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第三極崛起

正文 第177章 錢啊錢(二) 文 / 青木雙翼

    陳淑珍有些無奈的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四個多月,已經有些不方便了,女人就這點麻煩。

    「我們財政廳仔細核查了建設廳各項投入,這次建設廳與實業廳共同確定了察省的整體方案,讓我們的預算簡單多了,口外以農為主,口內以工商為主的想法也符合歲入的一些特點,目前口外農業發展已經放緩了不少,今年過後,口外的臨時項費用將會大幅降低,轉而加大口內的費用是可行的,實業廳建議省府財政作為股東之一加入口內幾個工廠的建設我們認為不太妥當,會遭受各方詬病,經過與察哈爾銀行協商,採取以銀行作為股東的方式要好很多,眼下口內的臨時項預算費用共計七百三十六萬,這裡面有幾個大項。」

    陳淑珍一邊說一邊翻看手頭的小本本,「口內六縣農田水利費用一百八十萬,察哈爾造幣廠投入兩百三十萬元,公路修繕費用一百一十萬,宣化火車站貨場五十萬……」

    「如果算上經常項開支,我們歲入歲出缺口很大,趙主席帶回來的錢也剩下不了多少,考慮到還有軍隊的投入,財政廳建議要大幅減少臨時項的支出,今年各縣上報建設電廠一事我們就暫時壓了下來。」

    「可電廠今年不建以後還要建啊?陳廳長作何考慮的?」

    「口內口外加起來要建十幾個電廠,小了不行,大了又吃不消,我和察哈爾工業集團吳經理商量過,他提議能不能緩一年,看看他們是否能夠仿造出電廠的各種設備,哪怕只是一部分也是好的。」陳淑珍解釋道。

    這也是一條出路,緩一年而已,趙子贇同意了。

    「由於察哈爾銀行介入一些實業的投入,省財政的壓力小了不少,眼下宣化的煤礦公司、龍關的鐵礦公司等都是由銀行投入,鞏經理預計要投入兩三百萬元,其餘股東大致會投入五六百萬元。」陳淑珍說著想起件事來,她盯著趙子贇道:「張家口薛市長提了一個方案,要建立張家口的下水道,他說這是你提議的?」

    「是啊,我讓他做一個預算看看。」

    「你知道要多少錢嗎?」

    趙子贇搖搖頭。

    「一百六十萬!我不知道你為何有這個想法,這錢毫無必要!」陳淑珍眼都瞪圓了。

    「這個……,我知道,若只是排水大可不必,不過我是怕有戰事發生,這下水道更重要的作用是用來躲避戰火的。」

    戰火都蔓延到張家口了,躲下水道有用嗎?陳淑珍剛想反駁,見趙子贇眼睛只眨,急忙收住口,準備下來再問。

    「那教育廳和財政廳會商的情況如何?」趙子贇轉了話題,岔開這事。

    馬麟輕咳了一聲,翻開手裡的材料說道:「教育廳提交財政廳今年經常項支出共計三百三十六萬元,這筆費用涵蓋教師的薪水、省立各校的學生費用,私立學校的補貼等,臨時項開支是北方大學、察哈爾職業學校後期建設的尾款,口內口外各縣的新小學建設,共計兩百六十萬元。」

    這費用和去年相當,也是察哈爾財政支出的大頭,趙子贇倒是沒想著一定要如此加大教育投入,只是他重視,陳淑珍、馬麟等人又都是讀書出身,從事過教育,無意中就成了這個樣子。

    「這筆費用財政廳也進行了核實,沒有什麼可減少的餘地。」陳淑珍面露憂色:「主席,察哈爾財政去年就虧損了一千多萬,今年恐怕也不會有太大好轉,東北難民持續湧入,安置費用高居不下,這樣下去是不行的。」

    終於知道為何很多有志之士空有抱負了,一個省就有這麼大的赤字,還才是進行了一些必要的投入而已,可趙子贇卻不敢放緩步伐,留給自己的時間並不多。

    「再咬牙堅持一下。」

    楊受成見其他人都發了言,他也起身道:「主席,實業廳這邊倒是沒有大的支出,實業廳今年準備聯合財政廳對各工廠、公司、商戶重新釐定,以確保各項稅收的徵繳,同時,實業廳準備組織一些商戶、公司赴上海參加上海交易會,擴大察哈爾的影響。」

    「好,我們不但要讓察哈爾的東西賣到上海去,也要爭取上海的實業家來察哈爾建廠、辦公司。」

    「實業廳現在頭痛是事情有兩樁。」楊受成猶豫了下道:「一個是大煙,是禁還是徵稅還得主席來定,另一個便是原來那些在放墾土地上經營的公司,他們和孔氏家族多少有些瓜葛,不知該如何處理。」

    大煙太想禁了,可趙子贇知道在他地盤上和綏遠地界,很多種植大煙的都和當地勢力、南京勢力和部分軍閥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他正處於需要一個穩定的建設期的時候,不想平添不確定因素,思來想去,還是只得先放任一下。

    「徵稅吧,楊廳長,你做個統計,然後交給陳軍長,由三十一軍出面徵稅。」

    楊受成點頭同意。

    「至於你說的那些公司……」趙子贇也是煩得很,孔家早已登報,和他沒什麼瓜葛了,按理說沒必要看臉色,上次他也借清黨弄了幾個,原本是想逼他們走,可孔家做後台的公司最終還是交了部分錢逃了過去,孔祥熙不但是財政部長,還掌管著海關,這些都對察哈爾有很大的影響,「你召集他們,把察哈爾的各項規定告訴他們,必須照著來,他們不亂來,就暫且不管吧。」

    「實業廳制訂了察哈爾的勞動者保護法,規定了最長工作時限和最低薪酬額,還請主席審核後發佈,除此之外,實業廳想建立糧、油、棉、鹽、糖的儲備庫,預防不良商家囤積物資、哄抬物價,只是這筆費用恐怕會非常巨大。」

    這事在陽高時,趙子贇就和楊受成探討過,幾次大戰,很多物資都緊缺,當時**師只是偏安一隅,陽高也只是一個縣,怎麼想辦法都還能解決,如今是一個省,那就不好辦了,去年多倫聚集幾萬人就差點讓整個察北崩潰。

    「先做個方案出來,這事等我和察哈爾銀行商議下,看是否由他們來介入。」

    張鴻隨後說了民政廳的事,主要還是人員編制和考核情況,年初一批不合格和觀念陳舊的大小官員、公務員被辭退,廳、縣、局等編製也重新進行了核定,減少不必要的人,在提高政府工作人員薪酬後,總的支出反而略有下降,張鴻希望就此穩定下來。

    那木海扎布是第一次參加高層會議,一開始還有些緊張,見大家都是想說什麼就什麼,他也放鬆了下來,眾人說完,他也說起警務處的工作:「主席,警務處在民政廳的幫助下,對原有各縣的警察進行了一次考核,留用的不到三成,本來缺口很大,張廳長建議逐年補充,也許原來的編制就不合理,眼下從三十一軍退役老兵中有三千七百多人轉成了警察,已分配各縣,效果很好,這些老兵比原來的警察強多了,警務處正在進行調查,將和民政廳最終確定編製。」

    「那處長,我建議一旦編製確定後,可適當放大一些,理由有兩個,一是各縣都在建設,以後外來人和商戶、工廠會越來越多,那是警察數量就會不足,二是我想給那些老兵們一個歸宿。」趙子贇建議道。

    「主席,我記住了。」那木海扎布認真的在本子上記了下來。

    「另外,警察也是需要技能的,你與馬校長溝通下,看看北方大學能不能與職業學院一起對全省警察進行培訓,至少法律就該學一學的。」

    會議持續了很長時間,弄得趙子贇有些疲憊不堪,陳淑珍也是渾身酸軟,作為秘書長,她不得不出聲制止了一些小事的商議:「各廳現在都還有大事小事讓主席做主的想法,這是推卸責任,我希望各位廳長能夠挑起重擔,自己分內的事情自己決斷!」

    「主要還是有些不踏實啊。」馬麟有些難為情的說道。

    「踏實不踏實都要做事!」陳淑珍有些惱了,這會之後,她還要和趙子贇去三十一軍軍部開會,讓陳振林等著不說,她現在也擔心肚子裡的孩子,不敢太過放肆。

    「好,好,都聽到了?薛嫂子發話了,小事別再說了,挑重要的說。」馬麟訕訕道。

    這下進度快了不少,趙子贇最後做了簡短的總結,陳淑珍便轟眾人回去,沒好氣道:「飯就不管了,我們還要去三十一軍。」

    眾人這才知道陳淑珍發火的原因,暗自提醒自己,以後只說大事。

    按照趙子贇的意思,還是先休息下再去,陳淑珍不肯,她知道陳振林他們已經等了很久了。

    「那你的身子……」趙子贇知道她和薛儒好不容易懷上孩子,千萬別出什麼事。

    「問題不大,我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

    她一再堅持,趙子贇只得作罷,讓趙振打電話給陳振林,準備點適合孕婦吃的,並特意交代給陳淑珍準備舒服點的椅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