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四世三公

正文 第二二二章 教誨 文 / 120笑話

    從鄴城離開,袁常和典韋二人花了兩天的時間回到東平縣。如今袁紹升袁常為渤海太守,東平縣的縣令也讓袁常自己任命。因此,在離開東平縣之前,有些事情,袁常還是要先解決了。

    在縣衙大堂之內,袁常、郭嘉、趙雲、典韋和韓恂五人聚集於此。趙雲回鄉看望兄長,並且招募了一千名的青壯,於幾日前也已經回到東平縣了。

    「恭喜主公升任渤海太守,真是可喜可賀。」

    「嘿嘿,主公陞官了,是否要慶賀一番。」

    袁常升為渤海太守的消息,幾人也已經知道。因此,趁著這大好時機,眾人當然想要敲詐一番。

    可惜,他們還是低估了袁常的無恥。

    「慶賀是肯定要的!」

    袁常同意的點了點頭,隨後瞇起眼睛看向四人,奸笑道:「本公子升任渤海太守,你們怎麼能沒有一點表示?我看這樣,你們每人出二百五十錢的份子錢,湊滿一貫,今晚去悅來酒家慶賀一番。」

    袁常望著四人心中暗道,想要敲詐本公子,門都沒有。那些錢可是存起來當老婆本的,想讓本公子出血,就要有被放血的覺悟,不從他們身上放點血怎行!

    「主公,那看還是算了吧,俺覺得慶賀什麼的最麻煩了!」

    典韋一臉委屈之色,先前他們四人已經暗中討論過,趁著袁常高昇的時機從他身上剝一層皮。結果,袁常的無恥超出了他們的想像,反而要從他們身上剝皮。因此,郭嘉、趙雲和韓恂三人很沒義氣的用眼神示意典韋,趕緊把自己先前的提議給撤銷了。

    「洪飛,怎麼能這麼說,我高昇渤海太守,慶賀之事你覺得麻煩,這讓我很不開心。不用多說,這件事就這麼決定了。」

    袁常毫不理會四人的苦瓜臉,想要剝削自己,就要有這種覺悟。

    當下,袁常臉色一正,不給四人說話的機會,沉聲問道:「我即將升任渤海太守,袁紹讓我自己找個縣令就任,奉孝以為何人適合?」

    見說道正事,四人的臉色也都嚴肅起來。

    郭嘉想了想,笑道:「嘉心中有倒是有一人選,曾經亦是縣衙官員,而且乃是東平縣本地人,想來十分適合。」

    聽郭嘉這麼一說,袁常眉頭微皺,隨後展開,似乎也想到了郭嘉說的人選。

    袁常點了點頭,同意道:「奉孝說的可是桑秋?他的能力還是不錯的,我們清算官吏之時,他沒有驚慌,反而能沉著應對。並且最後還能及時招認自己的罪行,品性還不至於太糟糕,只要敲打一番,接手東平縣想來是沒有多大的問題。莒子,你去桑秋家中,將桑秋請來縣衙一趟。」

    「是,主公!」

    不多時,韓恂便帶著桑秋來到袁常面前。

    「大人召小民前來,不知所為何事?」

    桑秋恭敬的向袁常行禮到,心中還有一絲忐忑不安。近來一段時間桑秋都很本分做人,沒犯什麼事,按理來說,袁常不會找他。除非袁常想要清算之前的事,否則兩人基本是沒有交集的。

    「呵呵!」

    袁常輕聲笑了笑,臉上露出溫和的神情,溫言道:「桑秋你用不著緊張,我今日找你來只是想和你談一談,過去的事我已說過不再追究,自然不會翻出來。桑秋,聽聞你左右鄰居說你整日呆在家中,如此怕是對身體不好,盡量多出來走走。」

    桑秋有些發愣,隱隱的覺得今天的袁常跟往日有些不同,但是一時之間又說不上來。愣了片刻,才想起來自己還沒有回答袁常的話,當下作揖行了一禮,謙恭道:「多謝大人關懷,小民自知曾經犯下過錯,因此在家中苦讀聖賢,靜思己過。」

    「桑秋,你坐下不要站著,今日你我乃是尋常聊天,無須如此多禮。」

    聽得袁常話語,桑秋小心翼翼的坐到袁常對面,屏氣凝神,大氣都不敢喘一下,身子也是坐的筆挺,唯恐讓袁常覺得自己對他不夠恭敬。

    袁常笑了笑,問道:「桑秋既然你在家中讀聖賢之書,那我便考考你。」

    桑秋再一次愣住了,看著袁常的神色,他終於明白為何覺得袁常跟之前不同。今天見到的袁常,一言一行之間都表現出大智慧,讓他有一種高不可攀的感覺。桑秋頓時明白,當初他和何耀、羅源二人被袁常給擼下來,並非是郭嘉一人出謀劃策,而袁常也有出力。感情袁常之前一直都是扮豬吃老虎,想到這裡,桑秋更是表現的小心翼翼。

    「大人的問題,若是小民知曉,自當回答。」

    袁常凝視桑秋,問道:「桑秋,你可知什麼是『官』?」

    桑秋覺得自己今天發愣的次數比出生到現在加起來的次數還要多,什麼是「官」?「官」就是能讓人身份地位上漲,而平民只能仰望的存在。這不僅僅是桑秋個人的想法,而是大部分想要當官的人都是這樣的想法。

    不過,此刻面對著袁常,桑秋想了想,小心翼翼的說道:「所謂『官』,便是廉政愛民、造福於民,這樣方可稱之為官。」

    「回答的不錯!」

    袁常不置可否的應了聲,臉上的表情看不出他是滿意,還是不滿意。隨後又問道:「既然這樣,那如何廉政愛民,如何造福於民,你曾經也是東平縣的主簿,覺得自己做到了嗎?」

    「小民慚愧,辜負了朝廷的厚望!」

    桑秋臉色微紅,頗為羞愧的低下了頭。

    袁常不以為意,接著說道:「每個人在當官之前,或許都想過當官之後自己要廉政愛民、造福於民。可是,當他們當上了官之後,或因為金錢、或因為女色、或因為權力,反正是諸多的原因,而改變了自己曾經的初衷。最後,或許他們還是一個官,但是在百姓的心中,他們已經不是官,而是一頭吃人的猛虎。」

    「有的人當官確實很清廉,不收百姓的一分一毫。可是,他卻不能讓治下的百姓過上好日子,或許百姓會覺得他是個清廉的官,但絕對不是一個好官;有的人當官會貪污受賄,但是他卻能讓治下的百姓過上富足的日子,在朝廷或者其他人看來,他是個貪官。但是,他治下的百姓肯定會覺得他是個好官,因為大家的生活都變好了。所以,官的好壞其實很難定義。」

    桑秋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而一旁的郭嘉也是極為贊同袁常的話。

    正如郭嘉之前的想法是找尋明主,開闢新朝。在許多人看來,郭嘉這樣是不忠於朝廷,然而開闢新朝,結束動亂,人民能夠安定,在後人看來,郭嘉則是賢才之士。反觀荀彧,他一直忠於漢室,若是繼續保持這樣的朝廷,百姓的日子不會改變,只會越加艱苦。那麼,現在的人或許會稱讚他為忠義之士,後人則會說他是個迂腐不知變通的人。因此,有時候一個人的好壞是難以評價的。

    「你先前說的廉政愛民、造福於民這一點是沒有錯的,但是,這一點是為官的本心。在我看來,只要堅持這一個本心,然後在行動的時候,有所變通,那樣才是一個真正的好官。其他的我就不多說了,最後我送你一句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只要你能做到這一點,就是為官的楷模。」

    桑秋身子一震,腦中一道閃電劃過,他覺得自己誦讀的聖賢書,在此刻因為袁常的這一句話而融會貫通,精神得到昇華。

    桑秋起身,長揖一禮,誠懇道:「謝過大人教誨,小民永遠不會忘記大人說過的這一句話。」

    「嗯!」

    袁常看得出桑秋是真的明白,而非是在敷衍自己。相信只要是一個有志之士,聽了范仲淹這一句話,都會有所感悟。

    「桑秋,我即將升任渤海太守,這東平縣便交由你來接管,我相信你不會讓我失望的!」

    桑秋再次愣住了,他終於明白為何袁常會跟自己說這麼的道理,原來是打算讓他擔任東平縣的縣令。桑秋是知道自己有過前科的,可是袁常並沒有計較,反而不遺餘力的教誨他,並且把東平縣交給他,心中一股濃濃的感動之情閃過。

    「小民絕不會辜負大人厚望!」

    桑秋眼神堅定的向袁常說到,其他多餘的話桑秋沒有多說,他會用實際行動來向袁常證明,袁常沒有看錯他。

    此後,桑秋特意請人將「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寫下,裝裱起來掛在屋中,每日都要注視多遍,並且也都是一直這樣做的。後來桑秋陞官離開東平縣,百姓為他蓋了座祠堂,便是為了紀念他。

    而桑秋一直把這句話當做家訓教誨子孫,其後世子孫多為朝廷重臣,甚至是位至三公,此是後話,暫且不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