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穿越重生 > 皇帝,哥罩你

《》第一卷 :江南好 第225章 破敵襲 文 / 基本是骨頭

    這支遼人騎兵出現得比較突然,而且速度驚人。幸虧鐵衛軍比較小心,離城十里就停住腳步開始駐紮。儘管如此,以遼人戰馬的速度也是瞬息衝出一大半距離,陣前頓時塵土飛揚、馬蹄聲如狂風暴雨般響起,震得人心臟猛跳。

    鐵衛軍剛剛開始建營地,後面的一些輜重甚至還在路上,火炮也裝在馬車上,根本來不及使用。再看前面的地形,雖然略有緩坡卻對騎兵來說基本可以算是一馬平川,遼國騎兵的優勢被極大的發揮出來。

    「列隊迎敵!」徐誠忻一聲令下。

    其實也不用他開口,董統就已經指揮他的步兵陣前組成防禦隊形了。士兵們扔下手中活,迅速拿起武器,步兵們豎起槍頭、腳踩槍尾,與豎盾護住要害的盾兵頂在第一排。第二排是二萬火槍兵,騎兵飛速上馬向陣形兩側分散。這種陣形是他們練過無數遍的,只是現在時間緊張倉促應戰,隊形還沒沒完全到位遼國騎兵就已經到了眼前。

    「叭叭叭……」

    火槍兵首先開火,掀翻了前排的一些騎兵。

    嗖嗖嗖……

    遼兵的騎射手還以顏色,是拋射。通常來說騎射手因為有馬的助力,射程更遠一些,在沒有火炮的情況下一開始的互射竟讓遼人佔了優勢。箭矢雨點般的從天空落下,令宋軍減員不少。但他們的優勢只保留了一會兒,一旦進入火槍的射擊範圍就是遼兵噩夢的開始。

    「沉住氣!再近一點……開火!全體開火!」

    隨著雨點般密集的悶響,頓時陣中冒起一屢屢白色的輕煙,三段式射擊讓射擊沒有一點空檔。遼人的騎兵都沒有帶盾的習慣,就算有盾那馬也經不起火槍的轟擊,衝在前方的遼兵如多米諾骨牌一般成片地倒下去。在離鐵衛軍兩百多步的距離內,遼人都是用屍體鋪過來的。

    衝鋒中的騎兵是無法停下來的,更不可能瞬間回頭,想要停下來只有兩種方法,那就是用敵人的軀體擋路或者讓自己成為一具屍體。無數具屍體在馬蹄下成為肉泥,滾燙的鮮血冒著絲絲的熱氣,又迅速凝結成黑色的血塊。看來從禁軍中挑選士兵是個非常明智的舉措,不然新兵哪裡經得起這樣血腥的畫面。

    遼國騎兵終於還是衝進了鐵衛軍陣營之中,迎接他們的是一桿桿鋒利的長槍。這些四十五度斜立的長槍可不是上次民夫們的扁擔,乾脆利落地扎穿戰馬的胸腹。高速奔跑中的戰馬產生巨大的衝力,有的甚至直接透過馬的軀體刺進騎兵的肚子。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就是用**撕開敵人的陣形。

    可惜的是,鐵衛軍不是純粹的冷兵器隊伍,否則衝入陣中的遼人騎兵是很難對付的。董統的步兵與一般的步兵不同,他們的首要目的並不是為了殺敵,而是擋住敵人為後面的火槍主可以全力發揮。

    雖然殺入陣中卻怎麼也衝不破這道人牆,騎在馬的上遼兵成了一個個靶子,在二萬火槍兵的狂射下紛紛墜下馬背。如果他們是步兵或許火槍手會找不到目標,遼人引以為傲的騎兵在鐵衛軍面前反而成了一個劣勢。

    「擊鼓,命騎兵從兩側包抄。」徐誠忻一時沒找到高地,根本看不清戰場,也不知道這支遼兵到底有多少人馬。不過從前方衝擊的猛烈程度看來應該不會太多,讓騎兵反包過去也許能將他們一舉殲滅。

    鼓聲有節奏地響起,命令通過這種方式傳遞下去。敵我雙方接觸沒有多久,呂大通與王懷充各帶一支騎兵剛剛到位就聽到出擊的命令,大喝一聲頓時萬馬奔騰,如兩條不斷伸長的臂膀向遼兵合圍過來。

    這支遼兵總數不過三萬人馬,這次突襲也是蓄謀已久了的。在遼國境內作戰他們還是很有信心的,派三萬騎兵去給鐵衛軍一個嚇馬威一來可以提振軍隊信心,扭轉近期在軍事上的頹勢;二來也可以讓宋兵吃些苦頭,讓他們見識一下契丹鐵騎的厲害。想不到的是他們碰到了鐵衛營,犀利的火槍陣讓他們損失慘重,眼見兩冀的大股騎兵又合圍上來,便知不妙。

    「撤退!全軍撤退!」

    主將一聲令下,遼兵立即隊尾換隊頭,撥轉馬頭向城門方向迅速退去。就算他指揮得當、命令果斷,鐵衛軍的騎兵的迅速也足可以將遼軍當中截斷,那些來不及返身的遼兵全都陷入鐵衛軍的包圍圈中。接下來便是非常殘酷的圍殺,僅僅用了一頓飯時間,滯留陣中的遼兵全部斬殺殆盡,屍體密密鋪了一地。

    整場戰役前後不到半個時辰,遼兵來得快退得也快,扔下一地屍體就結束了。直到戰鬥結束,鐵衛軍的火炮輜重才剛剛到位,要是剛才能用上火炮徐誠忻有把握讓遼兵沖不到本方陣營之中。火炮令人鬱悶的機動性真是個無法解開的結,看樣子以後行軍得注意不能讓隊伍拉得太長,在平原地區行軍這個問題應該多少可解決一點。

    清點戰場,遼兵傷亡將近一萬,而鐵衛軍卻只有二千餘人,非常不成比例。這一戰讓中京城裡的遼軍主帥大驚失色,看來徐誠忻的那兩次勝仗得來並非偶然,鐵衛軍果然與一般宋軍不同。

    鐵衛軍能打勝仗靠得不僅僅是火器上的優勢,而是手下的士兵都有良好的軍事素養。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列隊迎敵,而且不忘反攻,需要的不僅是過硬的心理素質還有冷靜的細緻的觀察能力,以及必勝的信心與勇氣。經過這一戰,遼軍再也不敢輕舉妄動,四門緊閉、加派崗哨,同時立即將戰報送住上京。

    同樣的這一戰卻讓徐誠忻增添了不少信心,以往他打的戰役多少都有些取巧,不僅有城牆可用而且準備都比較充分。這次面對突襲而來的敵軍倉促應戰,不但擋住了他們的進攻而且以較小的損失換取了極大的勝利。儘管人數上有優勢,但畢竟是野外的遭遇戰,本是遼兵最為擅長的戰鬥方式,卻贏了而且贏得十分順利。

    「大軍向前推進五里再紮營。」戰鬥的勝利讓徐誠忻信心大增,命令鐵衛軍直接逼近中京。

    「再留下一隊士兵清理陣亡兄弟的遺體,決不能讓他們暴屍荒野。」

    這也是鐵衛營的原則,只要情況允許,還是要讓陣亡士兵入土為安的。這不僅是對死者的一種尊敬也是對生者的一個安慰,至於敵人的屍體就顧不上那麼多了。這是在戰爭時期,不是發揚人道主義的好時機。

    鐵衛軍沒來得及打掃戰場,士兵們便重新收拾行裝向前壓進。中京城裡的守兵一看以為鐵衛軍要攻城了,嚇得趕緊擊鼓準備迎戰。不一會兒功夫城牆上就湧現出無數人頭,弓箭手們抽箭搭弓戒備地盯著宋軍的動向。一群親兵簇擁著一名衣著華貴的年青將軍走上城樓,那將軍凝視遠眺,不時與邊上的一名老者交談著。

    相距五里,城牆上的一舉一動已經看得較為清楚,徐誠忻一看這架勢心知城內的遼兵肯定不在少數。剛才偷襲宋營的騎兵足有幾萬,如此看來城內人數絕不少於六萬。中京有重要的戰略價值,對上京乃至遼國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耶律洪基決不敢掉以輕心,這一仗可是個大場面。

    徐誠忻帶著眾將出營,向中京又跑出一段距離,把城上的情況看得更為清楚。在部下的一再勸阻下才停住了腳步,他也是沒辦法,要是有個望遠鏡啥的誰願意冒險跑到陣前來。

    此時城上的人也看到他們,又見遠處的宋兵正忙於紮下營寨,才確定宋軍暫時沒有攻城的打算。

    「城下可是徐誠忻?!」那年青將軍大聲喊道。

    徐誠忻這個名字在遼國也是頗有名聲,他聽有人認得他雖不知對面是誰倒也不奇怪。

    「是啊,你哪位?」徐誠忻回道。

    「本王乃遼國兵馬大元帥耶律浚。」

    「哦,耶律浚啊……」這個名字他還是聽說過的,畢竟是遼國的重要人物。「沒想到你也在這兒,有事?」

    ……

    「我大遼與宋本已結為同盟,如今你們卻無端攻我,可知羞恥二字?」耶律浚怒道。

    「行了行了,」徐誠忻輕描淡寫地說:「現在我們已經兩軍對峙,罵大街有意思?再說口水戰你也不是我的對手,是男人乾脆點,回頭刀兵上見真章。」

    「哼,我大遼國豈會怕你們南人,來日必叫你有來無回!」

    「切,你又沒有好看的妹子,想留也留不住我。」徐誠忻調侃道:「對了,你們城裡有多少兵力,能不能透露點?」

    ……

    城上的遼人一陣無語,這什麼人啊。侍立一旁的術哲斡魯朵忙湊上前去低聲勸道:「殿下不必與他爭口舌之利,此人出身市井,出口便是污言穢語有污殿下清聽。不如回府商議一下對敵之策,免得在此受氣。」

    耶律浚一聽有理,心境也平復了許多,大袖一拂轉身離去,臨走時還不忘狠狠的盯了城下的徐誠忻一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