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異域縱橫記

第八卷《有鳳來儀》 第六十七回:艾婀麗珂提舊事,朝慕依拉求援兵(下) 文 / 文衍

    趙矜聽了蕭若瓔的主意,深覺有理。薩米利窮兵黷武、貪殘虐民,總是驅趕部眾為他侵掠,得到好東西好女人總是據為己有,不知體恤手下。這樣的人,已經完全喪失人心,對外征戰不利則必然導致內亂,可以等待那個時候再出兵打他,費小力氣而成大功。

    另外,趙矜身為國主,親自領兵征戰固然可以提高士氣,但是不宜過多;次要的敵人盡可讓手下去對付,蕭若瓔這一點也闡述得非常明白,言簡意深。由此可見,蕭若瓔頗有定國安邦的見識。趙矜心想:「不愧是蕭氏的傳人,阿若要是做我的王后,與我同心協力,我豈不是如虎添翼?」

    可是這麼厲害的一個女人,趙矜難道不怕她變成另一個武則天?不怕!因為趙矜可不是李治那樣自己不行的君主。強的女人與強的大臣,在弱主手裡很可能成為隱患,但在強主的手裡,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趙矜要做一個更高更強的君主,可不能對身邊人和手下人心存畏懼,應該有自信,把統御他們當作上天對自己的考驗,不斷提升自己。這樣,與列國的君主相比,自己才能出類拔萃。

    炎漢開國,存在相當多的運氣因素,才能打下如今的基業。迄今消滅的敵國,都是一些昏庸君主的國家,國力也都不強,正好成為餵養炎漢壯大的食物。未來,可就沒有那麼好辦。遙遠的元朝不說,海都汗國、伊兒利汗國、基輔大公國、莫斯科公國等,都不是省油的燈。真正的異域縱橫之旅,還才剛剛開始……

    趙矜遂按兵不動,給予龍驤將軍、曠州鎮撫使李圭自主出兵的權力,令他可以伺機而動,採用趁亂奇襲的辦法幹掉薩米利。為了增厚李圭所部的力量,調遣戍軍二千充實曠州,並且將突厥部族的人馬劃歸李圭指揮。

    時間又過了半個多月,已經是十月深秋。趙矜安享太平日子,治政,學習,鍛煉,照顧妃嬪……正過得充實快樂,突然這一天,阿塞拜疆使者王哈桑再度來臨。

    「炎漢大王,萬福。外臣王俊,拜祝。」

    「王俊閣下,請起。遠道而來,歡迎。」

    王哈桑得到賜座,坐下來說話。他心裡焦急,但是說話還是一板一眼。這是他的習慣,即使著急,怎麼也說不快:「大王英雄,仁。我國今有,困。我國王子,獵。路見不平,救人。兩個鄰國,勾結。伊兒利汗國,撐腰。」

    趙矜聽他講漢語,語焉不詳,倒替他著急。還好他帶有國書,趙矜令翻譯誦讀,才知道情況大致是這樣的——

    格魯吉亞國王狄米特爾擊敗車臣酋長薩米利之後,率兵反攻。高加索各國並沒有明確的疆界,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兩國之間有好些個獨立的小民族。格魯吉亞軍分路追擊薩米利,有的就趁機攻擊小民族。阿塞拜疆王子額爾欽姆在那一帶打獵時看見格魯吉亞軍燒殺擄掠,儘管不是本國的事情,但他好管閒事,馬上率領自己的隨從,殺了十幾個格魯吉亞人,把格魯吉亞軍趕走。

    這下子不好了,狄米特爾本來是個驍勇、狂傲的傢伙,擊敗薩米利之後正目空一切,手下吃了阿塞拜疆人的虧,他怎能吞下這口氣?他的妻子都藍,是伊兒利先代汗王阿巴孩的侄女。高加索三國都是伊兒利汗國的屬國,只因阿巴孩迎娶了拜占庭公主,皈依東正教,就親近於信仰東正教的格魯吉亞,把弟弟帖克笛的女兒都藍嫁給了狄米特爾。現在,帖克笛已經成了現任的伊兒利汗王,都藍升格為公主,狄米特爾即是伊兒利汗國的駙馬爺了,怎能容忍阿塞拜疆對自己不敬?

    於是狄米特爾帶了一千多人,親自來找回場子,與額爾欽姆交戰。偏偏額爾欽姆是個比狄米特爾更強的勇士,狄米特爾打不過他。額爾欽姆在當地小民族的幫助下,憑著幾百個人就把狄米特爾殺了個一敗塗地。

    事情就鬧得更大了。狄米特爾羞憤地逃回國內,糾集兵馬,約鄰國亞美尼亞王國一齊出兵,又派使者去向伊兒利汗王帖克笛求援。另外,狄米特爾派人跟車臣酋長薩米利講和,要他參與攻打阿塞拜疆。薩米利那沒心沒肺的,聽說阿塞拜疆很多美女和金子,欣然同意。

    於是阿塞拜疆頓時多路受敵。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兩國在西面入侵;車臣人、印古什人在西北面入侵;伊兒利軍還沒有出動,但在南面造成了強大的威懾。阿塞拜疆國王阿格加姆十分驚恐,趕緊派遣王哈桑來向趙矜求助。

    趙矜一想,這事情可真棘手!派人送王哈桑到館驛歇息,自己這邊商量商量再說。當下正在外宮聚集重臣,宮女來報慕妃朝慕依拉求見。趙矜知道她肯定是為父母之邦著想,不過自己可不想要再聽枕邊風啊。趙矜對宮女道:「讓她在內宮等我,我開完會就去。」宮女卻道:「正因大王開會,慕妃娘娘想要求見大王與大臣們。若大王不喜歡,她只說三句話。」

    「這個……」趙矜沒法拒絕了,答允道:「好吧。」

    朝慕依拉很聰明,平時善於撒嬌取悅大王,這時卻不搞枕邊風的一套,堂堂地來到會上,對著大王與重臣,很樸實地說道:「平常人家,假如發生爭鬥,女兒自然會站在父母家的一邊,親人自然會幫親人。我嫁來炎漢,是因為仰慕大王的威武;來到這兒以後,更知道了各位大臣的忠義。我成了大王的人,歸於大王保護,心裡很安詳;我的祖國是現在國家的姻親,能不能保護,還望各位大臣斟酌。」

    這樣一說,在座重臣無不動容。誰沒有親人,誰不顧人情!他們不由得都起了惻隱之心。

    趙矜有這樣的妃子,不是胡攪蠻纏之徒,說得有理有節,自己也感到面上有光,遂點頭道:「我們明白了。你可在我後面坐下,聽我們公議。」朝慕依拉謝恩坐好。趙矜轉頭對重臣們道:「各位怎麼認為?」

    話音未落,兩個聲音同時響起:「末將某願為先鋒!」

    這又是冠軍將軍何磐與蕩寇將軍甘巴速。兩人爭先恐後地說出來,見對方的速度與自己不相上下,皆怒,四目相對。

    戴得功起立拱手道:「大王倘若決意進兵,末將情願從征。」顏士重亦起立,見戴得功說了自己要說的話,只一拱手。

    「你們莫急。」趙矜見他們熱血澎湃,讚道:「你們果然都是忠義男兒,急人所急。我代愛妃多謝你們了。不管,究竟進兵與否,還須公議出一個結論。倘若不宜進兵,我的愛妃通情達理,亦不會見怪。放心好了。」

    這話的意思,是鼓勵重臣們儘管提意見,反面的意見都無妨提出來。其實趙矜自己也早已熱血澎湃起來了,十分想要立即宣佈:「我意已決,出兵!」——但現在做了好幾年國君,已經學會沉著。經營國家如同下棋,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啊。

    這一次的抉擇可是事關重大,一不小心的話,與伊兒利汗國鬧翻,後患非同小可。因此大司馬李荼、大司徒何安平等人反覆思量,一時無話。

    氣氛正凝重。忽然下首有一人站起來,笑嘻嘻說道:「微臣有幸,參與國策大會。不知可否拋磚引玉?」

    眾人一看,是侍御史房勉之。趙矜道:「當然可以。你有何高見?」

    房勉之拱手道:「微臣雖出身大家世族,卻不過是沒落子弟。棄儒從商十年,方得瞻仰聖顏,靦顏廁身各位貴官之列。以微臣之鄙陋,難以有高深見識,凡事只知計較個利處與害處……」

    話沒說完,何磐吼道:「你這廝絮絮叨叨,快與老爺退下!某只等個主戰的出來,說明個道理。」

    甘巴速也道:「俺要聽主戰的高論,不是主戰的,與俺退下!」

    趙矜聽了莞爾,忽然醒悟到蕭若瓔在座,別讓她覺得自己驕縱部下、統御無方,趕緊喝道:「你二人坐下!休得胡言亂語。商議便是要聽意見,主戰、不主戰都可以說,哪有你們這麼霸道的?再敢胡言,即使要戰,也不給你們做先鋒。」再對房勉之道:「你儘管說來。」

    房勉之這才得以說下去:「敢問主公、列位大人:倘若阿塞拜疆竟被格魯吉亞滅了,又或被伊兒利汗國滅了,我國是利是害?」

    眾人看著房勉之,都覺得這個問題不言而喻。趙矜道:「這不消說,肯定是害。高加索地區原受伊兒利汗國控制,因此我國開國之初,就有伊兒利軍馬殺到安漢城外,毫無障礙。」說到這裡,趙矜看看眾人。李荼、何安平等跟隨開國之人都深深點頭。趙矜再道:「去年我國趁著伊兒利汗國打了大敗仗,這才得以出兵介入高加索地區。我軍佔據鐵門關,成為我國南面屏障,倘若伊兒利軍再來,必不能直入我國腹地。並且我們得到了山海地區的優良牧場,可以養更多的軍馬。」說著轉頭看一看朝慕依拉,繼續道:「天幸阿塞拜疆國王又派出王俊為使,將公主嫁給我。我國與阿塞拜疆從此緊密往來,互利互補——舉個例子,明年阿塞拜疆將會大量種植棉花,供應我國紡織所需。我國缺棉的情況,有望解決!我國與阿塞拜疆友好,高加索地區的東部成為我國的勢力範圍,伊兒利自然不喜歡。不過,伊兒利汗國受馬木留克朝所迫,無暇北顧。而且伊兒利汗國喪失了大馬士革之後,兵器、鐵器需從我國獲取,不好與我國直接翻臉。」

    趙矜說了這麼多,何磐、甘巴速之流瞠目結舌,完全聽不懂。他們不明白這些跟戰與不戰有什麼關係,糊里糊塗。

    蕭若瓔可聽明白了,微微點頭。她知道炎漢向伊兒利供應兵器,曾問趙矜此舉是否妥當。趙矜告訴她,以兵器換取伊兒利的奴隸、牲畜,是國家的急需,利大於弊。況且向外輸出兵器有利於炎漢的兵器製造業發展,炎漢試圖把安漢府、斡州發展成像大馬士革一樣的兵器之都。如此一來,建立強大的軍事力量就有長遠保障。

    「救姻親,爭要地,此事勢在必行。」蕭若瓔遂開口道:「先前臣勸主公暫可不必出兵車臣,只因那是閒事;如今阿塞拜疆危在旦夕,乃是急事,不可遲緩。」

    李荼也道:「主公,以臣之見,宜速救之。伊兒利尚不至於與我國翻臉,由其不直接出兵阿塞拜疆可見。倘若我軍不出,伊兒利無所顧忌,便會出兵矣!」

    何安平更進一步地說道:「格魯吉亞、亞美尼亞二國,先前派兵助伊兒利打馬木留克,皆遭覆滅,國內空虛。此機不可失。以臣之見,主公不惟救阿塞拜疆,更可趁勢打擊二國。鑒於格魯吉亞是伊兒利姻親,亞美尼亞則與伊兒利近在密邇,滅之皆不宜也,可殘破之。如此,則我國於高加索之威名大振,勢力鞏固。伊兒利更不敢輕視我國,必約束其屬國莫要侵犯阿塞拜疆。如此一來,可得長久安寧。」

    趙矜撫掌道:「大司徒所言極是。我們光想到救援,倒沒想到還有更大的意義!不過,如果我軍把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都給攻破了,難道不會過度刺激伊兒利,使其橫下心來與我國作對?」

    何安平拱手道:「主公何須擔憂。可問勉之,倘若以利害論,伊兒利應與我國糾纏,還是與馬木留克爭奪?」

    房勉之笑道:「大司徒垂詢下官,下官受寵若驚!倘若下官是那伊兒利汗王,必不稀罕高加索這鳥不生蛋之地。況且伊兒利騎兵善於平地作戰,於高加索崇山峻嶺之間極為不利。即便想爭,又如何爭?」

    經過這一番商議剖白,事情很清楚了。趙矜起身道:「很好!一個國家的崛起,全靠拚搏。如今有拚搏的機會,怎麼不拼?我們努力打這一仗,把高加索擺平。具體的出兵計劃,大家回去仔細想想,明日再議。散會!」

    (待續第六十八回:孟氏兄弟齊見駕,苧家姐妹皆來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