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四世三公

正文 第二六三章 百家學院 文 / 120笑話

    「蔡大學士,此時夜深,在下前來打擾,還望莫怪!」袁常笑著拱了拱手,然後將手中的桂花酒遞給蔡邕。

    「無妨!」

    蔡邕倒也沒有疲倦之色,輕輕的說了一句,然後笑道:「賢侄,當日我與周陽同殿為臣,癡長幾歲,賢侄喚一聲伯父便可,無需一直喚我大學士,聽著感覺有些寒磣人呢!」

    若是跟蔡邕不熟識的人,喊他一聲蔡大學士倒說是對他的尊稱。但是,袁常可是他的救命恩人,一直如此喊他,蔡邕自己都覺得汗顏。況且,為何人家會稱呼他為大學士?那是因為覺得他才識過人,才有如此稱呼。然而,就郭嘉一人的才識,蔡邕都甚為驚歎,更不用說深不可測的袁常了。

    「伯父發話了,那小侄定當遵從。」

    袁常也沒有絲毫的客氣,順著蔡邕的話就這麼乾脆的應了下來。蔡邕本就是性情灑脫的人,見到袁常如此率性,心中更是歡喜。

    「賢侄,這美酒倘若拿出去叫賣,怕是千金不止。就這般送給老夫,莫不會心疼?」

    蔡邕提著手中的一罈酒,上下翻看,顯得極為高興。至於口中的話,也並非是假話。蔡邕走南闖北,見識過的人和事數不勝數,這種事也不是碰到一兩次。許多愛酒的人,為了能夠得到好酒,豪擲千金絕不是空話。袁常的桂花酒,絕對堪稱世間少有。

    「哈哈!」

    袁常爽朗的大笑一聲,搖了搖頭,直言道:「伯父乃是有智之人,小侄如此將伯父請來,自是有事請求伯父幫忙,一壇千金美酒,如何能比得上伯父日後的付出。」

    蔡邕微微錯愕,沒想到袁常如此直接的把話說出來。不過,隨即他便笑了起來,直接乾脆才好,若是像許多世家子弟那樣,都要七扯八扯,說了老半天還沒說到主題上。蔡邕最心煩的便是這樣的交談,袁常能夠如此,除卻是性格如此之外,還有一點,那便是對他的信任。先不說袁常的才智如何,就說有郭嘉在身邊,若是不信任自己,也不會讓袁常這麼直言把目的說出來。

    蔡邕點了點頭,也是直接說道:「賢侄如此實誠,那老夫也不拐彎抹角。經過諸多事情,老夫已對官場沒有念想,倘若賢侄要讓老夫出仕,老夫只能說無能為力。若是其他事,賢侄提出來,老夫能做到,絕無二話。」

    袁常在之前的時候,是有打算讓蔡邕在渤海郡任職。當然,袁常也不需要蔡邕做什麼,只要他掛個名頭就好,以蔡邕曾經的名聲,肯定有眾多士子會蜂擁到他渤海郡。到時候,渤海郡就無須為官員的事情擔心了。即便以後袁常有更大的地盤,也不用操心。不過,既然蔡邕無心出仕,袁常當然不會勉強。只要蔡邕呆在他的地盤,這就足夠了。

    「既然伯父這麼說,那小侄也就不勉強。其實小侄是打算建設學院,想要伯父出任院長一職。」

    袁常說著,雙目閃著精光望向蔡邕。

    「建設書院,不知道賢侄具體有何打算?」

    蔡邕微微皺起眉頭,低聲問了一句。說真的,蔡邕其實並不覺得袁常建設書院的話是個好提議,並非是蔡邕不想讓知識傳播,而是建設書院的意義不大。

    當今天下,各地多多少少都有書院。例如京城的太學院,豫州穎川書院,荊州南陽書院等等,這些書院都非常的大。但是,書院的學生,卻是從來不會滿。

    朝廷大部分的官職都被世家大族所把持,他們的權力無疑是極大的。但是,他們的後輩子弟雖然不少,但是按年齡階段來劃分的話,到書院學習的人,顯然無法填滿書院的空缺。但是,書院也不會因為人員不滿,而讓平民子弟進入學習,那是不可能的事。書院的存在,就是讓世家大族的子弟得到培訓,從而達到家族的需要,在日後踏上某個位置,然後替家族效力。

    書院並非是慈善家創辦,而是世家大族其中某些先輩創辦的。或許,開始的時候,那些先輩是為了傳播知識、教育世人。然而經過時間的演變,書院的性質已經變了。變得唯利,變得只是一個培養世家大族後輩的基地。

    也正是因為如此,許多好學的平民子弟想要學習知識卻是無門。倘若運氣好,被某個學者看重,那麼他便能改變命運;若是沒有這樣的運氣,那就只能繼續當一個平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或者指望子孫出人頭地,或者內心已經麻木。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士、農、工、商中商人的地位比農民和工人低了一大截。但是,商人子弟得到知識的機會比農民和工人大多了。

    農民和工人再怎麼勞作,也難有發達的機會。但是,商人只要有頭腦,發達都不是問題。當他們有錢了,想要讓自己的兒子得到知識,那是再簡單不過的事。雖然大部分的讀書人都很清高,但是,再清高也是人,也要過生活。他們寒窗苦讀十數載,沒能得到朝廷的任用,除了讀書,他們也沒有什麼本領。為此,許多讀書人都只能到書院去當夫子,或者自己攬活,就跟袁常穿越前的家教一個性質。這些商人有錢,那他就花錢找讀書人教自己的兒子。一旦兒子當官出人頭地了,那商人就揚眉吐氣了。

    所以說,錢和權是互不相離的,有錢人想要有權很簡單;有權人想要有錢,同樣很簡單。這個社會,就是如此現實。

    話題有些跑偏了,繼續說蔡邕心中其實不是很贊成袁常建書院,就是因為蔡邕瞭解書院的性質。袁常身為袁家子弟,建了書院也不過是給袁家服務,蔡邕的性質因此並不是很高。但是,從郭嘉的口中得知,袁常是個深不可測的傢伙。或許,他會給自己一個不一樣的結果。蔡邕的心中,很期待。

    袁常望著蔡邕,眼神堅定,語氣鏗鏘十足,一字一句道:「伯父,小侄建的學院將會是與眾不同,前所未有的學院。至於學院到底如何與眾不同,一時半會很難解釋。但是,學院的名稱,小侄可以先告訴伯父,因為學院的名稱,就足以說明很多東西。」

    「哦,老夫倒是好奇,這學院名稱究竟是什麼?」

    蔡邕的興致被袁常提了起來,一臉好奇的望向袁常。他隱隱覺得,袁常搞出的這個學院,應該跟如今的書院不同。如果袁常真的跟郭嘉口中說的那樣,是個與眾不同的男子,那麼,蔡邕相信自己的判斷不會有錯。

    「我將學院命名為!」

    袁常雙眼散發出無盡的光芒,一字一字說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