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教父三國

正文 第三百七十五章 疑心之計 文 / 北方三哥

    身在徐州之內的劉備一直在觀望,昨夜之事,他雖然坐鎮徐州之內,卻也有所瞭解,只不過他對事情發生的詳細程度並不知曉,不過曹操領兵回袞州的消息,卻傳得四方皆知。

    府院之內,高堂之上,劉備與張繡二人對坐開來,當時張繡倒是開口道:「許都之事,已經發舉,我等還不動手嗎?」與劉備合作,這張繡始終是小心翼翼的,既不彰顯自己的聰明之處,也並不示弱太蠢,畢竟兩方合作,尤其是這種各懷鬼胎的政治合作,不得不加緊小心。

    劉備聽聞張繡之話,倒是猶豫不止,他一直以為事態的發展太過於順利了,輕而易舉的便躲過高飛的耳目,輕而易舉的取下徐州城,繼而有輕而易舉的發生了許都之亂,似乎一切的事情都在彰顯著劉備與張繡二人的遠謀之處,可是事情真的如此嗎?劉備在心裡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謹慎二字,一直是劉備安身立命之根本方針,不可動搖。

    就在劉備與張繡二人對坐,卻了無話語之時,府外之處,急沖沖的跑來一個小兵,手中端持一信。

    劉備見之,知道是冀州方面傳來的消息,當即便攬住信件,仔細閱讀,而張繡倒是對那個送信的小兵說道:「你且下去!」

    「諾!」小兵唱諾一句,便已經出身於府。

    劉備看信,當即便有喜色,

    隨即便把信件傳閱給張繡,張繡視之,歡喜道:「看來高飛其人,命不久矣,此時不動手更待何時!」

    劉備以為然,雙目陡然嚴峻了起來,斬釘截鐵的說道:「今日舉事!」

    曹操追回程昱,已經身在袞州之內了。荀彧見到程昱其人,倒是先笑道:「仲德枉自思慮,我家主公的性情你還不知道嗎?」

    程昱自知太過於性情,便稱罪道:「是仲德心思狹隘了!」

    曹操哈哈大笑起來,便攬著荀彧及程昱二人說道:「一時之得失,休要記掛,我曹孟德在意的,可是天下霸業!」

    荀彧與程昱二人盡皆稱是,而程昱的老臉上倒是一紅。

    府門之外,有一人闖進,曹操視之,乃是荀彧之侄荀攸,當即便笑稱道:「三子良謀俱在,我曹孟德何愁大業不成!」

    荀彧倒是並未附和主公曹操,只是說道:「青州傳來消息,高飛在自己府內昏厥過去,兩個時辰之後方才清醒,是為了郭嘉逝世之消息!」

    曹操疑心道:「是那個郭嘉郭奉孝?」

    荀攸點頭,而程昱倒是諫道:「昨夜之時,仲德見東方一文曲星落下,便以為是意囑高飛身死,不曾想原來指的是那郭嘉!」

    荀彧倒是諫道:「恐怕高飛的病情不會那麼簡單,昏厥一時,怕是病症不會那麼輕的!」

    曹

    操會意道:「既然高飛已經病了,怕是會一場奪命之症!」

    程昱聽聞曹操的這句話,倒是略有疑色,不過是聽聞郭嘉之死訊罷了,昏厥也只是一時而已,自家主公怎麼會說出這句話來。

    程昱看著一旁的荀彧及荀攸二人盡皆心領神會,而且主公曹操也頗為信心,那程昱便知曉其中必然有謀,雖然他自己沒有察覺出來什麼,但是他相信荀彧叔侄二人,也相信自家主公曹操非凡之見識。

    程昱的謀劃不俗,只是在高飛這個有著後現代思維的穿越者面前,確實有點無能為力,不過此時曹丞相府上所謀一切,程昱並不知曉其中緣由,所以沒有猜測出來其中意思,倒也頗合情理。

    不提袞州之內之事,單說在青州之中,高飛的刺史府上一直門口緊閉,全無人物走動,而且整個青州之內的軍政大事,也全部交由辛昆及許褚、趙雲三人,似乎一切有條不紊。

    青州與袞州之事,暫時由高飛身體之恙,並未繼續聯繫,不過兩方暫時停止交火倒是真的。

    青州的一切事情,都被辛評觀察在眼睛裡,現在之時,他完全有十足的把握確定那高飛的確大限已至,所以早在他從長史府上脫走之時,便往徐州送去一封信,給劉備言說其事。

    劉備不是一個沒有心機的人,雖然現在的局面很難預料,但

    是劉備作為一個野心家來說,時刻都有準備舉事,所以便在高飛身邊安插了一個角色,時刻觀察其中之事。

    辛評最早落在劉備的眼睛裡,是在第一次進許都,往見獻帝之時,那個時候,劉備便暗中結交了冀州長史辛昆的弟弟辛評,留為後用。不想此時倒是派上了用場。

    辛評作為劉備安插在高飛身邊的一隻眼睛,尤其是在此種緊急之時,發揮了極大的用處,而通過辛評之眼,劉備倒是對現在青州之內的事情多少有了些瞭解,兼有部分袞州之內的事情,雖然信息不多,但是在劉備的面前,已經能篩選其中有用的信息了。

    現在的形勢,高飛與曹操二人已經在許都之內撕破了臉,而且有大戰之勢,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曹操兵圍許都之兵馬陡然撤走,似乎這兩人又重修於好,似乎已經達成了某種共識,其中究竟有什麼貓膩,劉備已經能猜測出一二了,而最重要的一條信息,就是高飛在與曹操結識某種共識之後,未及後續動作,便在自己的府上,因為聽聞郭嘉身死之消息,而一度昏厥,雖然青州刺史府內傳遞的消息是高飛無礙,悲愴加傷寒而已,但是劉備卻不這麼以為。

    從辛評送來的信件來看,青州之內發生的事情,絕不會只是高飛感染風寒那麼簡單,從某種信息來判斷,高飛的安康岌岌可危

    ,甚至於朝不保夕。

    僅僅是淋了一夜雨水,再加上陡然聽聞郭嘉之死訊,會病重的要死掉嗎?劉備或許有些不太相信,但是辛評從自家大哥辛昆口中聽來的消息絕對不會有錯,肉打的身體不比鋼鐵,更何況還有病來如山倒之說,兩處相加,便成了要人命的病症,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劉備相信了自己的判斷。

    趁你病要你命,這是劉備行事的原則,此等大好機會,劉備絕對不會放棄,所謂時不可失失不再來,成則便有了一方根基,敗便身死成灰或者狼狽如鼠,這個賭,劉備需得賭。

    暗令徐州兵馬,糾結張繡所部,兼之劉備一直隱藏未現的實力,這一遭他要全力出擊。

    劫走高飛糧食的土匪,正是落草為寇的廖化,且說這廖化見得劉備仁義,早有投靠之心,兼之劉備嘴舌善變,三言兩語便把廖化收為己有,暗中命其為己效力,奪得高飛遠運的糧草。

    且說這落草為寇的廖化,糾結了五六千人,早在劉備之命下,暗中往青州、冀州交界之處運動,意欲舉事。

    徐州盡在張繡所控之中,又仰仗劉備的三弟張飛,暗中殺害了幾名高飛留下的校尉,這徐州地界便完全受張繡掌控了,於是乎,張繡與劉備二人兵分兩路,暗中潛往青州,準備發難。

    雖然高飛病重,但是青州的佈防還

    是可圈可點的,所以想要假借偷襲之功,便能輕而易舉的取下青州滅了高飛,實在是有難度,所以劉備也不打算強攻。

    入夜之後,廖化五千人,已經暗中潛入變為水城的冀州,五千良民打扮之人進城,出城之後,便全如冀州兵馬打扮,衣著兵器大旗,盡皆與現在駐紮在青州之內的高飛兵馬,並無異處。

    暗夜無月,袞州城城門緊閉,一眾兵馬在城牆之上巡邏,提防有偷襲之軍。

    「看東邊城下,似有人影!」一個校尉對身邊軍士說道。

    十人為一伍,二十人為一隊,此時之際,那校尉所在之軍,正屬一伍,十個腦袋一齊往城下看去,果然見到有人影,而且人影攢攢,似乎不在少數。

    那校尉喊道:「傳信城內,有敵情!」

    城下人影察覺已經暴露,便意欲退去,那城牆之上的校尉手持弓箭,拉弓而射,本來料想自己的弓箭之術,不甚精湛,也沒有以為可以命中,不想卻在箭聲響,陡然有一人倒下。

    那校尉為人機警,也沒有去管那射中沒射中,等到城內軍馬趕至之時,卻未見城下有任何動靜,如今之時,負責袞州周全之將,乃是典韋之子——典滿。

    典滿察知軍情,第一個便現身城牆之上,卻未見敵軍,而那一隊之軍卻言辭鑿鑿,典滿也不敢懈怠,謹防對方乃是

    誘敵之計,所以典滿一直隱而未發,只是率領一眾軍馬,作守城之責。

    待到第二天天亮的時候,視線廣泛,典滿方才出軍去城下檢查,卻正見城下一處灌木叢之中,橫躺著一具人屍,後背之處正中一箭。

    典滿上前檢查一番,發現那人後背所中之箭正是袞州軍士所備,為袞州制式,而且那被射中之人,身上穿的竟然是冀州軍服。

    此等軍情,典滿一人不敢獨斷,察視左右,確定袞州城下四處再無敵人軍馬,當即便返身往城內而去,面稟主公曹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