出的時候,曹昂復見曹洪,乃雲,「叔父在上,曹昂亦不敢忘掉典韋將軍之大仇,不過今日討伐袁術在前,不容有失,若得淮南之地,子修比殺呂布也!」。

    曹洪稱善,不提此事,路遇徐州之後,曹昂繼續領兵,往淮南之地進發!

    卻說呂布引領一隻軍隊南行,留下陳宮鎮守徐州,而當時汝南之地的劉備,早就打聽到徐州之內的虛實,意欲趁著呂布發兵淮南,趁勢重奪徐州!

    而糜竺諫道,「此時呂布已然稱臣於許都,為漢室之臣,主公若是再取下徐州之地,不是暗抗朝廷,許都安肯罷休,皇叔之名聲如何?」。

    劉備反省道,「為之奈何?」。

    糜竺乃道,「不若奉汝南之地,尊許都之命,歸而向曹操討要一個汝南太守,則名正言順的屯兵於此,再做圖謀!」。

    投靠朝廷這件事情,劉備不是沒有想過,而且以他劉皇叔的身份,確實應該歸順於朝廷之內,但是奈何當朝者乃是冀州高飛,劉備與高飛二人的深仇大恨可不比曹操與呂布二人的淺!

    這個時候糜竺又道,「主公似有擔憂,曹操尚且能容呂布,高飛不能容主公乎?」。

    仇恨可以暫放,利益不能長置,這也是這個時代特有的政治產物,所以劉備思慮再三,以為當今之世,沒有正當的名號絕是難以成事,此刻雖然佔有汝南,亦不能取下徐州,所以便意欲在朝廷之內圖謀一個名號,再做圖事!

    糜竺又獻計,說道,「如今歸而去朝廷,未必能有重用,此時曹昂正往淮南伐袁術,主公誠宜領兵同去,既誅袁術,何愁無功名!」。

    劉備以為然,便使劉辟及龔都兩人留守汝南,劉備領著關羽及張飛,親自率領三萬兵馬去助曹昂。

    劉備領兵會於曹營,面見曹昂之後,亦稱呼少年英雄,當下劉備又獻上兩人首級,曹昂見之,乃問道,「此何人耶?」。

    劉備笑道,「此乃劉勳、橋蕤之首級也!」。

    曹昂又問,「劉大人如何得之首級?」。

    劉備說道,「呂布乃令此二人權住下邳及浚山之地,不想這兩個人縱兵掠民,為害鄉里,人人嗟怨,因此劉備舉兵殺之,造福鄉里!」。

    曹昂稱善,一面引呂布與劉備二人相見,一面說和,其實劉備之所以要殺了劉勳及橋蕤之人,不過是要在呂布面前施展一個下馬威而已,想他呂布奪下徐州之恨,劉備可是不會忘記的!

    呂布也早有怒色,不過是在曹昂面前不宜發作而已,面上稱笑,心裡早就想要殺了劉備而後快!

    且說這曹昂既得到呂布相助,又有劉備來戰,正是如虎添翼之勢,不過程昱的臉色倒是並不十分的樂觀,曹昂問之,程昱乃答道,「一軍之中,既有呂布,又有劉備,兼有袞州『冀州雙方,如此魚龍混雜,未必是幸事?」。

    曹昂笑道,「程先生之言謬矣!如今曹昂以天子之名,馭四方之士,征討袁術當如探囊取物,不費吹灰之力!」。

    程昱諫道,「少主未可輕敵,袁術倒在其次,當謹防冀州之勢!」。

    久在權謀之中,這曹昂自然也知曉他爹爹和高飛之微妙,有制有約,所以曹昂並不敢輕用趙雲之將,乃是以呂布為前部,劉備為右翼,袞州兵馬為左翼,而曹昂親自居中,趙雲之將卻為後方,而曹昂也料算到,「量他袁術亦無有用之將,如此足可以擋之!」。

    袁術亦知道高飛與曹操二人派軍來征,不想諸多打探之下,竟然發現為帥之人竟然是曹操的兒子曹昂,袁術大怒道,「曹操欺我,竟然派遣一黃毛小子前來,以為我淮南之地無人乎?」。

    袁術的怒氣未消,便又聽說劉備與呂布二人亦助陣殺來,聽聞呂布率軍前來,這袁術不由得歎息一句,「這溫侯呂布安肯屈尊於黃毛小子之下,實在可恨!可恨!」。

    當時大將陳蘭諫道,「陛下勿擾,末將願意引兵與之一戰!」。

    袁術心喜之,乃許給陳蘭兵馬五萬作為先鋒,與曹昂之軍隊對峙於壽春界口,陳蘭當先出馬挑戰,而曹昂手下於禁走出,斗不至十回合,這陳蘭便力怯之,撥馬欲回,於禁手裡一桿長槍使出,追陳蘭而去,馬蹄不疾,竟然被於禁從背後給捅了個透!

    陳蘭既死,五萬大軍便亂了方寸,曹昂便揮兵難南下,袁術在壽春城中見得分明,被曹軍之勢大所驚,意欲死守壽春城,不想忽然來報,說是江東孫策發船攻打江邊西面,而呂布率軍攻打壽春城東面,兼有劉備引兵攻南城,而曹昂率領大軍破城北面,一時間,壽春之地,已經危如累卵,袁術大喝道,「身死矣!安有他法?」。

    袁術集聚一班文武之臣,商量對應之法,而群臣亦無所言,只有雷薄諫道,「尚有他法,可以暫避其害!不知陛下肯否?」。

    正是兵馬四處圍城,袁術左右難脫,不知雷薄所說者何,袁術身死身活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