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四世三公

正文 第三六一章 相見歡 文 / 120笑話

    「青州有何軍情,速速說來!」

    曹操看向匯報消息的士兵,朗聲喝問道。

    原本朝廷準備委任孔融為青州刺史,但是,因為公孫瓚橫插一腳的原因,劫持了使者,自領幽州、冀州、青州和并州四大州。普通的百姓或許不知道其中緣由,但是,一些達到某個位置的人都明白其中的實情,因此,並不承認公孫瓚的身份。如今青州明面上是公孫瓚管轄,公孫瓚還派出麾下的大將田楷去青州任職。如今青州有軍情,難道公孫瓚準備進攻曹操的兗州?

    只是一瞬間,曹操就否決了這個想法。

    公孫瓚如今正在整軍備戰,準備和冀州的袁紹開戰,哪裡可能還有餘力對付他曹操?而且,當初公孫瓚誅殺劉虞,劉虞的一些部下逃亡北方異族之地,北方異族還是很信服劉虞的,很有可能出兵攻打公孫瓚。因此,從任何一個方面來說,公孫瓚都沒有可能攻打他曹操的兗州。

    「啟稟大人,據青州的探子來報,北海郡孔融率兵一萬增援陶謙;青州刺史田楷率兵一萬五千同樣也增援陶謙。另外,平原相劉備前往公孫瓚處借兵,不日也將增援陶謙。」

    「可惡,我與他們素來無怨,如今他們卻無端攻擊於我,此仇早晚必報。」

    聽得士兵匯報的消息,曹操頓時大怒。

    如果說田楷出兵,倒也說的過去。田楷是公孫瓚的麾下,公孫瓚和陶謙、袁術有盟約;而他曹操和袁紹聯合,打擊曹操就相當於打擊袁紹,田楷出兵也在情理之中。然而,曹操和孔融卻是絲毫瓜葛都沒有,如今卻也出兵增援陶謙,說明孔融是要跟他曹操作對了,原本跟此事毫無關係的人摻和進來,曹操豈會不怒?還有那劉備,當初虎牢關討伐董卓的時候,曹操對劉備還是不錯的,沒想到如今竟然也來跟他作對。

    探子從青州傳遞來的消息,而田楷和孔融也出兵好些時日了,怕是這一兩日內就會到達。對於曹操而言,根本不會懼怕孔融和田楷的人馬,關鍵是他心裡不舒坦,很想率兵滅了這兩人,讓他們知道跟自己作對的後果。

    荀攸似乎知道曹操的想法,連忙站出來勸諫到:「主公,雖然孔融和田楷的兵力不足畏懼,然而我軍如今經過多日的戰鬥,有些疲乏,且此次出征徐州的目的已經達到,沒有必要和他們消耗兵力。之前孔融派使者送來書信替主公和陶謙調解,主公如今不如賣個面子給孔融,借此退兵便是。」

    曹操不是個大度的人,能夠說出「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人,心眼又能有多大?不過,曹操是個真正的梟雄,拿得起放得下,還能夠聽得進屬下的勸諫。因此,曹操沉思片刻,也就同意了荀攸的勸諫。

    隨後,曹操把孔融派來,被他晾了好些日子的使者請來,說是覺得孔融說的不錯,冤家宜解不宜結,他曹操即日就從徐州退兵。當然,孔融和田楷他們援助陶謙的事,曹操還是記在心中,早晚要報了此仇。

    當下,孔融和田楷得到曹操的回信,自然是大喜,他們也不願跟曹操開戰,畢竟曹操的兵力是很強悍的。

    至於去幽州公孫瓚那裡借兵的劉備,當然不知道徐州發生的事情,從公孫瓚那裡借到兵之後,緩緩的向徐州進發。至於劉備到達徐州之後,戰鬥早就結束了。劉備卻也沒有離開,在徐州找了個地方駐紮,說是防備曹操再次進攻。而劉備從公孫瓚那裡借來的兵力,劉備當然不會這麼快還給公孫瓚,就如歷史上劉備從孫權那裡借荊州一樣,借的容易,還的難。從這一點來說,劉備是劉邦的後裔還真的沒有錯,兩人都是一樣的無賴。

    既然已經決定退出徐州了,那曹操自然也不會拖延,直接下令大軍拔營,準備撤軍的事宜。而在此時,曹操也想起了一件事,將曹仁給喚到自己的大營之中。

    「子孝,方纔我卻是想起一件事來。當初父親大人為了躲避宦官之亂,避難到泰山郡。之前我與陶謙無由,倒也無事。如今我既然與陶謙開戰,怕是陶謙會為難於我父親。在所有人裡你比較穩妥,我想讓你去把我父親接到兗州居住。」

    「兄長放心,我必將叔父大人安然接到兗州。」

    曹仁跟曹操是同族兄弟,私底下稱呼曹操為兄長,而曹操的父親,自然是曹仁的叔父。

    交代完畢,徐州事了,曹操便能夠回去兗州安心發展,相信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沒有人會來挑釁兗州了。

    曹操卻是不知,正是因為他要將曹嵩接到兗州,給曹嵩帶來了殺身之禍。

    歷史上曹操的父親因為行蹤洩密,結果被害。很多人都認為是曹操故意為之,是為了有借口出兵徐州。

    其實,這個說法實在是扯淡。

    曹操是個梟雄,並非是個畜生,這種事怎麼可能做的出來?曹操作為一個梟雄,為人是很驕傲的,若是用他父親的命來當借口出兵徐州,這是曹操所不允許的。曹操如果要攻打徐州,隨便都能找出一個借口,還犯得著要用自己父親的性命當借口?

    所以,那些認為曹操用他父親的性命作為出兵徐州借口的人,內心都是很陰暗的。

    話說陶謙作為徐州的刺史,徐州很多的人或事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曹嵩當初怎麼說也是朝廷的太尉,僅在丞相和大將軍之下的高官。而且,當初曹嵩避難泰山郡也沒有低調的說法,像曹嵩這樣的名人,沒有刻意低調隱藏,被人知道是絕對很正常的事。因此,陶謙自然也清楚曹嵩在自己的境內居住。

    原本陶謙當初跟公孫瓚、袁術聯合,不過是為了保住他的徐州。誰知他參加的這個聯盟如此脆弱,頂不住袁紹和曹操的攻擊。事後,陶謙自然也會後悔。既然曹嵩在自己的領地之內,曹嵩當然會刻意去交好,有了曹嵩這麼一個中介人的存在,曹操應該也不會太過為難於他。

    可是,如今曹操卻要將曹嵩接到兗州,這不是斷了陶謙的後路嗎?

    按照正常情況來說,曹嵩在徐州的領地居住,陶謙也不會為難曹嵩。可是,曹操要把曹嵩接走,為什麼要接走呢?因為曹操已經把他陶謙當成不死不休的敵人,害怕陶謙會為難曹嵩,曹操才要把曹嵩接走。

    陶謙這就想到了,曹操已經決意要滅了他徐州,那他陶謙還有什麼好客氣的?

    於是,陶謙再次將張闓給喚來,二人一番商討,等張闓離去之後,陶謙心中冷笑,曹操既然你不仁,就休怪我不義了。

    ……

    不說徐州的戰事,在渤海郡的袁常正準備著閱兵的事宜,卻聽到屬下稟報說有人要見他。

    等對方自通姓名之後,袁常才知道來人是糜竺這個大土豪。

    「哈哈,糜別駕遠道而來,我未能遠迎,真是失禮了。」袁常爽朗的笑著說道,心中卻是在暗自思索著。

    袁常的勢力想要發展,那麼,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就是要有資金。

    雖然當初省己村的村民把他們祖輩數百年劫掠的財富都交給袁常,可是,那些財富畢竟是有限的,早晚會用完。而且,袁常的發展又是驚人的,任何一個項目都需要巨額的資金。像中科院、百家學院等等,哪一個不用錢?省己村的村民給的財富非常多,如今卻已經用了五分之一,如果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那筆錢不用兩年的功夫就會用完。如果接下去還會有戰事,資金消耗的就更加厲害了。因此,袁常如今非常需要一個能夠替他賺錢的人才。

    李睿開的悅來酒家並不是以盈利為目的,悅來酒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打探情報,能賺的錢不多。

    而在如今這個時代,聞名的商人不少,像糜竺、魯肅等等都是。魯肅是個謀士,但是賺錢的能力也不差,不過,魯肅的謀士才能更高於賺錢的能力。況且,魯肅在江東,難度比較大。糜竺在徐州,地位也不低,想把糜竺搞到他渤海郡也很難。誰知道,糜竺竟然自己送上門來了。

    當然,袁常也明白,按照歷史的發展,糜竺應該已經見過劉備了,糜竺對劉備應該有非常大的好感,想讓他投靠自己,怕是難度相當大啊!

    「竺不請自來,袁太守莫要怪罪便是,又如何當得袁太守如此呢?」

    糜竺身為一名謙謙君子,為人敦厚,也不擅長陰謀詭計。所以,對於初次見面,袁常如此爽朗的性格,自然是讓他好感大增。

    「哪裡,哪裡!子仲在徐州仁善之名傳播四方,我仰慕很久了,一直未曾見到真人,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袁常倒是會拉關係,才說過一兩句話就直接稱呼人家糜竺的字。糜竺稱讚過後,看向糜竺身後的幾人,臉上倒是有些興趣。

    站在糜竺身後有三人,其中一人一臉的紈褲氣息,鼻孔朝天的模樣,就好像天老大,他老二一般。雖然不知道這傢伙是誰,但是,袁常只是想一想,就知道這傢伙就是糜芳了。而在糜芳身後的一人,雖然是男子裝扮,以袁常的眼光,自然一眼看出對方是女子身份。以女子身份能夠跟在糜竺身邊,還如此年輕,想來就是糜竺的妹妹,歷史上那個投井自殺的糜夫人糜貞了。以袁常的眼光看出,糜貞卻是個美人,如果以滿分一百分來算,糜貞至少也有九十分以上。在如今這個時代,能夠算滿分的,怕是除了刁秀兒之外,就沒有其他人能夠做到了。

    當然,糜芳和糜貞並不是讓袁常最感興趣的人,最讓袁常感到興趣的,乃是站在最後面的一個人。此人身著僕人的裝扮,似乎是糜竺的屬下。但是,此人身上的氣息讓袁常心驚,絕對是個猛將,雖然比趙雲、典韋他們差一點,卻也只弱一些,絕對是個超過一流武將級別的猛將。這樣的人物,怎麼可能會是糜竺的屬下?

    並非是袁常看不起糜竺,事實上糜竺只是一個商人,手下門客或許很多。但是,像這樣的猛將,不去戰場殺敵,豈會給人當門客?

    袁常猜想的並沒有錯,這傢伙確實不是普通人,而是跟隨糜竺前來渤海郡的太史慈。

    太史慈不是要來渤海郡投靠袁常嗎,怎麼會打扮成糜竺的下人呢?

    太史慈答應成是非來渤海郡看一看,卻沒說過就要投靠袁常。因此,太史慈此番前來渤海郡其實就是來考察袁常,是否他心目中的明主。為了不太過於顯眼,太史慈才偽裝成成糜竺下人的身份。這樣也能更好的看出袁常的為人,若是值得自己投靠,他就撕去偽裝,投靠袁常;若是不值得,他就只能跟成是非說不好意思,去投靠他的老鄉劉繇了。

    初次見面,太史慈對袁常倒是挺有好感,至少為人挺溫和的。只是,這樣的人物難免少了一些殺氣,在如今這個戰亂的年代,怕是難以立足。當然,太史慈既然是來考察袁常的,也不會這麼快就做出決定。

    見到袁常好奇的看著自己身後的三人,糜竺連忙向袁常介紹起來。

    糜芳和糜貞倒是跟袁常猜想的一樣,至於最讓袁常好奇的人,沒想到竟然是太史慈。而對於太史慈,糜竺也沒有介紹太多,只是簡單的說一句是他的護衛太史慈,就沒有下文了。一個下人,能被提到名字,也確實不錯。按照糜竺的真實想法,他是不想把太史慈介紹給袁常的,因為他是知道太史慈前來渤海郡的目的。但是,太史慈又不是他的下人,他還是要介紹的。

    袁常心中一愣,太史慈怎麼會跑到渤海郡?而且,還偽裝成糜竺的下人呢?知道是太史慈,袁常就更加確定不會是糜竺的下人,如此打扮顯然是偽裝出來的。按照歷史的軌跡,太史慈應該去找劉繇了,怎麼會跟糜竺一起出現在自己的面前?

    袁常的心中閃過無數的念頭,卻沒想到太史慈因為成是非的原因,準備來投靠他了。

    當然,袁常心中有諸般念頭,也沒有表現出來。太史慈既然隱藏身份,必定有他的目的,袁常也就不動聲色,倒是要看看太史慈到他渤海郡是為了什麼。

    「哈哈,子仲你的兩位弟弟倒是特別。一個走路不用眼睛看地下的,一個長得嬌俏可人,倒是像女兒身;當然,子仲你這位護衛,更是讓人側目,我軍中百夫長、都尉怕是都沒有如此氣勢,子仲能得到如此護衛,實在是讓人羨慕。」

    袁常倒是不把自己當外人,一口氣就把糜芳、糜貞和太史慈都評論過去。

    「哼!」

    糜芳不滿的冷哼一聲,袁常的意思說他鼻孔朝天,太囂張了,他又不是白癡,豈會聽不出袁常話中的意思。至於糜貞,則是氣惱的瞪了袁常一眼,她已經打扮的非常完美了,怎麼還被袁常看出女兒身呢?

    至於太史慈,神色不變,對於袁常的眼力,還是頗為讚賞的。

    隨後,袁常將郭嘉、趙雲、典韋等人召來跟糜竺他們混個臉熟。葉孤城五人倒是沒有叫來,他們平時都是在幫袁常尋找墨家鉅子,沒有管理渤海郡的事務,倒也不急著跟糜竺他們認識。至於呂布,跟袁常是同盟關係,平時就跟大爺一樣,袁常也懶得叫他。而且呂布也差不多到了該去河內的時間,等此次渤海郡的閱兵結束,呂布就可以上路了。到時候有呂布去兗州、徐州攪局,讓曹操他們頭痛,他也能慢慢的發展。

    「穎川郭奉孝!」

    「常山趙子龍!」

    「陳留典洪飛!」

    等郭嘉、趙雲和典韋出現在糜竺幾人面前之後,糜竺心中驚訝,作為一名商人,眼力必須要好,只是一眼,他就看出這三人的不凡。郭嘉氣勢不顯,面色平靜如水,顯然是一個有大智慧的謀士;趙雲、典韋氣勢驚人,絲毫不弱於太史慈,顯然是強悍的猛將。

    而太史慈作為武將,更是察覺到趙雲和典韋二人身上散發的驚人氣勢,比之糜竺的驚訝更甚。他就納悶了,袁常看似很普通,怎麼會有如此強力的武將?就說成是非,說起袁常的時候,也是一臉的敬色。當下,太史慈對袁常的興趣更濃,暗自決定要多觀察一番袁常,他倒要看看袁常究竟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

    「子仲,奉孝是我渤海郡的主薄;子龍是郡尉,洪飛是副郡尉,你有什麼事都可以找他們。若是你們要吃喝玩樂,找我就行。」

    聽到袁常這樣說,郭嘉他們一臉的無奈之色,袁常這個甩手掌櫃貌似太不負責任了。而糜竺幾人,則是一臉訝異,沒想到袁常竟然還是這樣的人物。

    「主公,閱兵事宜已經準備完畢,可請幾位客人參觀我渤海郡的閱兵之後,再談他事。」

    趙雲是閱兵儀式的負責人,原本這種事沒必要現在說出來的。但是,趙雲察覺到太史慈的不凡,如此人物出現在渤海郡,就讓人疑惑了。而趙雲,雖然不明白太史慈出現在渤海郡的目的,卻想著要招攬對方,讓對方見識渤海郡強大的實力,不失為一個好主意。

    「既然如此,子仲你們就一起參觀我渤海郡的閱兵儀式如何?」

    糜竺也不著急回徐州,當下拱手道:「如此,便勞煩袁太守了!」

    「袁常小子,你又有什麼大事,竟然沒有找我父親商談!」

    正當這時,門外一道嬌喝聲響起,頓時將眾人的注意力給吸引過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