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細胞滲透

《》第二卷 VIP卷 331章 漫長探索 文 / 臭球哥哥

    第331章漫長探索

    當楊牧醒來的時候,視野已經被一個接天連地的巨大黑暗幕布佔滿,此時楊牧彷彿站在一個巨大的深淵面前,身後是璀璨的星空,面前就是吞噬一切光線的深淵,他正好站在兩個世界的分界線上。

    楊牧控制誇父0083號開始180度調頭,讓戰艦尾部朝前,以便進行大推力的減速。調頭完成後,楊牧開啟上帝粒子系統,同時開始啟動反物質引擎,戰艦被施以上百g的反向加速度,速度不斷降下來。

    在這個過程中,楊牧開啟各種探測設備,開始掃瞄面前這個巨大的黑暗天幕。很快各種分析數據反饋回來,這個巨型天幕是由無數個5-10厘米大的塵埃顆粒組成,同時在這些顆粒的間隙中充斥著大量的離散氣體分子。

    這是一個正在向內部塌縮,隨時可能點燃恆星熔爐的一個恆星前體。也許現在這個包克球內部,已經孕育出一顆恆星,只不過恆星光芒被緻密的星雲塵埃徹底遮蔽住了。

    楊牧將戰艦停在包克球邊緣,前面是密密麻麻漂浮在虛空的塵埃顆粒,這些碎石因為相互之間的引力聚集在一起,同樣因為各自的漂移運動,隨時在進行相互碰撞。這個巨大的星雲顆粒集合體整體處在動態穩定狀態中,並且內部無時無刻不在進行混亂無序的變動。

    這是一個超級巨大的混沌系統,蝴蝶效應將會在這裡獲得完美的體現,也許隨便扔進去一顆檯球,就能在這個龐大的包克球內引起一場碎石風暴。

    在自然天體面前,再宏偉的工程奇跡都會顯得如同塵埃一般渺小。楊牧的誇父戰艦如果停放在地球上,足以承載北京所有人口,但是在包克球面前,它連一粒顯眼點的灰塵都算不上。如果包克球湧動起來,隨便一個小漣漪就能把誇父吞噬得無影無蹤。

    楊牧根本沒敢把誇父開進去,誇父開進去一旦引起連鎖反應,碎石風暴完全可以像碎石機一樣,把誇父碾成碎片。

    楊牧通過傀儡系統開出一架機甲,因為誇父是全科技製造,沒有巖崎琢智腦的輔助,所以休眠狀態完全無法用傀儡系統和虛擬世界,但是清醒狀態是可以正常使用傀儡系統的,只不過由腦波控制變成了正常的遠程遙控。

    這架機甲是特別改造的,裝備了量子通訊系統,可以保證不受干擾,不被破解的進行遠程遙控。

    楊牧駕駛機甲慢慢靠近包克球,機甲採用聚變引擎,反物質引擎體積比較大,一般很難裝配到機甲上面。

    隨著距離的靠近,機甲面前是密密麻麻無序飄蕩的碎石,如果有密集物恐懼症的人一定感覺頭皮發麻,受不了這個場面。

    楊牧打開機甲上的頭燈,開始漂進包克球,機甲的動作小心翼翼,生怕引起碎石亂流殃及自身。

    進入包克球後彷彿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只前進了幾十米,身後的誇父戰艦就徹底看不見了,上下左右都是無窮無盡的碎石,在這些碎石之間還充斥著淡薄的霧氣,這是包克球內離散的氣體。

    這些離散的氣體讓機甲的燈光朦朦朧朧,彷彿霧中的車燈,此時如果沒有遠程通訊系統幫助定位,恐怕會讓人不辨方向,徹底迷失在碎石海洋裡。

    楊牧逐步開始深入包克球,他需要確定一下,這個包克球的現狀,是否已經生成恆星,恆星的規模如何。這個體積的包克球,它的質量已經足夠生成超新星,一旦這裡發生超新星爆炸,對於3光年外的u692絕對是災難性的。()

    再弱的超新星爆炸也足以毀滅50光年內的任何生物,屆時u692-1-7這顆生命星球必然無法倖免,會像是消毒滅菌一樣,被超新星爆炸抹掉所有生命痕跡。到時人類能夠逃過這場災難,就看能夠及時的發現和躲過這場災難了,如果稍有不查,人類也會與u692-1-7一起灰飛煙滅。

    楊牧彷彿闖進一場超級大霧,在一片迷茫中開始永無止境的跋涉。在包克球內機甲的速度無法太快,只能一直保持在低速水平下,慢慢向裡滲透,一天時間楊牧只前進了一千多公里。

    一千公里放在地球上也許是很長一段距離,但是放在兩光年的尺度下,一千公里和寸步未動沒有任何區別。

    枯燥而看不到任何景色變化的旅程最是煎熬人,如果不是楊牧心性堅韌,恐怕會這種無望的旅程逼瘋。兩光年的距離,按照目前這個速度,可能楊牧走一輩子也走不到頭。不過楊牧的任務如此,無論如何他都要進去看看,只能祈禱這個包克球不會到處都有如此高的密度了。

    楊牧控制機甲前進一段時間,發現沒有太大危險,沒有因為自己的擾動引起不可測亂流,他慢慢放開膽量,開始加速。即使加速機甲的速度也無法太高,最多也只能保證在百多公里/小時的水平上,再高的話,迎面撞來的碎石就會給機甲帶來損害。也許損害很輕微,但這些碎石無窮無盡,即使每個碎石刮下來一點碎屑,都足以把機甲鐵杵磨成針。

    漫長的旅途沒有任何變化,一直是無盡的碎石,無盡的薄霧。楊牧即便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也實在有點受不了這毫無變化的枯燥探索。後來乾脆把機甲改成智能控制,讓人工智能繼續控制機甲探索,自己開始過起了獨居的宅男生活。

    即使誇父上空間足夠大,各種娛樂設施應有盡有,但是畢竟始終是一個人,各種遊戲玩遍了,各種電影看遍了。機甲還在無盡的碎石海裡探索,旅途仍然沒有絲毫變化。

    此時已經是半年過去了,機甲已經深入到50萬公里深處,此時唯一的變化就是碎石的平均堅決有一點點變小,密度有一點點上升,這個一點點的變化是毫米級的。

    即便已經走了半年,但是機甲總共才走了一光秒的距離,大概相當於包克球半徑的三千萬分之一距離。如果把包克球比喻成一個人體,現在機甲可能還沒突破第一層表皮細胞,還在細胞壁裡徘徊呢。

    楊牧實在是無聊,同時也為了防止自己長期沒有與人交流,出現心理障礙,不得不再次進入休眠狀態,等待智能電腦喚醒自己。

    又是兩年時間過去了,已經快要到達必須返回匯報的時間限了,楊牧被智腦喚醒。

    楊牧來到戰艦的艦橋,調出機甲的視頻畫面,終於明白他為什麼被喚醒了。在機甲面前出現一條寬大的通道,這個通道夾在兩團巨大的碎石雲團中間,形成一個高達十幾萬公里,寬達幾千公里的巨大裂隙。

    這個裂隙彎彎曲曲著一直延伸向包克球深處,楊牧精神一震,終於發現快速通道了。楊牧駕駛機甲開始提高速度,機甲很快將速度提升到每秒一百公里。這個速度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以這個速度在裂隙中飛行,一千公里的速度不過十秒鐘時間,這個距離甚至不夠機甲減速的。如果碰到裂隙出現突然變化,如果楊牧不能在五千公里外發現,非常有可能直接把機甲撞毀在碎石雲團上。

    楊牧實在被漫長的蝸牛速度折磨壞了,他駕駛著機甲風馳電掣的在裂隙中高速穿行。

    還是這種方式速度快,只用了一天時間,楊牧就跑出去將近900萬公里,差不多30光秒的距離。

    楊牧精神振奮,每天駕駛機甲向包克球深處前進,休息的時候將讓智能電腦替代自己,保證機甲一直處在高速狀態。

    一個月後,楊牧跑出去兩個天文單位,整整1000光秒。這時候看看時間,自己已經必須返回了,否則就錯過了回去報道的時間,會被新地球認為自己已經遇難。為了避免新地球的親朋好友傷心,楊牧特意發回一艘無畏戰艦。

    這是一艘科技版的無畏戰艦,可以進行曲率航行,楊牧為戰艦設定好自動駕駛程序,便把戰艦發射出去。這艘戰艦將會在u692-3附近脫出曲率航行,同時自行減速,向u692-3方向發送信號。

    楊牧在無畏戰艦的主機上存儲了自己目前的工作狀態,並將前面這兩年多時間裡的探測數據全部存儲進去,同時留下自己的一段視頻留言,讓家裡的親友們不要擔心,他目前很安全,只是任務執行很順利,不能提前放棄。

    送走無畏艦之後,楊牧再次將注意力轉移到遙控機甲上。

    又過了三個多月,楊牧已經深入包克球將近5000光秒,在這期間,楊牧多次碰到裂隙出現分叉,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楊牧都會選擇最大的那個分叉。

    似乎永遠沒有止境的探索過程異常單調,不過楊牧已經通過機甲發現了可喜的變化,隨著機甲的前進,裂隙的分支越來越多,並且主幹裂隙開始變得越來越大。楊牧興奮的將機甲速度進一步提高,一直提高到1000公里/秒。

    又過了兩個多月,楊牧已經深入包克球將近9萬光秒。這天,楊牧長達3年的探索之旅終於迎來實質性變化,機甲面前豁然開朗,來到一處異常寬闊的地方……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