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啟大明

正文 第六章 傷別離(四)【還債】 文 / 荊洚曉

    當下曹吉祥和石亨兩人臉上卻就有了期望的神色:「敢問晉公,贏了又如何?輸了又如何?」雖然丁一說別稱總憲,他辭了左都御史的職,叫字便好,但這時節的丁一,有幾個人敢稱他字?其他都督、同知,也紛紛跟著打聽,「是啊,還請晉公明示!」

    丁一招了招手,示意李雲聰把軍用水壺遞過來,喝了一口水,方才開口道:「若是你們那五百人能贏,這京師的軍務,學生明日離京之前,聖上有垂詢起軍務事宜的話,學生當奏知皇帝,建立京師軍區,以石侯為軍區之首領官,以曹公公為監軍,以諸位為骨幹,自此北直隸軍務事,便托於諸君。」

    雖然英宗不一定會問丁一,丁一說了,也不一定英宗就會同意。但這不過是邏輯上存在的假設前提罷了。這時丁一邊上站著的,都是宦海成精的人物,誰不知道英宗必是會詢問丁一這相關事宜?誰不知道,只要丁一提了,英宗是必會聽的?這可是奉天殿上,皇帝從龍椅起身,走下來五次挽留的丁容城啊!

    聽著丁一這話,石亨和曹吉祥當真跟打了雞血一般!若真如此,他們就可以踢開前頭的于謙和御馬監太監劉永誠了,北直隸兵權盡在手中。而且想來丁一不至於騙他們,拋開丁某人的信用不提,單就利益而言,無論是于謙或是劉永誠,都是景帝下令掌團營的。如今英宗復位,也的的確確不太可能還由這兩人把掌兵權!

    「奴婢遵命!」、「末將領命!」石亨和曹吉祥便肅立如此答道,其他軍頭也臉帶喜色。紛紛表示一定盡力去辦。而石亨又生了個心眼,他害怕這輸贏是事先定好了,所以緊接著問了一句,「晉公,這操練勝負以何為憑?是以軍陣齊整,還是換上木刀木槍,包裹石灰。做實兵對戰?」

    「和韃子衝殺,用什麼武器。就用什麼武器。」丁一很平淡地說道,「參戰五百人,你們要給他們說好了,活著上了場。不一定能活著下來。無論是龍騎兵營那六十人,還是你們選的五百人,都一樣。」

    這時石亨就臉有喜色,卻向丁一說道:「晉公,末將有侄彪,素能戰,現守大同,日前有書信來,回家省親。應在今明就能至京師,這兵演可否留置明日?」甚至他還為了表白自己並沒有什麼小心思,「末將現便修書一封。煩請晉公麾下勇士送至大同,催其速來京師,可否?」他不是要派自己的親衛去,而是說由丁一派人去送信,也就是說他不想搞什麼鬼,是這侄子的確是將才。來了石亨自恃更多幾分把握。

    丁一聽著,笑道:「有何不可?爾等可還有精銳軍將心腹在外?若是今明兩日能至京師的。皆可召回參與兵演。」因為大明向來就是有家丁這樣的存在,所以丁一這主張,對於這些軍將來說,也算是比較公平的,野戰就是家丁隨著主將衝陣,向來如是。

    於是不單石亨,其他軍將也紛紛表示:「晉公果是正人,惜公將離京遠行,使有公在中樞,是行伍大幸。」因為丁一很體諒他們,並沒有拿條條框框的話來套,而是按著現時軍隊實情,允許他們去招家丁心腹來參加兵演。

    一時間有人取信物,有人和石亨一般修書寫信,丁一叫來胖子:「派一個班,按著他們的章程,把話傳到,把信送到,不得有誤。」胖子堆著笑臉領了命叫了戰士過來,仔細複述了那些軍將的話,取了書信、信物,便出宮去傳信了。

    倒是曹吉祥始終沒有動彈,等得大家都把信物、書信弄妥,他卻向丁一說道:「侄少爺,奴婢求侄少爺看在王先生的份上,借一步說話。」他專門提起王振,又是低眉順眼地苦求,丁一便也點了點頭,教李雲聰領著利刃大隊指揮排、山地特種大隊,先護送著石亨和那些勳貴軍將,往大明第二師的營盤去了。

    「曹公公有什麼話要對學生說的?」丁一有點好奇地問曹吉祥到底要借一步說什麼話?

    聽著丁一的話,曹某人沒有回答,只是撩起袍裾當場拜倒,趴在丁一腳前就叩起頭來。

    那是真叩啊,「咚咚」作響的,丁一真有點受不了這個,彎腰把他扯了起來,誰知道一放手這曹吉祥就跪了下去,磕起頭來。

    「好好說話,要不就滾蛋。」丁一伸腳勾住他額頭,沒好氣地對他這麼說了一句。

    曹吉祥聽出丁一語言裡不快,也不敢再磕,依舊跪在地上道:「奴婢求侄少爺憐憫,教奴婢的孩兒曹欽、侄子曹鉉、曹鐸,進容城書院讀書,不論是去關外的京師書院,還是去廣西梧州,或是去容城都無妨的,只求侄少爺開恩,收犬子和兩個侄兒開蒙讀書,教他們學學做人道理……」

    丁一看著跪在腳前的曹吉祥,倒是頗有點動容,因為曹吉祥這個太監,可不是王振那樣的軍事負分白癡,這廝倒是有能力的,早年他作為一名宦官將領活躍在西南方向的戰場上,特別是正統四年,作為黔國公沐晟的後援監軍,帶領從湖廣內陸開拔來的軍隊作戰。以當時的戰績來說,這廝於軍事方面,是有一定的才能。

    而且曹吉祥所說的兒子,不是乾兒子,是嗣子曹欽。他入宮以前,就有家室,所以閹了並沒有絕後,這也是歷史上他造反的一部分原因,他有兒子嘛,造反成功的話,這天下是可以傳下去的。

    這廝向來是極倨傲的,因為有實打實的戰績嘛。他本來是依附王振,但王振倒了台,他仍還能掌團營,也是因為的確是有戰績的原因。但這時為什麼會突然來求丁一給他三個名額,讓他送兒子和侄子去讀書?

    丁一根本就懶得去推敲曹吉祥要幹什麼,這廝總不至於無錢去請先生,給他兒子、侄子開蒙吧?大約就是想和丁一扯上關係吧,丁某人怎麼會去招惹這貨色?能打仗?丁一現時手下就不缺能打仗的人!王越、朱永兩人,本就是史上的名將,經過丁一調教之後,放出來絕對是能當得起一方大將的;楊守隨這書香世家出身,雖是丁一在史書上不曾聽聞,但隨著丁一赴關外、戰雲遠,此時也絕對當得將領之職——其

    實丁一不熟歷史,這楊守隨,原本歷史上也做到工部尚書的人物;杜子騰和陳三更是不消說,這兩個原本在史上無名、埋沒在衛所裡的人物,經過丁一的培訓,在實戰之中成長也是極快的;退一萬步只要過多幾年,丁君玥、吳全義此時還嫌有些稚嫩,但假以時日,他們那批學生生成長起來,丁一會愁沒有打仗的人材?

    一個良好的軍官團培訓機制,最多再過五年的時間,無論是軍官團還是參謀團,基本都足夠的儲備人材,在實戰之中通過磨煉,丁一絕對不用在這方面發愁,但是內政方面,除了萬安、劉吉、徐珵這幾個歷史上的大奸臣,真的還沒有什麼出色的人選,國子監那批追隨雷霆學派的舉監生,熱血是有,對丁某人也忠心,但要說起才能,真的就沒有很出色了。

    如果曹吉祥的長處是政府部門的方面,丁一還會考慮收他幾個子侄進書院,也算結個善緣,會打仗?那就真的太謝謝了。「不是太方便啊,曹公公。」丁一收斂了笑容,卻是有些冰冷地這麼對他說道,「只怕是不能如你所願了,抱歉。」

    但是曹吉祥並沒有大怒,也沒有再死纏爛打,卻是抱著丁一的靴子,捏著袖子擦了上面的浮塵,向丁一說道:「侄少爺說不方便,那奴婢也不好教侄少爺為難。只是奴婢本就是在王先生手下辦差,現時王先生不在了,聖天子又復了位,奴婢求回到侄少爺身邊侍候,為侄少爺當個管家自然最好,若是不行,花匠、灑掃奴僕也可,只求回到舊主身邊,奴婢便是今日死了,也是情願的!」說著竟然放聲大哭起來。

    雖說殘疾,但也是一個大老爺們,還是掌著團營手握兵權的人物,平時還很傲倨的性子,就這麼抱著丁一的靴子,放聲大哭起來,丁某人一時之間,真的就有些不忍,雖知道這廝不是好人,但畢竟謀反的事他還沒有做出來嘛,丁一會厭惡他,但總不能以人沒有做的事,來給他定罪吧?

    「行了、行了,起來,好好說話。」丁一皺著眉頭,彎腰又把曹吉祥扯了起來,「別再弄了,若還是又跪下來,還是哭哭啼啼的,學生立馬就走,曹公公你自個慢慢折騰,學生可就恕不奉陪。」

    曹吉祥拚命點頭,只是一時還止不住眼淚,在那裡抽搐著,丁一不禁歎服,這真是人材啊,早生了幾百年,要晚生幾百年,怎麼也能混個小金人——這不是乾嚎,是真哭啊!說哭就哭,情真意切得不行!

    「奴婢只求跟著侄少爺,鞍前馬後,刀山火海,在所不辭!」曹吉祥勉強收住了淚,帶著哭腔,卻是仍舊這麼哀求著,「若是侄少爺怕跟爺爺稟奏不便,隨便給奴婢安個巡檢、採珠什麼活計便成,反正只教能讓奴婢跟在您身邊,立時死了也情願!」

    丁一就鬱悶了,自己怎麼跟奸臣磁石一樣?先有徐珵,後有萬安、劉吉,現在還來個曹吉祥!

    ps:第六更送上,盡力了,一個字存稿都沒有了,諸位看官晚安,我起床還得立馬開始碼,才能保證明天(2號)開始正常更新。

    感謝各位一路以來的支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