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恐怖靈異 > 蜀山異聞錄

正文 第八十八章 從中漁利 文 / 迷奇夢蝶

    正在啃噬蕨樹和蘇鐵這類植物的葉子與蕨類混合雜生的馬尾草的禽龍,體重與一頭大象差不多,長有喙,禽龍無齒的角質啄,似乎是用來撕碎葉子,而劍龍吃的蕨類蘇鐵類的嫩葉,就是一種廣泛分佈的矮小得像棕櫚一樣的植物。

    禽龍嘴的側部有一些細小的牙齒,但上下顎的前部沒有牙齒,它只能用骨質的喙嘴咬下樹葉,所以,它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尋找食物和咀嚼食物上。

    禽龍似乎聽見山坡上有轟隆隆的聲音,而且周圍有小動物們慌亂逃竄的聲音,它抬起頭來往山坡上一看,我的媽呀!有數不清的黑乎乎的東西正在滾落而下,前面一群犀牛緊急向下奔逃,在它們身後的遠遠半坡上,還追攆著一群兇猛的異特龍……

    不好,自己的天敵異特龍來了,即將要成為其口中食、腹中餐,屠殺即將發生,危險就在眼前,三十六計走為上計,能跑多遠就跑多遠。

    於是,禽龍撒開後面兩腿,飛也似地快速奔逃,它那僵直而側扁的尾巴,時刻都在幫助其身體保持平衡。

    那姿式就像是駝鳥或者說袋鼠被食肉動物追捕時一樣,變成了飛騰的鳥兒狀,以每小時達35公里的速度,像急風飄落葉一樣地奔馳而去,即刻,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一群畸齒龍四肢著地,正在站立吃食,用喙將樹葉或莖一片一片啄下,集中在口的兩邊,然後一起咀嚼,咀嚼時,下頜輕微向後挫動,樣子頗像現代牛羊進食的樣子。

    畸齒龍一見禽龍群慌慌張張撤退的那個陣勢,又聽見山坡上轟隆隆的聲音愈來愈近,彷彿就已到眼前而迫在眉睫。

    那畸齒龍帶便領群體夥伴也不甘落後,撒丫地跟隨禽龍屁股後面奔跑,它們的尾巴在屁股後面甩來甩去,讓它們的身體在奔跑中始終保持平衡。

    而在一旁同時吃蕨類植物的華陽龍(劍龍),甚覺可笑,不免哧之以鼻:

    「瞧這一群群的膽小鬼,敵人還未到來,就早已嚇破膽了,逃起來比飛還快,真沒有一點『雄起』的概念,一幫慫種!老子身材如此矮小,還沒那麼驚慌失措過,面對即將來臨的威脅、危險,老子們也全然不會放在眼裡。」

    華陽龍們依然鎮靜地不慌不忙地咬噬蕨草,真不愧是初生牛犢不畏虎呵。華陽龍有一個方形的頭,口鼻部很短,它上顎的前部長著一些小牙,用來咬斷蕨類和其它多汁的植物,它的牙齒不大,適合於咀嚼,它們是將整個植物整個的吞下去,它們行動遲緩步履沉重,即使是跑也跑不到多遠。

    但是,它們想到異特龍不也是行動遲緩嗎?運動速度也只有每小時8公里,它異特龍如果像大鳥一樣用兩條後腿大踏步行進時,才剛好相當於自己慢跑的速度。而且最糟糕的是,如果它異特龍摔倒了,它不但會受傷,而且連爬起來都很難,所以,我華陽龍何必怕它呢?

    再者,一旦遇上異特龍,如果真幹起仗來,誰也佔不到便宜,它華陽龍還有致命的絕招對付異特龍,它的背上長有兩排直立的骨質劍板,在尾部的末端還長有四個尖銳的尾刺,就是用來防禦其它恐龍的,而且在它的肩上還各有一個多餘的棘刺,這可以對來犯的敵人構成很大的威脅。

    大家知道那震龍吧,它可是恐龍王國中身材最大的,身長有39至52米,身高可以達到18米,體重達到讓人暈菜的130噸,夠牛屁的吧?

    可是,身長4米,體重1到4

    看書[網最快kanshu?

    噸的我,小小的華陽龍,雖然有前肢短小,頸項低垂,頭顱幾乎觸地以覓食植物的缺陷,但天生兩排窄而高聳、又極奇尖銳的骨板排列在背脊上,就是我致勝法寶,打敗敵人的致命武器。

    曾幾何時,遭遇到牛屁轟轟的震龍來進攻,結果,華陽龍將尖銳的尾刺戳入那凶悍的四川龍(震龍)腹部,讓它死在我眼前。

    說實在的,兇猛的氣龍我都不放在眼裡,別看氣龍奮力追捕靈龍,而敏捷的靈龍拚命逃竄,到頭來,它們雙雙都死在我這個不怎麼會奔跑的華陽龍手裡,怎麼樣?

    哈哈,如此一來,誰怕誰呀?!

    其實不然,華陽龍與生活在同時代同地區的蜀龍、巴山酋龍和峨嵋龍相比,華陽龍太矮、太小了,大傢伙的恐龍們仰起脖子大嚼高樹上的葉子時,華陽龍只能啃食地面附近的低矮植物。

    因此,華陽龍較為矮小的身體,更容易使它們成為氣龍等食肉恐龍的捕食目標,但是,作為最早的劍龍,華陽龍已經發展了一套獨特的防禦武器,那就是它肩膀上、腰部以及尾巴尖上長出的長刺。

    當飢餓的氣龍攻擊華陽龍的時候,華陽龍會把身體轉到某個適當的位置,以使它身上的長刺指向進攻者,同時,用帶有長刺的尾巴猛烈抽打敵人,這些武器以及這樣的防禦方式,雖然沒有強大到能夠殺死大的捕食者的地步,但是卻足以產生威懾效果,使得那些捕食者為了避免受傷而停止對華陽龍的追捕,轉而去尋找更容易捕獲的獵物。

    那個時候,河邊通常長滿了綠色地毯般茂密的矮小蕨類植物,這樣的地方一般沒有高大的樹木,當華陽龍用它們那適於啃食和研磨的小牙齒在這樣開闊的「草地」上進食的時候,它們的幼仔往往成為氣龍等捕食者覬覦的對象。

    不過,只要小華陽龍緊跟在它們的父母身邊,那些捕食者還是不敢輕易地發動進攻,顯然,父母保護幼仔的親子行為對於華陽龍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山坡上打鬥的犀牛與異特龍終於滾落到山下,伴隨它們落下的還有很多犀牛群,以及與其扭打撕扯的異特龍,它們敵我雙方都爆炸式地撞在一起,因失去平衡而狠狠地摔在草地上,摔出震天巨響,有的摔斷了頸子,有的扭斷了脖子,更有的摔斷了腿,一隻隻在那草叢間痛苦地哀嚎……

    空中的色拉翼龍,真雙型齒龍,嘴口龍,毛鬼龍,中國鳥龍、小盜龍們聞風而動,紛紛從不同地方飛來,密密麻麻,猶如蝗蟲一般遮天蔽日,它們在這些奄奄一息的龐然大物身上任意挑食,盡情享用,飽飽美餐一頓。

    這可真應了那句話:驢蚌相爭,漁翁得利。

    這些異特龍和犀牛已毫無招架之功了,眼睜睜望著這些飛鳥來一點一點蠶食自己,那飛鳥每啄一下的鑽心疼痛感,讓異特龍和犀牛都有死去活來的感受,甚至痛得巴望著能有更大的傢伙,來將它們一舉結果性命,免得受這要死不活的煎熬。

    犀牛發出淒嚦慘叫,惶恐中身體失去平衡,「轟隆…轟隆…」數十聲之後,便側身砸在了地上,堅硬的草地也被它的頭重重地砸得凹下一坑,整個大地都在顫動。

    緊接著,便遭到空中數千隻龍鳥的群眾攻擊,那些鳥群們若無其視地站立在它們的身上,甚至還走來走去,挑三撿四一般啄來啄去,猶如地質學家在選揀礦石一般認真。

    這犀牛是又恨又怒,但敢怒而不敢言,怒的是龍游淺水遣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強烈抗議嘛,已時過境遷,沒有那個實力了,自己連身子都爬不起來,還有什麼資本提抗議?

    只能眼睜睜任人宰割,希望死得快點,死得利索一點。

    在岸邊淺草灌木從裡,還有一些鸚鵡嘴龍正在吃草,對那飛鳥肉食恐龍的殘忍行為很反感,甚至還怒目而視表達過強烈不滿和憤慨!

    鸚鵡嘴龍是一種頭部呈方型,並生有一張鸚鵡嘴的食素恐龍。體型不大,全長1.8米,高約1米,頭短寬而高,吻彎曲似鸚鵡的喙,故而得名。

    小的鸚鵡龍整個身體只有一隻小狗大,有的能在空中飛翔,像長尾的喙嘴龍,有尖利的牙齒和長長的尾巴,尾巴末端有一塊像蒼蠅拍形狀的膜,飛翔的工具是翼膜。

    鸚鵡龍和原角龍、三角龍等恐龍都具有一張類似鸚鵡一般帶勾的鳥嘴,應該是角龍的祖先,它們的嘴喙與骨頭的搭配安排,跟角龍是一樣的,深厚的頭骨和骨脊也就發展成後來之角龍的角和頸盾。

    另外,它的口中沒有牙齒,而那角質的巨喙,能幫助它咬斷和切碎植物的葉梗甚至堅果。

    與鸚鵡嘴龍一起吃草的還有一群相對高大的傢伙,它們就是長達6米、高達1.8米、重達3噸的尖角龍(獨角龍)也在啃噬低矮的植物,差不多和一頭大象一樣長,和一個成年人一樣高。它的鼻骨上方有一個角,加上粗壯的身體,看起來很像一隻大犀牛。

    在尖角龍的脖子上方有一個骨質頸盾,邊緣有一些小的波狀隆起,這個頸盾大概是地位的象徵,有些尖角龍的頸盾上色彩亮麗,使它們看起來與眾不同,這有助於它們吸引異性。

    在水邊淺草坪中,另有一群吃葉子、樹枝、松針、及松子等植物的鴨嘴龍,但它也吃柔軟的水生植物,鴨嘴龍最大特徵就是頭上密佈的冠飾,喙吻部寬扁,極像鴨嘴,因而得名。

    鴨嘴龍的頭骨很長,頜骨兩側長著菱形的牙齒,數量多達2000多個,被譽為恐龍世界的牙齒大戶。

    它們的家族觀念很強,成年恐龍會很好地保護它們的巢穴,並給幼龍餵食,直到它們長到能夠自己獨立出去覓食為止,有時,它也可以四足而行,而且能在水中生存,還能躲避霸王龍的攻擊,這是因為它快速地遊行逃脫。

    鴨嘴龍類主要吃的是石松類植物木賊,這種植物含硅質較多,十分堅硬,所以鴨嘴龍的嘴裡上下左右都有牙齒,一個接一個,密密麻麻排成許多行,最多的可達兩千多顆,這是對長期吃硬食的一種適應。

    在一些沼澤地粘土層裡,還生著一些大嘴短脖子的泥泳龍,它的牙齒上有十分獨特的一條垂直軸線、從底部延伸到牙齒中部,頸骨下面還有一條類似「龍骨」一樣的組織。

    「龍骨」估計是用來支撐用的,致使它的脖子轉動不靈活,它的後鰭比前鰭要大,這與大多數的蛇頸龍恰恰相反,顯示出它是一位速游專家。

    這些食草的恐龍們,一個個憤怒地看著食肉飛鳥恐龍群,一點一點地蠶食異特龍和犀牛們,無能為力。

    不過,它們也有些情緒激動,紛紛跳躍著、撲騰著,嘴裡不停地嗷嗚、嗷嗚叫喚著,還時不時在地上輾轉腳步,蹦來蹦去的,不知是對天上的飛龍們表示抗議、憤怒呢,還是對異特龍遭遇最弱小動物的肢解而幸災樂禍呢。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kanshu.)原創首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