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異界神帝王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二章 地上神國-千年王國和天庭 文 / 戰靈子

    ps:十四世紀初,發生在意大利北部的多里奇諾農民起義提出的關於理想王國的設想。一三零三年,意大利北部的皮埃蒙特地區爆發了農民起義。起義領袖多里奇諾宣傳私有財產是一切罪惡的根源,預言一個沒有私有財產的「千年王國」就要到來。「千年王國」成為農民起義的宗旨和奮鬥目標。多里奇諾這一預言主要是來自「使徒兄弟派」的主張。一二六零年左右,塞加烈裡在帕爾馬附近創立了「使徒兄弟派」,主張解放農奴、財產共有、同派信徒之間以兄弟姊妹相稱,過清貧的生活。後塞加烈裡被天主教會迫害,多里奇諾作為其信徒,繼承了其遺志並把其主張發展為「千年王國」。

    一、千年王國

    十四世紀初,發生在意大利北部的多里奇諾農民起義提出的關於理想王國的設想。一三零三年,意大利北部的皮埃蒙特地區爆發了農民起義。起義領袖多里奇諾宣傳私有財產是一切罪惡的根源,預言一個沒有私有財產的「千年王國」就要到來。「千年王國」成為農民起義的宗旨和奮鬥目標。多里奇諾這一預言主要是來自「使徒兄弟派」的主張。一二六零年左右,塞加烈裡在帕爾馬附近創立了「使徒兄弟派」,主張解放農奴、財產共有、同派信徒之間以兄弟姊妹相稱,過清貧的生活。後塞加烈裡被天主教會迫害,多里奇諾作為其信徒。繼承了其遺志並把其主張發展為「千年王國」。

    基督教教義中的千年王國

    千年王國是大災難後,撒但被捆綁鎖入無底坑,然後耶穌基督在地上建立千年王國。並親自統治這個國度。這個國度無比美好,是天國在地球上的縮影(詳見以賽亞書)。一千年後,千年王國結束,撒但被暫時釋放,並鼓動地上的歌革的瑪各兩國,叫他們圍住聖徒的營與蒙愛的城爭戰,就有火從天降下。燒滅了他們。於是撒但被徹底擊敗,扔入火湖中。然後耶穌降臨審判全人類,天地都消失。那時古往今來所有的死人都要復活並站在審判台前,根據其生前所行的接受主的審判,得勝者進入天國,其他的投入火湖。最後天國降臨。

    二、天庭體系

    天庭聯合政府的成立是一個里程碑式的偉大事件。具有劃時代的偉大意義。這個政府最初由三百六十五個崑崙小神(注意,是三百六十五個神,神在仙佛界地位最低)組成,上應周天諸星宿,下管普天億兆生靈,算得上是個高效的政府。政府根據儒家的教義組建,設立皇帝一名(由於神仙長生不死,不牽扯世襲罔替的問題)。這就是玉皇大帝,全稱是「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為天庭聯合政府的最高元首,具有最高權威。道祖太上老君和佛祖如來也必須服從天庭領導,對玉帝的差遣稱為「奉旨」。

    玉帝職位的設立,是儒釋道三家充分融合妥協的產物。玉帝不能是儒釋道三家任何一家中的神仙,只能重新選取。天庭政府依照儒家教義組建,充分體現了儒家在中國的主體地位;玉帝的名稱側重道家,也充分顯示了道家的主場優勢;而釋家(佛家)則最大限度的保全了自身組織的完整性(如來仍然稱霸西方,擁有自己的一片地盤)。

    天庭聯合政府最初成立時,更多的是一個象徵,並不具備很大的權威,各路仙佛仍然自行其是。於是天庭開始擴招公務員,其擴招的對象無外乎三種:道家中部分仙真、佛家中部分菩薩以及儒家中部分人間的著名人物。最初只是小打小鬧,隨著加入政府的仙佛神越來越多,一些有身份有地位有輩分的高級仙佛也加入了政府並分管部分**業務,像道家的真武大帝,東華帝君等,佛家的四大天王、地藏菩薩等。儒家推薦的許多人間著名人物也被納入天庭政府,如關羽、魏征、包拯等。天庭實力越來越大,以至於道祖太上老君也受聘做了天庭的首席政治顧問(當然,為了維護道家仙界的尊嚴,老君也是自貶三級,自願由道家老大降為三清之末的)。

    至此,天庭的實力逐步壯大,並具備了相當的組織規模,甚至擁有了一定數量的軍隊。天庭最初的組成部分——神,也具備了相當的政治地位,作為後起之秀,已經完全可以和修為等級更高的前輩仙以及佛分庭抗禮了。

    為了給日益壯大的政府中的公務員安排足夠的工作崗位,天庭開始組建一些地方政府,分管一地一山一水的事物。在陰司設立十殿閻君,為最高統領,但實權卻掌握在東嶽大帝與地藏菩薩手中。於四海分設龍王,掌管四海水域,監管天下江河湖汊諸處水神。一時間,天上天下犄角旮旯諸般事物都有神仙相應掌管。沒有職司的仙佛只能在指定的區域內自娛自樂,除個別法力廣大的外,一般不得受理人間事務。至此,天庭政府完全掌管了天上天下的大權。

    在天庭的統一領導下,儒釋道諸位仙佛都緊密團結在以玉帝為核心的中央政府周圍,一時間倒也相安無事各得其所。道家在天庭安插了大量的人員,基本掌握了天庭的大部分事務;佛家也趁機安排四大菩薩進駐四大名山,牢牢站穩了自己的腳跟;儒家在確立天庭以自己的教義組建政府後,也切實鞏固了自身在人間的統治地位。

    天庭亦是封神的產物,至此商周交替之際,三界玄學神魔順應天命,助周伐紂歷練仙劫,適才增加天庭人力。此後天庭方有日、月游神、太陽星君、太陰星君、值日神、值時神、一百零八星宿、四大天師,二十八星宿、九耀星官、三清、四帝、五方揭諦、各方戰神等等

    玉皇大帝被視為眾神之領袖,在道教神階中威望極高,神權最大。其居住昊天金閥彌羅天宮,妙相莊嚴,法身無上,統御諸天,綜領萬聖,主宰宇宙,開化萬天,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萬物,濟度群生,權衡三界,統御萬靈,而無量度人,為天界至尊之神,萬天帝王。簡而言之,道教認為:玉皇總管三界(天上、地下、空間),十方(四方、四維、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獄畜生、餓鬼)的一切陰陽禍福。

    三、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是佛教說明世

    界組織的情形。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須彌山,透過大海,矗立在地輪上,地輪之下為金輪,再下為火輪,再下為風輪,風輪之外便是虛空。須彌山上下皆大,中央獨小,日月即在山腰,在須彌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環繞之,每一重海,間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鹹海,鹹海之外有大鐵圍山。在鹹海四方有四大洲,即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叫做四天下,每洲旁各有兩中洲,數百小洲而為眷屬。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禪三天,為一小世界。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二禪三天,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禪三天,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禪九天,及四空天,為一大千世界。因為這中間有三個千的倍數,所以大千世界,又名為三千大千世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